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一)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690781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去二三里(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去二三里(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去二三里(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去二三里(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去二三里(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去二三里(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去二三里(一)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案 首 页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段一年级上学科语文章节一单元 课题名一去二三里课时2课时执教教师单位新余市长青小学教师姓名李莎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2. 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3. 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教学难点区分“八”和“人”教具课件、生字卡片时间安排课后小结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开放课堂,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统筹安排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上一些即兴的创造,使本堂课充满生命力。备注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会数数吗?咱们从1数到10,怎么样?设计意

2、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2. l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古时候有位诗人把这些数字串在了一起,写成了这样一首诗(出示古诗),这首诗的题目就叫一去二三里(教师一边范读诗题一边板书诗题)这就是诗题,谁来读读诗题?(指名读,齐读)3.学习课题里的生字:去、里。“去”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很像,(课件出示:云)理解“去”的意思,并组词。拼读“里”的音节。谁能给“里”字组词。生答:里面、家里等等讲解“里”的另外一个意思,在诗中做长度单位。4.师:我们知道了“去”和“里”的意思,那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呢?二、认识一至十的汉字。1.刚才老师说了这首诗是由十个数字组成的,那你们看看,是这样的数字吗?

3、(课件出示阿拉伯数字110,并板书在黑板上)2.自由读诗,找到其中的数字。3. 师讲解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以及中国汉字表示数字的方法。师:古诗中出现的数字,就是我们中国自己创造的表示数字的汉字。想不想去认识一下他们。设计意图:讲述数字的历史,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4.就让我们从最小的“一”学起吧。(使用字卡)(1)指名拼读,强调整体认读音节。(2)分析字形,齐读。5.学习“二”师:下面这个数字比“一”多了一横。(出示字卡)(1)指名拼读,强调零声母音节。(2)分析字形,齐读。6.学习“三”师:下面这个字也很简单,它比”二”字又多了一横。(出示字卡)(1)指名拼读,强调平舌音。(2)分析字形,齐读

4、。7学习“四”师:学汉字太简单了,“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那“四”是不是就是四横呢?(不是)出示字卡(1)指名拼读,强调整体认读章节。(2)分析字形,齐读。(3)分享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儿子特别不听话,于是爸爸就把它关在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房子里面,而且要求儿子老实地坐在里面,把脚给放平了。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我们的哪个汉字?(齐声回答:四)8.学习“五”师:接下来出场的数字比四要大一点,它就是“五”。(出示字卡)(1)指名拼读,强调整体认读章节。(2)分析字形,齐读。9.学习“六”和“八”师:下面这个数字是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的吉祥数字。(出示字卡“六”)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吗?(由“

5、六”想到“顺”)(1)指名拼读,正音。(2)分析字形师:接下来还有一个吉祥数字,也有很多人喜欢,特别是做生意的人。(出示字卡“八”)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八也这么人喜欢呢?(由“八”想到“发”)(3)指名拼读,正音。(4)“八”与“人”区分,学生观察归纳不同点,师小结。10学习“七”师:大家发现在了吗?在“六”和“八”中间还有一个数字,它就是“七”。(出示字卡)(1)指名拼读,正音。(2)分析字形,组词。11.学习“九”师:同学们做了这么久,累不累?接下来这个数字就和“久”的发音是一样的,不过字不相同。(出示字卡“九”)(1)指名拼读,正音。(2)分析字形,组词。12.学习“十”师:最后一个数字了,

6、我们经常说“十全十美”就是这个字。(出示字卡“十”)(1)指名拼读,强调整体认读音节。(2)分析字形,组词。三、巩固练习1.齐读这十二个生字。2.找出所有生字当中的翘舌音和平舌音。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拼音知识,让生字与拼音的学习相融合。3.开火车读生字。4.师过渡:刚刚都是老师在教,你们想不想当小老师。师说明规则(拿出抽屉里的字卡,学生当小老师认读生字。)5.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句子,指名读。设计意图:把数字带到句子中,既认读了生字,又学会使用这些汉字的方法。四、初读课文1.师过渡:现在这些数字又回到了课文,你们还认识他们吗?2.师提出朗读要求:读流利,不要加字,也不要减字。学生自由读。3.指名读,

7、学生评价。4.全班齐读。设计意图:只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备,为下节课的理解做好道准备。五、写字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1都是由“横”组成的。2.拼音的家是四线三格,那汉字的家在哪儿呢?3.认识田字格。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一次写汉字,清楚讲解田字格的分区,可以帮助学生以后更好地写好汉字。4.观察“一”在田字格的位置 。5.动画演示“一”的写法6.学生书空7.师示范书写,找出正确书写姿势的同学,请其他学生效仿。8.学生书写生字。9.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并做出评价。六、课后作业:连一连一二三四里五六七八九十去q y w r q sn s sh l l

8、i b ji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迷宫闯关,复习生字1课件出示菠萝迷宫,请学生帮助小篮球闯过关卡。2. 学生边玩游戏,边认生字。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读生字,可以深化他们对字形的记忆。二、初读课文1.师过渡:迷宫我们已经闯过去了,那首古诗还会读吗?2.指名朗读。师评价:你们读得很好,没有加字也没有减字。3.听老师朗读,请同学们感觉一下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4.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5.师帮助归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停顿。6.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弄清楚停顿的地方。7.学生练读,指名朗读,读出美感 。设计意图:教学这部分内容比较有难度 ,老师的示范朗读,是想用这种直观的方法让学生读出

9、诗的韵味。8.全班带着停顿读诗。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1.师过渡:现在大家都成了小诗人了,不过我们不仅要会读诗,还要理解诗中的意思,你们想知道诗中写的是什么意思吗?2.课件出示图画。听录音,在诗中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并在图画中找到相应的位置。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圈画。4.集体汇报,师相机板书 :烟村 亭台 花5.在图画中指出相应的位置,用课件出示。6.理解“烟村四五家”(1)通过冒着炊烟的房子图片理解什么是“烟村”。(炊烟)(2)指名读词“烟村”(3)什么时候会冒炊烟呢?(吃饭的时候)(4)这样冒着烟的房子有几家呢?引出“四五家”(5)指名读这一句。师适时评价(6)带入情感 ,读诗句。7.理解

10、“亭台六七座”(1)离开了烟村,往远处望就是什么了?(亭台)(2)诗中哪一句写了亭台呢?(3)借助亭子的照片,告诉学生现在的亭子就是诗中所说的亭台。(4)亭子一般都建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亭台这种叫法,离学生的生活很远。所以从孩子们随处可见的亭子入手,让他们明白这只是古今的叫法不同,并从中体会亭台的作用。(5)指名读“亭台”,注意亭的后鼻音(6)这样的亭台有多少座?引出六七座(7)指名读这一句,师评价(8)指导:美美地读这一句。全班齐读(9)师生比赛读。8.理解“八九十枝花”师过渡:我们在亭子上观赏风景,这时候一阵香味飘过来,你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散发出来的香味。引出“花”(1)诗

11、中哪一句写了花。课件出示:八九十枝花(2)体会花的多,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觉。(3)这些花除了数量多,还有什么多?(颜色多)(4)生活中的花还有什么颜色?这多颜色有一个成语有关“五颜六色”(5)生活中还有什么是五颜六色的?用“五颜六色的( )”句式说话。(6)把颜色的多种多样带入诗句的朗读。9.我们走出去看到了怎样的风景,用一个字形容(板书“美”)10.我们已经知道了诗的意思,现在再来读古诗,会有不一样的感觉。11.配乐朗读(1)师示范朗读(2)生自由练读(3)指名朗读,全班齐读12.师串讲诗意,学生猜诗句。设计意图:用这样一种反向思维的方式,既符合低年级小朋友的思维方式,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记住

12、古诗内容。四、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记忆1.现在让我们合作合作,一起来读这首古诗。老师读前面两个字,你们接后面三个字。2.抛开课本,看到图画,背诵古诗。五、拓展活动:我是小小宣传员1.这个小山村想要宣传一下这里,让更多的人到那里去旅游,所以他们要招聘小小宣传员。2.招聘要求:能够把这首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3.学生争当宣传员,背诵古诗。4.全班齐当宣传员,背诵古诗。六、写字1.课件出示“二”,学生观察它在田字格的位置2.学生汇报,师归纳3.动画播放书写顺序。4.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5.学生练习书写。师提醒注意姿势6.课件出示“三”,学生观察它在田字格的位置7.学生汇报,师归纳8.动画播放书写顺序。9.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10.学生练习书写11.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并做出评价。七、板书设计 一去二三里烟村 亭台 美花八、课后作业读儿歌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鱼,四只鸭,五本书,六枝笔,七棵果树八朵花,九架飞机十辆车,用错量词出笑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