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614841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省黄陵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陕西省黄陵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陕西省黄陵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陕西省黄陵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试题(重点班)(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重点班第三学月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所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诸多心理过程而存在的心理现象或曰心理特性。注意是心理过程的始动因素,并且总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存在。审美心理过程也是从审美注意开始的。注意通常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大类。所谓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绮丽的自然风光引起我们的审美注意,多是这种类型。而有意注意,是指那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的审美注意,多属这种类型。这两种

2、类型的注意尽管有所区别,但在审美实践中常常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许多情况下,两种注意是同时存在(虽有所侧重),或者交替进行和互相转化的。例如我们观看舞台上的演出,先是有意注意使我们把视觉和听觉集中于舞台上的角色,当新的角色登场,我们的注意力随即转向新的角色,这时就自然过渡到无意注意了。关于引起审美注意的原因,除了审美主体的个体倾向和内部状态(如审美需要和兴趣,心境和情绪状态)以外,主要是审美对象具有各种能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属性。如鲜艳的色彩、和谐的组合、适度的比例、流畅的线条等等。这些引起注意的审美属性中,最重要的是对比强度和新异性。以对比强度而论,属于互补色的红与绿,配合得宜,彼此都可增强对方的

3、强度(鲜明度)。“绿叶扶红花”是美的,而尤以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显得更美。因为“万绿”作为背景和陪衬,更加突出了“一点红”的强度。倘若叶花等量,红绿各半,那审美效果怕要削弱许多。对比强度还表现在,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中,动的对象更容易引起注意。蔚蓝的天空,苍鹰翱翔;浩瀚的大海,巨轮披浪;无际的平川,列车飞驰;明亮的舞台,角色变换等等。在人们的视野中,苍鹰、巨轮、列车、角色等因其动很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而天空、大海、平川、舞台,因其相对静止而往往成为注意中心的陪衬。当然,这绝不是说只有动态才显示美,而静态就不显示美。动态和静态在特定的场合各有其美,而且二者常常同时存在、互相辉映,相得益彰。以审美对

4、象的新异性而论,最好的例子是当代青年人的服饰。青年人都希望将自己打扮得更美一些。一件设计新颖的服装,常引起一些人的青睐,于是他们竞相模仿,形成“流行热”。之后,一种造型、色彩更新颖的时装又悄然兴起,于是他们又开始模仿和追求。又如,欣赏过韩美林动物画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他笔下的动物格外可爱,给人的美感享受格外丰富。这是什么原因呢?它逼真么?恰恰相反,他的画多是变形画,线条非常简洁,圆弧形运用较多;色彩铺张,斑驳交错。韩氏画法的核心是突出了一个“新”字。唯其如此,他的画能引起更多观赏者的审美注意,以至几度出国展出,都引起轰动,盛誉不衰。(选自陶功定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5、的一项是( ) A、注意是人们在面对一定对象时所产生的心理特性,是伴随诸多心理过程而存在的心理现象,其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B、人们不产生审美注意,就不能产生审美心理过程,审美对象的鲜艳色彩、适度比例、流畅线条等审美属性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注意。C、注意一般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前者具有自觉性、目的性,有时需要意志努力,而后者不需要意志努力,不具有目的性。D、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审美实践中常同时存在,或交替进行和互相转化,因而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与艺术作品时的审美注意各有侧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观看舞台演出时,能在有意注意的作用下去听、看演员的表演,而人

6、们的注意力转向出现的新角色则是无意注意的表现。B、人们产生审美注意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外因是审美对象具有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属性,内因是人们有个体倾向和内部状态。C、“万绿丛中一点红”比“绿叶扶红花”更具美感,前者互补色之间的对比强度更大,“万绿”有效突出了“一点红”的强度。D、静态和动态都可显示美,静态美和动态美各有特点;在一些场合,动态和静态同时存在,彼此辉映,产生很好的美感效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浩瀚的大海和在大海上披浪前行的巨轮,人们往往将具有动态美的巨轮作为注意的中心,而将静态的大海视为陪衬。B、当代青年人喜爱用设计新颖的时装打扮自己,他们不断追求在设

7、计方面更新颖的时装,在社会上掀起一次又一次“流行热”。C、韩美林的动物画以简洁的线条、铺张的色彩表现出动物的可爱,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但其动物画逼真性不够又令人感到遗憾。D、韩美林画法的核心特点是“新”,他的画能引起更多观赏者的审美注意,在国外展出时能引起轰动,都得益于画法“新”这一特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印第安营寨(美)海明威两个印第安人站在那里等着。两条小划子在黑暗中出发了。尼克听到桨声从前面那条小划子远远地透过夜雾传来。两位印第安人快捷而有节奏地划着。尼克依偎在父亲的怀里。湖上很冷。“我们去哪儿,爸爸?”“湖那边的印第安营寨。一位

8、印第安女士病得很重。”他们拐过一道弯,一只狗吠叫着迎出来。前面是剥树皮的印第安人棚屋的灯光。又有些狗朝他们冲来。一位年长的妇女端着灯站在门口。里面一张固定在墙上的木铺上躺着一位年轻的印第安妇女。她在分娩,已经两天了。营寨里所有年长妇女都一直在帮她分娩。男人们则都到听不见她哭闹的路那头的黑暗中坐着抽烟去了。尼克和两位印第安人跟着他父亲和乔治叔叔进去时,她正喊叫着。她躺在下铺上,盖着被子的身子高高隆起。她的头侧向一边。上铺躺着她的丈夫。三天前,他用斧头重伤了脚。他抽着烟斗。屋子里味道呛人。尼克的父亲吩咐让在火炉上热上水。水热着的时候,他和尼克谈起来。“这位女士要生孩子了,尼克。”他说。“我知道。”

9、尼克答道。“你不知道。”他父亲说。“听我说。她现在这样子叫分娩。孩子想生出来,她也想生出孩子来。她全身肌肉都在设法让孩子生出来。这就是她为什么在喊叫。”“明白了,”尼克说。就在这时,印第安产妇大叫起来。“啊呀,爸爸,能不能给她点什么药让她不再尖叫啊?”尼克问道。“没办法。没有麻醉药,”他父亲说,“但是她的尖叫不重要。我听不到她的尖叫,尖叫不重要。”上铺的丈夫翻了个身,面朝向墙壁。厨房的女人示意医生水已热好。尼克的父亲走进厨房,将大壶中的水倒出一半到脸盆里。在壶中剩下的水里,他放进了包在手绢里的几件东西。“这些得开水煮。”他说,然后开始在热水盆中用从营地带来的肥皂揉搓双手。尼克看着父亲两只手用肥

10、皂揉来搓去。他父亲一边细致全面地清洗双手,一边说话。“你知道,尼克,孩子应该头先生出来,但有时却不这样。如果头不先生出来,对谁都是问题。也许我得给这位女士做手术。过一会儿我们就能知道。”双手洗满意后,他进屋开始助产。“向后拉拉被子行吗,乔治?”他说,“我不想碰被子。”稍后他开始手术,乔治叔叔和三个印第安男人则紧紧按着那位产妇。尼克则为父亲端着脸盆。手术进行了很久。他父亲提起婴儿,拍打几下,让其呼吸顺畅,然后交给那位年长印第安妇女。“瞧,是个男孩儿,尼克,”他说,“你觉得做实习医生怎样呢?”尼克答道:“行。”他看着别处,不愿看他父亲做的事。“嗯。顶好,”父亲说着,将什么放进脸盆。尼克没看。“嗯,

11、”他父亲说,“要缝几针。你可看可不看,随意。我要缝合刀口。”尼克没看。他的好奇心早已荡然无存。医生朝产妇俯下身子。她现在安静了,两眼闭着。她脸色苍白。她不知道孩子怎样,什么也不知道。“上午我会再来。”医生说着站起身。“护士中午就到,她会把我们需要的东西都带来。”他很得意,话很多,就像赛后更衣室里的橄榄球运动员。“这次手术可发表在医学学术刊物上,乔治,”他说,“用折刀做剖腹术,用九英尺细接钩线缝合刀口。”乔治叔叔靠墙站着,“嗯,你了不起,是的,”他说。“应该看看自豪的爸爸。此类小事中最受罪的是那些爸爸们,”医生说。“我得说,他非常安静地承受了折磨。”他将那位印第安人头上的毯子拉开。他松开的手是湿

12、的。他踩着下铺边缘擎灯向里看去。那位印第安人面朝墙壁躺着。他的喉管已完全切开,身体压成的低洼处聚起一汪血。他头枕左臂。打开的剃刀刃朝上落在毯子上。“把尼克带到棚屋外面去,乔治。”医生说。没那必要了。他父亲擎灯向后移动印第安人的头时,站在厨房门口的尼克已清楚地看到了上铺的一切。他们沿伐木大道向湖边走回时,天已要亮了。“真不该带你来,尼克,”他父亲说,手术后的兴奋已无影无踪。“让你经受这个,再糟糕不过了。”“女人生孩子都这样难吗?”尼克问。“不是,这是极少极少的例外。”“他为什么要自杀呢,爸爸?”“不知道。我想,他是受不了吧。”“自杀的男人多吗,爸爸?”“不是很多。”“女人多吗?”“几乎没有。”“

13、从来没有?”“哦,有。她们有时也自杀。”“爸爸?”“在。”“死难吗,爸爸?”“不难,很容易,尼克。要看情况而定。”他们坐在船上。太阳已升到了山顶。一只鲈鱼跃起,湖面荡开一圈波纹。尼克将手伸进湖水里。在早晨的清冽中,湖水显得暖暖的。大清早的湖面上,尼克坐在船尾,父亲划着船,他觉得他自己肯定不会死。(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描写了尼克随父亲和叔叔到印第安营寨出诊的故事。在出诊中他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冰山一角,看到了人与人的不同,引起他对人生的思考。B故事从湖上开始乘船出诊,也从湖上结束出诊归来。湖是分界线,湖的这边是尼克熟悉的世界,而湖的

14、那边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C对印第安产妇的描述在文中只出现四处,但都浓墨重彩,展示了一个清晰、饱满的女性形象,一个面对难产的痛苦而坚持不懈、顽强的女性。D小说采用不动声色的叙述,在小说中不能直接找不到作者的影子,只能感受到叙事者声音的存在,但在字里行间已将深沉的思想传递给了读者。5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尼克父亲的形象。(5分)6小说开头结尾划线处的描写暗示了主题,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浙江一小学叫停家长签字:检查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 (杭州网 2017年9月18日 事件:学校取消“家长作业”)近日,金东区实验小学

15、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里面提到“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想改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同时,实验小学还发布了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学生公约之作业篇,内容大致如下:“认真完成作业,是每一位同学的基本职责!我们想改变这样的作业场景:妈妈在身边唠叨不停,爸爸在桌旁眉头紧锁从今天起,给我一方书桌,给我一份安静,我会成为作业的主人”现状:大多数学校都有让家长签字的要求记者也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做了一个调查,没想到“家长作业”真的普遍存在。金华的市民吴先生是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他说作业让家长签字那是每天必须的。东阳的吕先生给记者看了学校发来的短信记录,每天老师都会把一天的作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给家长,并且都会在最后提示让家长检查后签字。看到记者在朋友圈的调查后,有位金华的老师还打趣地说应该去调查一下哪所学校是不要家长签字的。由此可见,取消“家长作业”,应该是一件不走寻常路的事情。那么这位校长又是怎么想的呢?金东区实验小学的校长方青说:“现在有些家长都以孩子为中心。接送、陪做作业,陪吃饭、陪玩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子孩子缺少了很多独立生活、独立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