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696090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各乡镇(街道)要根据本方 案的计划安排,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制定符合各村实际、 切实可行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实施计划。因 地制宜的确定生活垃圾处理终端设施的布点、规模、处置区域, 科学选择适用的处置模式,合理配备保洁员(分拣员),整体 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工作。(二)突出重点,梯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 资源化处理可采取一村一建或多村合建等方式,达到“建成一 点、辐射一片”的目的;在安排上,应以特色精品村、中心、村、 美丽乡村示范村、历史文化村落等为切入口,通过分类投放、 分类收集、分类处置等,

2、使日常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置减量明显, 社会效益明显。(三)完善制度、确保长效。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及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农村生活垃 圾“四分四定”制度,即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 处理;和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车运输、定位处理,并将其 纳入村规民约。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引导,逐步形成生活 垃圾自觉分类投放的良好意识,从源头上把好分类关。(四)技术创新,安全运行。以“适用、先进、安全”为方 向,积极探索建立垃圾分类APP远程管理系统和管理体系, 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创新,引进合理的垃圾分类回收、 分拣处置方法和垃圾资源化利用设备,加强分类收运、处

3、置设 施运营监管,严格控制分类收集、分类处置过程对环境造成的 污染。二、目标任务在XX年的基础上,新建垃圾分类处理村28个,使我县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覆盖率提高15%以上;同时,建成3个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乡镇和21个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 范村(具体名单见附表)。三、实施办法牢牢把握“源头一分钟、中间一把尺、最后一公里”三个环 节,落实垃圾分类处理部门统筹、乡级组织、村级实施三级责 任,抓好健全体系、完善设施、宣传培训三个重心,实在开展 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一)分类办法现阶段将生活垃圾按照可腐烂(堆肥)和不可腐烂(堆肥) 进行分类。有条件的村可以对不可腐烂(堆肥)垃圾进行细分,

4、分为可收受接管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1. 可腐烂(堆肥)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 腐烂水果、植物内脏、零食碎末等生活垃圾,以及作物秸秆、 枯枝烂叶、谷壳、笋壳、残次水果和饲养植物粪便等生产垃圾。 接纳生物发酵制肥资本化处置设施或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设 施进行处理。2. 不可腐烂(堆肥)垃圾。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三类:(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 布料五大类。废纸:主要包括报纸、图书、包装纸等,纸巾和 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 瓶、碎玻璃片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可回 收垃圾经垃圾超市回收后由废旧物

5、品公司或专收废旧物品人员 联系收购,一般由村卫生保洁员(分拣员)负责。(2)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 毒物质和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 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家电、过期药品、 过期化妆品等。根据有害垃圾处理的规定,对环境危害较大的 有害垃圾在集中收集后,交与具有相关资质的危废处置公司进 行处理,其他一般的有害垃圾采用填埋处理。经处理后,不应 对地表水、地下水、空气产生二次污染。(3)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受污染与无 法再生的纸张、妇女卫生用品、破旧陶瓷品、烟头、渣土等难 以收受接管利用的废弃物。运至垃圾填埋场或转运到环保热

6、电 厂焚烧处理。(二)收集、分拣办法村级配套分类垃圾桶由各乡镇(街道)组织进行同一采购, 分类垃圾桶需标注“可腐烂垃圾”、“不可腐烂垃圾”字样,按户 发放一套(2只),并在村内放置公用分类垃圾桶。村民卖力 将生活垃圾分类投入到户用垃圾桶,并收集到公用垃圾桶内(鼓励示范村 及有条件的试点村由保洁员上门收受接管,进行二次分拣,并 对住户的分类情况进行评价),由清运员进行需要的二次分拣。(三)处置举措1. 不可腐烂垃圾处置办法。按照“户集村收、企业清运、乡镇监管、县级处理”的处理模式,运送至垃圾填埋场或环保 热电厂焚烧处理。2. 可腐烂垃圾处置办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 村必须按照省有关文件

7、要求的处理技术实施,其它生活垃圾分 类处理村可选择以下方式进行处理。(1)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处置技术。经设备发酵、堆肥处 置,实现可堆肥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2)太阳能堆肥处置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与垃圾渗滤 液回喷技术,促进堆肥加快反应与生成。(3)有措施的还山还田。部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自 然村,居住人口少,可采用建设可腐烂垃圾发酵池的方式,将 分类后的可腐烂垃圾进行发酵后还山还田。(4)其它方式。鼓励因地制宜采用垃圾分类处理新技术、 新方法。四、工作步骤县级层面主要围绕“出台一个垃圾分类县域规划、打造一 批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一批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探索一个行 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开展一系列垃

8、圾分类宣传培训、培养一批 垃圾分类能手、发掘一批肯干敢干的乡村干部”七个一展开, 乡、村级层面应与县级同步调、共节拍,因地制宜抓好项目实 施。(一)项目前期阶段(2月4月)县级层面:1. 完成县域农村垃圾相关根蒂根基数据普查;2.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县域计划编制;3. 出台2018年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4. 完成资金申报等工作。乡、村级层面:1. 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选择和申报;2. 完成垃圾处理站选址、政策处理、审批、项目设计和招 标等前期工作。(二)项目实施阶段(5月8月)县级层面:1. 出台相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项目管理制度;2. 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县域规

9、划编制;3. 开展垃圾分类处理项目指导、督查和协调工作;4. 组织一次县级垃圾分类处理项目现场会;5. 组织一系列垃圾分类进校园、垃圾分类知识宣讲活动。乡、村级层面:1. 组织项目实施,做好项目管理和督查;2. 开展并完成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包括垃圾分类设 施采购布置、日常管理制度建设等。3. 逐村制定垃圾分类实施举措,修订村规民约,落实乡镇 联系村、村两委联系党员干部、党员干部联系农户的三级责任 制度、查核评选举措、奖罚举措,公示上墙。(三)项目验收阶段(9月10月)县级层面:组织开展项目验收、做好工作总结。乡、村级层面:完成项目建设、档案资料归档;完成项目 初验,落实项目整改。(四)长

10、效管理阶段(11月以后)县级层面:落实运维管理资金,并结合洁净乡村相关工作, 做好日常检查和考核。乡、村级层面: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本化 处理长效管理机制,保证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正常开展和减量化 资本化处理设备、设施正常运行。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 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县农 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各乡镇 (街道)党委、政府要成立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组织实施的分工负责机制;并逐级将农村生活垃圾分 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列入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明确工作职责。

11、组建由农办、宣传、环保、建设、 妇联、教育、卫生等部门组成的工作指导小组,配合做好分类 发动、试点选定、方案制定、项目设计、设备采购、工程监管、 资金管理、竣工验收、运行管护等相关工作。乡镇(街道)人 民政府(办事处)是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实施 主体,会同村两委和村民代表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监督小 组,负责做好现场施工的统筹协调、群众发动、政策处理、现 场监督、项目公示等工作。(四)规范制度建设。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实施村要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约束机制和制度,确保设施常态规范运行: 建立源头追溯制度,严格定时定点投放,对垃圾桶进行编号, 出台网格化管理制度并上墙;建立村民自治制度

12、,把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 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并上墙;建立计分奖惩制度,定时检查村 民类收集及定时定点投放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量化计分并恰 当奖惩,月查核评选及奖惩情况上墙公示;建立党员干部联系 户制度,将党员干部联系户名单、查核情况上墙。2018年,拟对创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乡镇的嘉奖40-50万元,创成省级 垃圾分类示范村和县级垃圾分类示范村的嘉奖5-15万元。(五)加大宣传力度。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工作是 一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的民心工程,各地要充分利用报 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和进村入户等宣传活动,积 极发动各级党员干部、妇女儿童、企事业单位人员等群体,大 力宣传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政策措施、垃圾处理 成效和典型经验做法,倡导低碳节约的生产方式和绿色健康的 生活方式,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