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县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510597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犍为县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犍为县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犍为县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犍为县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犍为县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犍为县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犍为县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犍为县20132014学年度下期期中检测九年级语 文 2014.4本试题卷分第部分(选择题)和第部分(非选择题),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部分(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3.本部分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一、语文基础知识 (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2、阴霾mi 地窖jio 箱箧qi 鳞次栉比zhB悲怆chng 震悚sng 陨落yn 睡眼惺忪xngC窥伺s 家醅pi 骈进pin 不能自已jD逞能chng 狼藉ji 伫立zh 锐不可当d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喧腾 不容质疑 看风驶舵 重蹈覆辙 B亵渎 顾名思意 怡然自得 通宵达旦C招徕 碌碌终生 孤陋寡闻 进退维谷 D赃物 仙露琼浆 顶礼漠拜 恼羞成怒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九文大钱。人类发明了种种

3、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然而,谁能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A明朗 摸出 预言 出现 B明朗 排出 断言 呈现C朗润 排出 断言 呈现 D朗润 摸出 预言 出现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诗中的夸张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使人觉得非如此不可。B如今,她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的期期艾艾的神情,浑身上下透着成功者的自信。C虽然曼哈顿的大部分公司已经开门,世贸中心周围的公共交通也逐步恢复,但和原先相比,整个曼哈顿岛已黯然失色。D要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取

4、得应有的成就。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来到省博物馆,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B通过观看犍为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D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真宗皇帝时,向文简拜右仆射。麻下日,李昌武为翰林学士,当对。上谓之曰:“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对曰:“臣今自早候对,亦未知宣麻,不知敏中何如。”上曰:“敏中门下,今日贺客必多。卿往观之,明日

5、却对来,勿言朕意也。”昌武候丞相归,乃往见。丞相方谢客,门阑悄无一人。昌武与向亲近,径入见之。徐贺曰:“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朝野相庆。”公但唯唯。又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此非常之命。自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公复唯唯,终未测其意。又力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卒无一言。既退,复使人至庖厨中,问今日有无亲戚宾客饮食宴会,亦寂无一人。明日再对,上问:“昨日见敏中否?”对曰:“见之。”“敏中之意何如?”乃具以所见对。上笑曰:“向敏中大耐官职。”【注释】向文简:即向敏中,官至宰相,进右仆射。麻下:指宣布任命书。唐宋皇帝诏书用麻纸书写,颁诏又称“降麻”。李昌

6、武:即李宗谔,官至翰林学士。对:入对,晋见皇帝。除仆射:除,任命官职;仆射,官职名称。门阑:大门前的栅栏。唯唯:应而不置可否的样子。端揆:指尚书省长官,即仆射。6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非常之命 非常:不同寻常B自非勋德隆重 自非:如果不是C明日再对 明日:明天D乃具以所见对 具:详细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敏中之意何如 辍耕之垄上B终未测其意 其真不知马也C何以至此 以其境过清D李昌武为翰林学士 项燕为楚将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上以右仆射一职授予向敏忠,这是一项非同寻常的任命。B皇上派李昌武暗中观察向敏忠,说明皇上对向敏忠并

7、不完全信任。C向敏忠接受任命后,前去祝贺的官员并不多,向敏忠也没有大宴宾客。D向敏忠接受任命后泰然处之,说明他宠辱不惊。第部分(非选择题,共126分)注意事项:1.考生使用0.5mm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2.本部分共五个大题,有15个小题,共126分。三、翻译、鉴赏与默写(22分)9. 文言翻译。(6分) (1)又力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卒无一言。 译文: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译文: 10. 诗歌鉴赏。(4分)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

8、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首联描绘的画面。(2分)答: (2)结合全诗,说说“无限悲”的丰富内涵。(2分)答: 11. 在横线上默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12分) ,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优哉游哉, 。 (关雎)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富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四、议论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历史像条棉被历史像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国人爱翻案。先是张艺谋在英雄中塑造了心怀天下和平的秦

9、始皇,接着又有某些专家在教科书中把岳飞、文天祥“清除”出了民族英雄的队伍。现在,轮到李鸿章了,在央视热播的走向共和中,李中堂从卖国贼一跃而成为忧国忧民的能臣干将。历史毕竟不是被子,可以翻过来掉过去。对有些事,越是翻案,人们就越糊涂。就算是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未必能说得清。前不久,偶然看了几集孝庄秘史,才发现当年的大清聂政王多尔衮也成了有情有义的好汉。在我的记忆中,多尔衮的名字似乎总与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之类的惨剧联系在一起。连韦小宝都知道啊!这样的人也能翻?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翻案文章一概否定。为秦始皇翻案,不能算错,对李鸿章大人也应该手下留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李中堂提的吧,在

10、“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晚清,这就是进步。开办实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军队,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创了中国近代许多第一。这不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就能压住的。至少,李鸿章绝不是历史课本中描述的那种跳梁小丑。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班机坠毁,自然罪责难逃;但如果是飞机引擎本来就有毛病呢?风雨飘零的晚清,就像一架缺零件少机油的战机,坠落是必然的,责任并不能完全推到“飞行员”李鸿章的身上。当然,并不是说李鸿章就能从一个卖国贼一步跨到民族英雄的行列,李中堂自有李中堂的局限。公平而论,李鸿章倒并非是一个坏得毫无道德和良知的人,李鸿章只是一个“重实利者”。历史应该得到尊重。有关中国近代的史

11、书,永远藏着一条鞭子,它把历史人物驱赶成两队,一列是神灵,一列是魔鬼。大忠大奸各归其列,只是不见了人的影子。关于李鸿章,比较普及的知识是他是卖国贼。一个人的一生,浓缩为谈判桌前的卑怯;一个细节,遮掩了一个人的一生。不是神灵,必然是魔鬼,人人得而唾之。直到出现走向共和,李中堂仍然不是神灵,但即使他是魔鬼,却血肉丰满。他媚上,他签约,他宣扬任人唯亲;不过,他不乏政治家的韬略,也有鲜明的政治主张,说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共和”的蓝图,几乎可以用数学方式,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堂堂正正载入史册。每一段历史,她的总体格局,像大江,像长城,在哪里拐弯,在某处奔腾,显而易见,不可篡改。而对“蓝图”的施工者,显

12、然不适合用数学方式去评判,去记载。多少年来,一直被评判的英雄史观,其实是被很多人当成了研究历史的工具,他们崇尚归类法,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好人必然被描绘成英雄,英雄必然修成正果,必然成为神灵,被供奉,被膜拜。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追述态度,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程度,惟有披露人的血肉,才能对历史有真实地考察。对李中堂们,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接近真实,不是给了他血肉就是“翻案”。甚至,不必非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他们就是在某个位置上书写了一段历史的人而已。他们的得失,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对未来有更多的借鉴,对做人有更多的警示。我们自己,正这样生活着,等待后人评说最好不是上天堂,也不入地狱。(选自作文

13、与考试2003年第14期,有改动)12.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简要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这样。(4分)答: 13.文章第、第段都引用了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答: 14.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 五、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 阳光的疤痕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阳光。这阳光是那么真切,离开乡村多年,只要一想起,背上仍残留着一种阳光暴晒留下的辣痛。夏历六七月间是收割稻子的时候,天气特别炎热。天未亮,蝉就在房前屋后喊起热来,不到上午九点,树叶就耷拉下来,叶子皱巴巴的,像被什么揉皱了,如果树会出声,大概会毫不顾忌地喊出痛来。土埕上的石凳已经被太阳捂得发烫,树荫下狗伸出舌头淌汗,湿湿的,仿佛苍苔上拧出的那种。从点多起床干到这时,我早就腰酸腿软,晒了几个钟头的太阳,我的背部仿佛被什么动物的利爪挠过一般,热辣辣地疼。回家吃早饭,我扒拉几口就再也吃不下,只一杯接一杯地灌冷开水,直到肚子发胀,还觉得口干舌燥。我想对父亲讲让自己歇一会儿,但看着他黝黑脸上如小泉潺潺的汗水,我把冒出来的话连同唾沫都咽进肚里,提着镰刀跟在父亲的背后又上田去了。九点的阳光将父亲的身影拉得很长,我与父亲的距离只有两三步路,有好几次,我的影子与父亲并肩而行了。但当我回过头,发现父亲的身影黑黝黝的,仿佛一个看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