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恋心理分析与矫正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502036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网恋心理分析与矫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生网恋心理分析与矫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生网恋心理分析与矫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生网恋心理分析与矫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生网恋心理分析与矫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网恋心理分析与矫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网恋心理分析与矫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姓名 陈雪梅 性别 女 身份证号 3301237 单位名称 富阳市新登中学 通讯地址 富阳市新登中学音美组 邮政编码 311404 固定电话 0571 - 63255885 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 文章题目 中学生网恋心理分析与矫正 文章类型 论文 中学生网恋心理分析与矫正【内容提要】中学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而又富有特色的时期,是人生中黄金时代的开端。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病率有明显增长的趋势。面对学生种种不健康的心理状况,教师有责任也有优势扮演好“心理治疗家”角色,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让生命之花结出灿烂的果实。笔者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多年,耳闻目睹了

2、多起网恋给中学生带来的危害,特撰文分析中学生网恋心理、明白阐述矫正办法,以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关键词】中学生 网恋心理 分析矫正16岁的花季,正是青春绽放,追寻梦想的季节,然而,甘肃省庆阳市16岁的刘燕却是不幸的,短短7天时间,她被网络聊天改变了正常的生活。快速陷入网恋的刘燕怀孕了,一时间,周围的邻居与朋友都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无法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刘燕偷偷买来农药一饮而下,2006年7月6日上午8时许,刘燕带着泪水永远离开了人世。 2005的1月23日,河南省宁陵县一名年仅16岁的花季少女,与网聊不过月余的18岁男孩私订终身,相处不到半年后,又因吵架赌气出走,身无分文,流落到安徽水家湖火车站

3、,竟动了卧轨自杀的念头,幸亏被车站民警及时发现,避免了一场因年少无知引发的悲剧。2004年7月8日上午,安徽省肥东店埠镇一位年仅17岁的少年因网恋失败一时想不开,竟服安眠药自杀,幸亏被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化险为夷。近年来,中学生“网恋”现象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是一件令教师、家长深感困惑和棘手的事情。本文试从心理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一、网恋成因的心理分析网恋的悲剧不少,却丝毫没能使人们对网恋的热情降温,仍然有很多人期盼来一场刻骨铭心的网恋,很多人甚至是“次次失望次次望”,一点都没有“浪子回头”的意思,网络就像一层厚厚的面纱,隔开了两个人,

4、也遮住了两个人的真实面目,因此,在交往时,人们只能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去猜测,即使有所了解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看不真切,因而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总是吸引着人们去一探究竟。 那么中学生网恋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追求时尚、追赶潮流网络正在全面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有些中学生认为,通常的恋爱方式太俗!而网恋则属于高科技的产物,天然的有某种高贵、美好却代表新生活的一种方向。与现实中的爱情相比,网恋不需要你考虑房子、票子、工作的好坏等诸多对婚姻起重大制约作用的因素。这样,去掉了这些世俗的影响,两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到纯粹的爱情之中,尽管双方彼此未曾谋面,但在感情的交流上

5、也许比生活中的夫妻要深刻的多。这也使得许多人明知这种恋爱没有结果,却乐此不疲,越陷越深的原因之一。(二)渴求“友谊”,充实生活记得一位作家说过:“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因此,渴求友谊就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当然中学生也不例外。从整体上来看,人类的活动领域在不断的扩大,但就多数个体而言,人的活动空间却在不断缩小。这是因为现阶段人们的交往,由于物质水平的提高反而减少了。因此,人与人的交往就显得非常可贵。而且在人们交往的对象中,最普遍的人际关系是亲友关系、同学关系,其范围显然不能满足中学生交往的本能需要。所以,中学生迫切期望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有一些合适的交往场所。而互联网

6、的普及正好迎合了中学生的这种需要。在那里,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无所顾忌地谈天说地。谈得好,可以“掏心窝子”;谈得不对路,鼠标一点就走人,完全不用顾及对方的脸面。(三)逃避挫折,寻求慰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遭受挫折一般都会产生三种反应:补偿、逃避、攻击。在学习压力日益紧张的现代社会,中学生渴望宣泄自己的感情,同时又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而网络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宽松的环境。坐在电脑屏幕前,敲击着键盘,通过网线两个相距遥远的人互诉感情,这份距离带来的美,这种新鲜与感动,是公园里的长凳、树荫下的人行道所不能体验得到的。由于不用面对彼此,一向含蓄的人们可以更加大胆热烈的表达爱情,把所有想到的爱意捎给对方,把自

7、己的不愉快告诉给对方,彼此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爱情也就显得格外的美。(四)本我享受,自我炫耀网恋是无拘无束的,没有现实的道德观念。可以自由选择网恋对象,并且这种选择是相当大的,可以因为不需要太多的珍惜而谨小慎微。可以任由本我快乐原则肆意大放撅词而不须顾及有伤大雅。本我是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它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源泉,是一种完全没有组织的能量储备库,居于无意识领域中。本我受享乐原则的支配,遵循初级的思考方式。在网恋中网恋者总是觉得做“自己”的角色心情很好,如今的年轻人更是不再想过前辈们没有“爱情”的生活。相反因为网恋的甜蜜和自身价值的体现也已成为网恋者引以为炫耀和自我

8、慰藉的资本。 (五)社会渐染,人生仿效“网恋”心理及行为的发生不只是由其生理因素,还有其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开放,文化娱乐的多样化,大众传播中性、婚恋内容的剧增,同龄人的互相感染式影响,都促进中学生的性心理的早熟和性意识的强化。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性文化”(诸如色情文学、色情影视、色情音乐等)泛滥,诱使一些学生模仿、效尤,导致网恋,甚至误入歧路,违法犯罪。另外,由于青春期教育特别是“性知识”教育滞后,不少中学生缺乏正确的“性知识”,产生对性的神秘感和畸形的好奇心,这也是造成中学生“网恋”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网恋的危害 中学生谈恋爱主要有两个特点:情感的不稳定性和结局的不确定性。由于

9、中学生还处在未成年的阶段,还不成熟,他们对爱情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幼稚,并且不具备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的能力。两个人走在一起往往是一时头脑发热,一时的冲动,根本不考虑后果,只注重眼前的“幸福和甜蜜”。常言道:“早开的花早谢”。网恋往往难以持久,缺少承诺,大多是没有结果的。(一)分散精力,影响学业网恋多半是不理智、不成熟的选择,容易造成过度狂热和痴迷,从而直接影响学业。网恋的同学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急速下降,进而与老师、家人关系恶化,严重者甚至会影响自己一生的前途。网恋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成绩优秀、出类拔苹者,但因为网恋,使他们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中,再无法全身心

10、地投人学习。其实,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学生每天同时学几门功课,即使很用功的学生也没有把握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倘若谈情说爱,彼此情意绵绵,心猿意马,怎么能将功课学好?中学生学的课程大多是基础课,学的是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铺垫的知识,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把基础打好,将来凭什么就业,靠什么成才发展,靠什么立足于社会、为国家作贡献呢?(二)感情冲动,种下苦果少男少女在堕入爱河以后,强烈的性冲动往往使他们失去理智,不考虑后果而发生性行为。一旦生理和心理防线被冲破,婚前性行为便由此开始。在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生活经验尚未能有效地对本能欲求施加控制的情况下,早期的性行为会使青少年沉洒于性快感之中,而无

11、视由此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后果。由于性知识的缺乏,由此而产生的生理后果-怀孕常常使得网恋中那种浪漫倔意的气息一扫而光,代之以性行为后双方的惊恐不安和无所适从。由于少女的身心均未发育成熟,婚前性行为必然要种下苦果。我国的道德观念和舆论对少女怀孕是不能容忍的,于是有的少女因害怕别人知道,又无颜向老师及家长交待,便装病偷偷到远离家的医院去做人流,术后又得不到充分休息,给身体造成极大伤害。有的少女甚至因自行买药打胎而死于非命,更有的少女在事情败露后,在家长的打骂、学校的惩罚、同学的冷眼嘲笑面前无地自容,继而轻生。可见,网恋的结果,往往是少女成为最终的受害者。(三)精神受创,心理失衡由于网恋的需要,处

12、于热恋中的年轻人需要经常上网、聊天,长时间的上网会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诱发肠胃不适、偏头痛等疾病。尤其是容易引发学生的精神问题。按理说,上网扩大了交流范围和深度,可以使学生的压抑之情得到释放,缓解学生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但是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感情容易冲动,网恋又缺乏理性的引导,往往会产生网上失恋等问题。严重者精神受到重创,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甚至产生心理疾病。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17岁前便谈情说爱的少年人,由于无法应付初恋带来的情绪困扰,将会为日后患上精神病埋下伏笔。有关数据表明,不论这些少年人真的有特定恋爱对象,还是自我陶醉地迷恋偶像明星,都有可能因为不懂得处理这段感情而

13、导致日后出现忧郁症及酗酒等精神病。网恋在遇到波折-感情转移、争吵、分离等情况时,易于产生偏激行为,如殉情、恶性报复、离家出走等。(四)交际障碍,关系紧张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投入,由于上网使一些学生迷恋于与网上朋友交流,热衷于虚拟的朋友关系,对网上的朋友产生心理依赖,而没有给现实中的朋友、同学时间和空间。他们常常拒绝和同学一起活动,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进行逃避,引起人际关系的障碍。他们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人际沟通能力下降,如果这种情况形成恶性循环,就会出现“网络孤独病”等症状。由此可见,网恋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三、网恋的预防和治疗(一)净化网络环境,消除网恋根源

14、目前网络环境令人堪忧,网络大量不良信息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已刻不容缓,作为执法部门一定要依法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信息通信服务行为,如:在学校附近严禁设立网吧,禁止末成年人上网,加强对网络论坛(BBS)、聊天室(QICQ)等的监控,并依法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电子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力求规范市场、正本清源。对不良信息和违规提供者“堵”,更要对正常通信服务“疏”。要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到正规、合法的场所上网冲浪,尤其是从事网络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到寓教于乐,为青少年提供具有较强知识性和趣味性、既健康向上又丰富多彩的网上学习和娱乐环境。此外,

15、要多方面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的态势,自觉维护网络道德,监督网站、网吧正规经营,使互联网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二)加强生理、心理教育,理智对待网恋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个性特征,开展健康人格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树立对身心状况的正确认识,发挥他们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自觉地将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的愿望。只有这样,才可能使陷入网恋困境中的学生在实践中对自己的行为主动地进行自我矫正和转移。同时,全面普及中学生的性教育,在青春期教育中及时引导青少年学习生理卫生常识,了解性生理方面的科学知识,以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明白自己性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方向,使之向健康正常的成熟目标迈进,增强性道德和性适应能力,促进异性间的和谐关系,学会与异性友好交往。网恋的学生也不一定是坏学生,她只是一个心理现象,而非道德品质错误。对网恋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不应该孤立、打击,而应该更多的关心和引导。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与异性交往是一个全新的领地,存在许多的疑问和困惑,教师和家长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多做一些疏导工作,引导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不仅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婚姻美满,而且有助于中学生网恋问题的缓解或解决。(三)丰富课余生活,远离网恋世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严格规定了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中学生被迫整天沉浸于题海中,在特定的年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