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266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505174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26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26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26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26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26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26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26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模拟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 266单项选择题第 1 题:遗传因素是儿童身心发展 () 。A. 物质基础B. 决定因素C. 一般因素D. 主导因素参考答案: A遗传因素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最初的物质前提, 正是在遗传因素的物质基础上, 开 始形成和发展儿童的心理。故选 A。第 2 题:婴儿对以下四种颜色掌握的顺序是 () 。A. 红、蓝、白、灰B. 白、红、蓝、灰C .蓝、红、白、灰D .红、白、蓝、灰参考答案: C研究发现,婴儿看到的第一种颜色是蓝色, 然后是红色, 区分白色和灰色的时间 比较晚。故选 C。第 3 题:45岁儿童想象的特点是()。A. 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性,前后没有连贯的主题B. 出

2、现了有意想象C. 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D. 想象的形象力求符合规律参考答案: B45 岁的幼儿, 想象已经具有有意性和目的性, 出现了有意想象, 想象的内容也 很丰富,但还很难考虑到形象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故选B。第 4 题: 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行为都会有很相似的表现,这是个性的() 。A. 社会性B. 独特性C. 稳定性D. 整体性参考答案: D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 地点、 场合的行为都会有很相似的表现, 这是个性的稳定 性。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 征系统。 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 只有比较稳定的、 在行为中 经常表

3、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 个性是相对稳定的, 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或人生境遇发生重大转变后, 人的个 性也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因此,个性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故选 D。 第 5 题: 关于幼儿对时间概念的掌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高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B. 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C. 对过去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未来的认识水平D. 对未来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当日的认识水平 参考答案: B时间概念是比较抽象的, 有一定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幼儿掌握时间概念也比较困 难,对时序概念的

4、认知水平差异也比较大。 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延伸 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知。故选 B。第 6 题: 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问题言语,另一是 () 。A. 情境言语B. 游戏言语C. 对话言语D. 交际言语 参考答案: B幼儿的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一是游戏言语,特点是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 情感和表现力;二是问题言语,特点是比较简单、 零碎,常常在遇到困难时出现, 或表现困惑、怀疑、惊奇等。故选 B。第 7 题: 坚持性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年龄是 () 。A .它受外界影响而波动最大的年龄B. 它受外界影响而波动最小的年龄C .它在各种条件下坚持的时间都比较稳定的年龄

5、D.它在各种条件下坚持的时间都很长的年龄参考答案: A行动过程中的坚持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 研究表 明,坚持性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年龄约 45岁,也是受外界影响而波动最大的年 龄。故选 A。第 8 题: 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 。A. 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B .是否符合道德标准C. 社会化程度的高低D. 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参考答案: A幼儿期是理智感开始发展的时期, 为了满足认识的需要, 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破 坏行为”的表现。这时,成人是否能够适宜指导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的需要 至关重要。故选 A。第 9 题: 儿童独立性的出现是以下

6、哪一种心理现象开始产生的明显表现 ?()A. 依赖性B. 自我意识C. 情绪D. 意志力参考答案: B独立性的出现是自我意识的心理现象开始产生的明显表现。 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 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三个结构。 自我意识是人心理能动性的体现, 对个 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调控作用。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的身心状况以及与 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身体特征 (如性别、相貌、健康状 况等) 、心理特点(如情绪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 )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状 况等的意识。故选 B。第 10 题:描述记述类观察方法不包括 () 。A. 实况记录法B. 日记描述法C. 轶事记录法D.

7、 时间取样法参考答案: D观察的方法可分为描述记述类和取样观察类。 描述记述类观察方法包括实况记录 法、日记描述法、 轶事记录法。 取样观察类观察方法包括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 法。故选 D。简答题第 11 题:学前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有哪些? 参考答案:(1) 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 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 间接的意义识记。 第 12 题:1-3 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 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 (2) 符号表象记忆产生; (3) 短时记忆出 现重要变化; (4) 出现初步的回忆。论述题第 13 题:如何确保充足的游戏时间和良好的户外环境 ?参考答案:确保充足

8、的游戏时间和良好的户外环境,具体方法如下: (1) 给儿童充足的 游戏时间。一方面,儿童在 2 岁以后逐渐开始了游戏活动,他们除了睡眠以外, 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 另一方面, 无论是哪类游戏都需要充足的游戏 时间去探索和尝试。 只有充足的时间, 儿童才可能真正投入、 探索和享受游戏的 快乐。如果游戏时间仓促 儿童无法深入了解玩具的特性和玩法, 会降低游戏的 作用,也会阻碍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在幼儿园的每日生活中, 游戏是主 要的活动。 游戏是教育的主要途径, 也是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 在幼儿园的教育 实践中, 人们常常把游戏和孩子的教育割裂开来。 教师应该坚定信念, 把游戏作 为儿童

9、的主要活动。 在幼儿园里, 既要给儿童比较充分的自由游戏的时间, 又要 以游戏的方式去组织儿童的教育教学活动, 真正使游戏成为教育的基本活动。 教 师必须尽可能地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开展自选游戏, 以保证充足的游戏时 间。 (2) 良好的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 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教师组织和 指导幼儿游戏的重要一环。 两千多年以前, 柏拉图设想的儿童教育, 便是从提供 良好的、宽敞的、露天的游戏场地着眼的。 场地是儿童游戏必须的空 间条件。户外游戏场地是幼儿户外活动的空间。 室外的游戏场地要平坦, 有遮阳 处,不远离活动室。 各个班级最好有专用的游戏场地, 同时全园也要有公用的游 戏场地。游

10、戏场地放置一些大型的设备和用具,如体育游戏的大型器械和玩具、 大型积木等。室外场地的布置要合理,以不妨碍儿童奔跑、活动为原则,避免因 设备密集而妨碍儿童的活动和发生不安全的问题。 户外活动时间的保 障。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两小时寄宿 制幼儿园不得少于三小时。 由于各个地区、各季节的气候各不相同, 要因地制宜, 尽可能让儿童有更多的时间在户外活动,包括游戏活动。材料分析题 第 14 题: 小宝已经 3 岁了。这些天,孩子的“言行举止”比较特别。比如,有一天老师 带孩子做户外活动时,小宝突然说:“太阳公公一个人在天上,他会不会孤单 啊 ?太阳公公有家吗 ?有没有爸爸、

11、妈妈 ?” 小宝特别不喜欢老师管他,总是“不听话”。比如,本来会自己好好地用汤匙 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撤一饭桌,用手捡着放到嘴里。不过小宝有时也挺可爱 的,比如,前天中午,老师帮小宝盛好饭,小宝一脸认真地说:“老师,你辛 苦了。”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1) 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幼儿正处于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提出“太阳公公 会不会孤单” “太阳有没有爸爸、妈妈”,说明思维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 推理;不喜欢老师管他,表明小宝独立性的发展,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凡事想要 自己决定;会说“老师辛苦了”,说明幼儿已经开始使用抽象的词语,但往往要 和具体

12、活动联系在一起。 知识模块:学前教育原理 (2) 这个时期, 幼儿教育中应 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注意保护幼儿的研究精神,不要打击幼儿积极认知的兴 趣;重视安全教育;注重幼儿的“反抗期”教育,不要养成任性的性格,同 时又不能耻笑、威胁幼儿。知识模块:学前教育原理 第 15 题:3 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 的道理,可是小明一看妈妈不允许,就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 说:“再哭,我打你 ! ”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 上打起了滚。结合以上案例,分析幼儿情绪表现的特点以及如何帮助幼儿调节 不良情绪。 参考答案: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

13、展部分的知识点。 幼儿的情绪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情境、外部性。即随外部情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或者减弱或者加剧。 (2) 激 动、冲动性。即高兴时马上会手舞足蹈、笑逐颜开;愤怒时马上会咬牙切齿、暴 跳如雷。 (3) 暂时性。即指某种情绪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就是大人不管他,到 一定时间后,这种情绪也会变化的。 (4) 与生理需要有关。特别是在婴儿时期更 为明显,饥饿与身体不舒适时就会哭,吃奶时就会笑。23岁的幼儿也会常常因 为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情绪表现不好。 帮助幼儿调节不良情绪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转移法。转移幼儿注意, 化抱怨为幽默。 (2) 冷却法。暂时置之不理, 没有“观

14、 众”看戏,“演员”也没劲。 (3) 想象和暗示法。通过树立榜样的方法,如故事 中的人物,来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情感。 (4) 情绪的宣泄。每一个幼儿在生活 中都可能遭到冲突、 挫折, 而表现出不良情绪反应, 成人应给予幼儿情绪发泄的 机会。唱歌、游戏、运动是情绪宣泄、疏导和升华的重要途径。活动设计题 第 16 题: 围绕中国京剧脸谱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欣赏京剧脸谱的色彩美与图案美,初步培养幼儿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与表现能力。2. 实践目标:鼓励幼儿尝试用对称的方法设计脸谱图案, 并能细致、耐心地进行描绘与涂色。3.情感目标:通过欣

15、赏与表现,激发幼儿关心、喜爱京剧脸谱的情感,培养民族自 豪感。 活动准备: 京剧脸谱欣赏、示范画(共 4张);范例步骤图 4 张;幼儿 脸谱设计用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脸谱话题 孩子们最近我们一 直在讲关于京剧的一些事情, 都知道了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宝贝, 表演京剧的演员 不仅会唱、有真功夫, 还有一个很大的本事在演出之前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化 妆、设计各种各样的脸谱,就是在脸上画上代表自己角色身份的花纹、图案,很 漂亮的!观众老远一看,就知道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我们中国的京剧真的很 了不得,连听不懂中国话的老外看了也直翘大拇指。 (二)欣赏脸谱 主要引导 幼儿观察、了解京剧脸谱的主要特点:色彩鲜艳、对称;图案花纹对称、夸张。 1. 欣赏艺术化脸谱 引导语:(出示三张欣赏画)这些都是京剧中的大花脸角色 (美的视觉享受与情感表达, 要投入真情实感与幼儿的情绪一致, 是和幼儿一起 感受美的人,而非教授者;要对幼儿的情感表现有反映)。京剧脸谱真漂亮,你 最喜欢哪一张, 你觉得什么地方很美, 很特别?(根据孩子的情况教师把握以下 基本点,给予积极回应) 色彩方面: (1)找一找,有哪些鲜艳漂亮的颜色? 幼儿自由说,教师手指点相应的颜色。(2)色彩与人物的关系,以及左右色块的对称。 小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一般有红、黄、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