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学专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643607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光学专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光学专题复习1、水面下有一块石头,从水面上看上去深约为A.大于2m B.小于2m2、当入射光与镜面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将会 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也逐渐增大 C.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3、人在水下看到岸上的人()A.比他实际身高要高一点C.与实际身高一样的高2m,那么这块石头所在位置的实际深度为-()C.等于2mD.无法确定()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也逐渐减小D.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B.比他实际身高要矮一点D.说不清楚4、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A.入射光线有一部分折入水中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B.眼睛有一种习惯性错觉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

2、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5、小汽车前的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其主要原因是:()A.为了美观B.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C.扩大视野D.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正前方13.用笔尖贴着镜面时,笔尖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为6毫米,则镜子的厚度为()A. 3毫米 B. 6毫米 C. 12毫米D. 1毫米物体通过下列光学器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平面镜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透镜 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50cm处,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A,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3,如

3、图,凸透镜焦距为 10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度处时,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 C, D,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6070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大于70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在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应该是右图中的甲图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4,小方同学用焦距 f=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的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5,对

4、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剖析、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5cm 刻内甲70 80 liri i IM | ItllJ | II! 111 in up mrprrin 11| ri |irn 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6,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 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

5、。下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7,把高为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 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 7.5cmB, 12.5cm C, 4.5cmD, 10cm8,有三个焦距都是 20cm的凸透镜,小明利用它们和辅助材料制作了三个简易的光学器材。第一个制作 成简易照相机,用来拍摄挂在墙上的油画;第二个制作成一台投影仪,用来展示幻灯片;第三个直接作放大镜用,用来观察一只小昆虫。对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时,放大镜到昆虫的距离可以是11cmB,用照相机拍摄照片

6、时,照相机镜头到油画的距离可以是20cmC,用投影仪展示幻灯片时,投影仪镜头到幻灯片的距离可以是22cmD,上述过程中,昆虫通过透镜成的像是虚像,油画透过透镜成的是实像9,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则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B, 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 L10,小张同学将一只薄凸透镜放在花盆前,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花是正立的像,则()A、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缩小的虚像B、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放大的实像C、如果让透镜移近花盆

7、一些,透镜所成的花的像将变大一些D、如果让透镜逐渐远离花盆,透镜所成的有可能是花的倒立实像注意:1113小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11 ,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 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正立、 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 ,且胶片应倒立放置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

8、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 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之间的关系的图像,如图 1所示,下列判断不正 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蓿蓿利用图画记录了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 物、像关系有对有错,请你帮她把正确的图挑出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4,彩色胶片扩印机的镜头

9、实质是一个 镜,彩色相纸相当于透镜成像实验中的 ,相纸上成 的是清晰 像,欲使印出来的照片更大一些,应当将胶卷与镜头距离调 一些,同时将相纸与镜头距离调 一些。15,小刚用已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池中的水排掉后,小刚仍想在原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则他应调整照相机,使镜头 (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16,小华把一块无色透明的塑料片放在报纸上,并在塑料片上滴一滴水,这样就能把报纸上的小字放大。这滴水相当于一个 。将物体沿凸透镜主轴从焦点处移动到距凸透镜10倍焦距处的过程中,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10、变”)。17,小刚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其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图中的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整。(2)实验时,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清晰的像。图218,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而远视眼则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选填前”或“后”),可以在眼睛前加一个 透镜来矫正。19,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 2f (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选填“增大

11、”、“减小”或“不变”)。20, 一凸透镜焦距为10cm ,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cm。要想得到物 体放大的实像,则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cm。若将物体放在离透镜 30cm处,则另一侧光屏上能 得到 像,此时,光屏离透镜的距离为cm。21、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2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 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23,

12、一个凸透镜白焦距是 10cm,若物体从50cm处沿主光轴移到 30cm处。此过程中,物体的像逐渐(填“变大”或“变小”),但像总是比物体 (填“大”或“小”)。24、如图,两平面镜 MP、PN相交,夹角为60 , 一束光线 AO斜射到MP上,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 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MP夹角为三、作图题:(每题 2分,共6分)P . ._ W25,完成如图5所示的光路图。四、简答题26,在透明的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再倒入一些水。把杯子端到与眼睛平行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 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枚硬币。请解释这种现象。五、综合题27、完成下列光学实验要求:(1) “

13、用平行光测凸透镜焦距”实验的原理是 。(2)如图6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示意图。a,当蜡烛在 a点时,像的特点是 。b,将蜡烛从a点移到b点,光屏不动。此时将凸透镜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得清晰且是放大的?2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做发光物体,如图 7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 则光屏上的像上倒立、 的 实像。将发光物体由 a点移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 为 止。(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

14、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 (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 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si;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 距离为S2,则S1 S2 (选填“ ” “=”或“ ”)。29、小红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久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进行观察,如图10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且(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