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460758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在 “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数感。初步形成运算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培养学生“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口算表内乘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二

2、、 教材分析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表内乘法(一)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三、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遵循儿童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发展基本规律基础上,提供大量同数相加的现实情境,架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突出乘法意义的本质,使学生更加明白乘法的意义。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面学习69的乘法口诀做好方法上上的准备,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

3、数乘、除法的基础。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是理解4、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

4、际问题。六、 教学时间安排:12课时 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创设情境2师生交流(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

5、意义(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3)汇报交流。沟通:哪两种方法意思差不多?为什么?(4)认识相同加数。观察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2感受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出示问题二:小火车里共有几个人?观察刚才列出的两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3加深体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1)出示问题三: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3)学生列出算式:(4)按要求列算式:板书:4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板书师:即:读作:6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三、尝试练习 :刚才学习了写、读乘法算

6、式,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1看游乐园过山车上共有几人?小火车上共有几人? 荡秋千共有几人?2书上的主题图。你们瞧,他们正用小棒在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呢,都有些什么图案呢?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想一想要摆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要用多少根小棒呢?谁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算一算并写出算式学生板演:Ww W.x k B 1. c Om四、 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具体学了些什么?五、 作业设计:六、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九第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

7、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教具学具:教师要准备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准备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学具卡片。教 学 过 程:一、复习1教师让学生用红花摆4个2,2教师让学生用小圆形摆,自己想摆成几个几都可以。二、新课1教学例2。教师摆出一幅有5个气球的图,再陆续摆出三幅同样的图,教师应该对照连加算式结

8、合着乘法的含义简单地加以说明: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教师拿出如右图的卡片。三、巩固练习做课本第47页上“做一做”的练习。做练习九第13题。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 作业设计:六、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巩固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1页练习九的第411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3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4通过加法与乘法关系的转化,使学生了解各部分数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和转化。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具学具:

9、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1先计算出得数,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且说出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1)3333( )(2)222222( )(3)444444( )(4)777777( )2填空。(1)4520,读作( )乘( )等于( )。(2)一个因数是3,一个因数是6,积是18,写作( )( )( ),读作( )乘( )等于( )。二、练习。完成课本练习九的第411题。1第4题。读一读。2第5题。(1)先出示熊猫图。(2)再出示企鹅图。3第6题。4第7题。5第8题。6第9题。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7第10题。8第12题出示挂图。让学生说出图意。该题是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9

10、完成第11、13、14题。三、全课小结。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都复习了那些知识?你知道乘法和加法有什么关系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四、布置作业。新|课|标|第|一|网选用课时作业设计。五、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课时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二)过程与方法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

11、谜语游戏,激趣导入1猜谜语。(1)出示谜语: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谜底:手)(2)每个人都有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一双手有几个手指?三只手呢?四只手呢?5只呢?(3)独立完成填空: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列式计算。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1)课件出示一盒福娃。(2)出示两盒福娃。(3)按照上面的方法,用乘法算式计算出3盒、4盒、5盒福娃分别有多少个?随学生回答整理板书:2编制口诀。思考:(1)汇报比较,规范表达。(2)解释交流,深化理解。3识记口诀。(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熟记口

12、诀。(1)对口诀。(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1题)(2)填口诀。(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1题)2解决问题。(1)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3用口诀计算。(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2全班齐背5的乘法口诀。五、 作业设计:六、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2、3、4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经历编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2、3、4的乘法口诀。(二)过程与方法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13、。教学难点: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渗透(1)填空3+3=( )( ) 4+4+4=( )( ) 2+2=( )( )(2)对口令开火车对5的乘法口诀。(3)口算25= 55= 51= 35= 54=2揭示课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2的乘法口诀(1)课件出示一副乒乓球拍:一副乒乓球拍有几个?有几个2相加?1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会编一句乘法口诀吗?(2)出示两副乒乓球拍:两副乒乓球拍有多少个?几个2相加?2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3)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23的乘法口诀(1)课件出示一束气球:一束气球有多少个?(2)出示两束气球:两束气球有多少个?(3)出示三束气球:三束气球有多少个?(4)(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质疑:3自主探究4的乘法口诀(4)汇报交流,教师板书4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