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初中初三九年级物理下册中考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名师资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645772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推荐】初中初三九年级物理下册中考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名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最新【推荐】初中初三九年级物理下册中考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名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最新【推荐】初中初三九年级物理下册中考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名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最新【推荐】初中初三九年级物理下册中考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名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最新【推荐】初中初三九年级物理下册中考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名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推荐】初中初三九年级物理下册中考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名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推荐】初中初三九年级物理下册中考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名师资料(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荐】初中初三九年级物理下册中考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初三九年级物理下册中考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一、功W 1、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 通过 , 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_ ;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_ ( 3、公式:功的公式是_, 其中F_(_),s_上通过的距离(_),W_(_)(1J= N?m 4、功的原理:人们使用任何机械时,省力必然费 ,省距离必然费 ;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二、功率P 1、概念:_内做功的多少叫做功率( 2、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_ _的物理量(

2、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 ( 3、公式:功率的计算公式是_,推导式_. 其中P_(_),W_ (_),t_(_)( 4、单位:功率的主单位是_,符号是_ _(1W=1 。 5、单位换算:1kW=_W( 1W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物体在1s内做功为_( 三、机械能 1、能量:物体具有 的本领,物理学中就说它具有能量,如飞行的子弹、流水。 2、动能: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运动物体_ _越大,_ _越大,它的动能也就越大( 3、势能:物体由于被_而具有的能叫_势能(如举高的杠铃;物体的_,它的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叫越大,被举得越_弹性势能,如 。弹性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形变程度越强,弹

3、性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及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定律: 动能和势能统称_ _能(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_的,在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和_,这就叫机械能守恒定律。若在转化中存在摩擦阻力等消耗能量的因素,则机械能总量要 ,机械能不守恒。 5、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点时的动能最 ,势能 ,在远地点时动能最_,势能最_,所以它在从近地点向远点运动时, 能转化为 能。 6、能的单位:无论什么能,单位都可用_表示,简称 ,符号 。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也是_ ,国际符号是_( 简单机械 知识梳理 一、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 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

4、(O),使杠杆转动的力叫 (F);1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 (F),从支点到 的距离叫动力臂2(l),从支点到 的距离叫阻力臂(l)。 122、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L1L2)。 例如铡刀,瓶盖起子,脚刹等都是省力杠杆,它在省力的同时,费了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L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

5、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6、 P=gh :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 kg/m?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7、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t 2、放热:Q放,Cm(t0,t),Cm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8、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

9、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V物=P物?P液(F浮=G) V露?V排=P液-P物 八年级下全部物理公式 V排?P物 V露?V物=P液-P物?P液 V排=V物时,G?F浮=P物?P液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

10、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s,aT2 ,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11、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

12、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一、测量 ?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二、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匀速直线运动: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三、力 ?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重力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