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成型技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505862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压成型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冲压成型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冲压成型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冲压成型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冲压成型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压成型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成型技术(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冲裁断面特征 冲裁间隙地确定凹模刃口尺寸地计算方法 降低冲裁力地方 总冲裁力地计算 排样方法 精冲模地设计要点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第一章 绪论一、主要内容1冲压地定义、特点2冲压工序地分类3冲压技术地发展趋势二、重点1冲压工序地分类三、难点1冲压基本工序地定义及特点第二章 冲裁一、主要内容1冲裁变形机理 冲裁过程及应力状态2模具间隙 冲裁间隙对冲裁地影响3凸、凹模刃口尺寸地计算 凸、凹模刃口尺寸地计算原则 凸、 凸、凹模刃口尺寸地计算公式4冲裁力地计算及降低冲裁力地方法 冲裁力地计算法 卸料力、推件力地计算5排样 材料利用率 搭边值选择6精密冲裁常用地精密冲裁原理、特点及应用整修时关键参数地确

2、定 精冲工艺性分析7其它冲裁法 聚氨脂冲裁地特点、应用及设计要点锌基合金模冲裁地特点、应用及设计要点硬质合金模冲裁地特点、应用及设计要点二、重点1冲裁间隙 2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3排样4齿圈压板冲裁 精冲法)三、难点1冲裁间隙对冲裁质量地影响2合理冲裁间隙地确定方法3采用配合加工方式时 ,冲裁刃口尺寸地计算方法 4排样方式及搭边值地合理选取5齿圈压板冲裁原理及模具设计要点第三章 弯曲一、主要内容1板料地弯曲现象及其原因 弯曲件地弹性回跳移 弯曲区板料厚度地变薄 板料横截面地畸变、翘曲和拉裂2窄板弯曲和宽板弯曲时地应力应变状态分析 窄板弯曲时地应力应变状态宽板弯曲时地应力应变状态 3弯曲力

3、计算和设备选择 自由弯曲力地计算算 弯曲模用冲压设备地选用原则4弯曲件毛坯长度计算 弯曲件毛坯长度地计算原则 式5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地确定 弯裂地产生原因及其对策地因素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地经验确定 中性层位置地内 板料长度地增加 校正弯曲力地计弯曲件毛坯长度地计算公 影响最小相对弯曲半径6弯曲回弹 影响回弹地因素7弯曲模工作部分地尺寸计算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对弯曲地影响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地确定方法二、重点1板料地弯曲现象及其原因分析2弯曲力地计算3弯曲件毛坯长度地计算4影响最小弯曲半径地因素5影响回弹地因素及减少回弹地措施6弯曲模工作部分地尺寸计算三、难点1弯曲回弹、弯裂地产生原因及对策2弯曲

4、件毛坯长度地计算3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地确定第四章 拉深一、主要内容1圆筒件拉深地变形过程 圆筒件拉深时地应力应变状态因素 圆筒件拉深过程中出现地质量质量 拉深模地压边装置2圆筒件拉深工艺计算及其模具设计 圆筒件拉深工艺计算地内容和步骤 原则和方法 圆筒件拉深系数和拉深次数地确定定 拉深模工作部分地尺寸确定3带法兰圆筒件地拉深 带法兰圆筒件地拉深特点法 带法兰圆筒件地拉深工艺计算 减少回弹地措施 影响圆筒件拉深过程地 防止起皱、拉裂地措施 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地 圆筒件拉深工序尺寸地确 拉深力、拉深功地计算 带法兰圆筒件地拉深方4阶梯圆筒件地拉深 阶梯圆筒件地拉深方法5锥形零件地拉深 锥形零件地拉

5、深方法 拉深地影响 6球面零件地拉深 球面零件地拉深特点 方法 7抛物面件地拉深 抛物面件地拉深特点 方法 8盒形件地拉深 盒形件拉深地变形特点 9变薄拉深 变薄拉深地变形特点 10覆盖件地拉深成形 覆盖件拉深成形地质量问题 11其他拉深方法 软模成形、差温拉深等其他拉深方法地定义二、重点1拉深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圆筒件拉深工艺计算三、难点1拉深起皱、拉裂地产生原因及对策2圆筒件拉深工艺计算3带法兰圆筒件地拉深方法第五章 胀形与翻边一、主要内容1胀形 胀形成形特点限地因素压加强筋、压凸包等起伏成形地特点 张拉成形地原理、特点及应用2圆孔翻边 锥形零件尺寸对球面零件地拉深抛物面件地拉深 多凹模

6、变薄拉深覆盖件拉深成形地特点特点及应用 影响胀形成形极圆柱形空心毛坯胀形地特点、介质 圆孔翻边地特点形极限地因素 圆孔翻边地方法计算3变薄翻边变薄翻边地特点4外缘翻边外缘翻边地分类、特点5非圆孔翻边非圆孔翻边地特点二、重点1胀形地特点、成形极限及工艺方法2圆孔翻边地特点、成形极限及工艺方法三、难点1成形极限地影响因素2各类翻边地毛坯计算第七章 冲压工艺设计一、主要内容1编制冲压工艺过程地主要内容和步骤 编制冲压工艺过程地主要内容和步骤 冲压工艺分析地内容 影响冲压件工艺性地因素确定冲压工艺方案时应考虑地主要内容二、重点1冲压件地工艺分析2最佳冲压工艺方案地确定原则3冲压顺序地确定原则三、难点1

7、冲压件地工艺分析2最佳冲压工艺方案地确定第八章 冲模结构与设计一、主要内容 影响圆孔翻边成 圆孔翻边地工艺变薄翻边地方法外缘翻边地方法非圆孔翻边地方法 冲孔模地典型结构和特 拉深模地典型结构和特 连续模地典型结构和特 定位零件地作用、结构 导向零件地作用、结构 弹性零件地作用、结构及设计要模具压力中心地计算地设计要点1冲模地分类2冲模地典型结构和特点 落料模地典型结构和特点 点八、 弯曲模地典型结构和特点 点八、 复合模地典型结构和特点 点八、3冲模主要零部件地结构和设计 工作零件地作用、结构及设计要点 及设计要点 卸料零件地作用、结构及设计要点 及设计要点 固定作零件地作用、结构及设计要点

8、点八、 冲模工作零件地材料选用 4冲压模具总体设计地步骤和内容 冲压模具总体设计地步骤和内容 模具闭合高度地确定、重点1冲模地典型结构2冲模零件地设计要点、难点 1弯曲模、拉深模、复合模、连续模地典型结构 2 冲 模 零 件第二部分 复习思考题选择题1以下工序中 ,属于分离工序地有A .冲孔B .翻边C .落料D .剖切E.切边2. 以下工序中 ,属于成形工序地有A .翻边B .拉深C .弯曲D .胀形E .整修3. 对于无卸料板压紧材料地冲裁 ,其剪切区承受三向压缩应力地位置是B .凸模侧面靠近刃D .凹模侧面靠近刃A 凸模端面靠近刃口处口处C.凹模端面靠近刃口处口处4. 板料冲裁时 ,静水

9、压应力最高地位置是A 凸模刃口端面B 凹模刃口端面C.凸模刃口侧面D 凹模刃口侧面5. 板料冲裁时 ,静水压应力最低地位置是A 凸模刃口端面B凹模刃口端面C.凸模刃口侧面D凹模刃口侧面6. 冲裁断面上质量最好地部分是C .断裂带B .模具刃口状态D .工件地材料性质A.圆角带B.光亮带D .毛刺7. 在以下影响冲裁件质量地因素中 ,主要因素是A.冲裁间隙地大小及均匀程度C.模具结构与制造精度8. 影响冲裁间隙值地主要因素有A .材料厚度B .材料性质C.产品质量要求D .冲裁条件E.模具加工方法B .断面毛刺较大9. 当冲裁间隙偏小时 ,可能导致A .凹模易胀裂C .断面有双光亮带D .刃口磨

10、损加剧E.凸模易折断10. 采用大间隙冲裁时 ,为了保证制件平整 ,一定要设置A 导向装置B 顶件装置C.定位装置D .送料装置E.压料装置11. 在确定冲裁间隙值时,应综合考虑地因素有A .材料厚度B .材料性质C.产品质量要求D .冲裁条件E.模具加工方法12 .在计算冲裁刃口尺寸时,冲裁间隙Z地取值为A . Z=ZminB . Z=Zmax C .Z=Zmax-Zmin D . Z=05(Zmax+Zmin13.当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方法时,凸、凹模地制造公差应满足A .、p空 Zmax Zmin B .C. P-Zmax ZminD . - p -Zmax 化.14.已知工件孔地尺寸为

11、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方法,则冲孔凸模地刃口尺寸为A. dp =(dx.:)oPB. dp =(d -x. Jo PC. dp =(dx.,)0_.pD. dp =(d x jp15 .已知工件孔地尺寸为 d;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方法,则冲孔凹模地刃口尺寸为A . dd=(dpZmin)0dB . dd - (d pZ max) 0 dC . dd =(dp Zmin):dD . dd =(dpZmax);d16 .已知工件外形尺寸为Di-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方法,则落料凹模地刃口尺寸为A . Dd =(D x :)odB . Dd =(D -x :)0dC . Dd =(D x:);dD .

12、Dd =(D-xJ:d17 .已知工件外形尺寸为D I.、,,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方法,则落料凸模地刃口尺寸为A . Dp =(Dd Zmin)。B. Dp =(Dd Zmin);pDp =(Dd -Zmin)。D . Dp =(Dd - Zmin )_、。18 .当采用凸、凹模配合加工方法时,基准件地制造偏差与工件公差厶一般应满足19 .普通平刃冲裁时,冲裁力地计算公式为A . F =1.3L B . F =1.3LtD . F =1.3Lt620当采用阶梯冲裁时 ,凸模之间地高度差取决于A 材料厚度B 材料性质C.工件形状D .生产批量21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上出料方式地总冲裁力包括A .

13、冲裁力B .推件力C .顶件力D .卸料力E.冲压力22 .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地总冲裁力包括A .冲裁力B .推件力C .顶件力D .卸料力E 冲压力23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地总冲裁力包括A 冲裁力B 推件力C 顶件力D 卸 料 力E 冲压力24当搭边值小于材料厚度时 ,可能产生地问题有A .降低材料利用率B .降低模具寿命C 毛刺过大D 损坏模具刃口E 以上都不对25在以下内孔整修方法中 ,需要采用专门地压力机地是A .切掉余量地整修法B .用心棒精压C .叠料整修D 振动整修26以下冲裁方式中 ,属于精密冲裁地有A 整修B 上、下冲裁C .光洁冲裁D .对向凹模冲裁E.齿圈压板冲裁27以下冲裁方式中 ,属于光洁冲裁地有A .对向凹模冲裁B .负间隙冲裁C.精冲法D .内孔整修E.小间隙圆角凹模冲裁28以下材料中 ,不宜采用精冲地有A 纯铜D 软青铜B 低碳钢C 铅黄铜B 齿圈压力E.凸、凹模间隙29在以下因素中 ,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