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491715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建设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窗体顶端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怎样使一堂语文课和谐高效呢?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学生通过阅读对它进行具体化,以学生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补文本的“空白”,从而使文本的不确定性得以消除。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一旦和学生发生关系成为审美对象,它就不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成为学生在感悟、阐释后形成的情感与形象。这种情感与形象,很难判断哪是文本本

2、身,哪是读者的再创造,这两者已经水乳交融,难分彼此了。教师要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就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大工夫。如教学荷花,齐读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看过荷花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千姿百态)学生答后,我趁势用课件播放出生机勃勃的一池白荷花。动听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二、参与合作,品尝学习乐趣 学会合作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实施新课标后的课堂,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合作、讨论,形成学生读、学生说、学生议、学生写的教学新局面,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落实,成为课堂的真正

3、主人,老师只是学生的同行者、领路人,引导学生去体验、参与、品尝探索的乐趣,去感受与人交流的乐趣。 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参与合作的机会,精心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争辩,变单向的交流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如在教学水上飞机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找学习伙伴,组成学习小小组,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参与,再让学生轮读、评读,评选擂主,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这种和谐、融洽、愉悦、活泼的教学氛围中,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也深深体验到了参与其中的乐趣。 三、媒体应用,感受现代化课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高科技已经以全新的速度迅速地渗透到教育领域,语文课采用

4、多媒体教学也成了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我们利用多媒体,将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千姿百态的四时风光,如临其境地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响;使纯语言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使抽象的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为具体的、动态的画面,从而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这样给语文课堂平添了无穷的趣味,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除了运用配乐朗诵外,我还搜集了不少的图片画面以及一些有关南沙的录像短片,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南沙丰富的物产、迷人的风光。动静结合,声像俱佳,学生个个学得兴趣盎然。 四、动笔绘画,走

5、进语文的阅读世界 小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他们容易感受具体形象的事物,喜爱图文并茂的课文。图画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绘画是情趣教学的特色之一。例如庐山的云雾一课,让学生动笔画一画“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茫茫的人海”等,这些看似简易的画面都能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强化感知,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美,发展思维想象能力,使语文学习不再感到枯燥。以画促读,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更充满个性化! 五、拓展延伸,点燃求

6、知的火花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就是强调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所产生的学习的动力则是无穷的。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拉萨是陌生的、遥远的,拉萨的天空在头脑中的印象是模糊的,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查看中国版图,了解拉萨的地理位置,然后对拉萨的别名“日光城”作了知识拓展,使学生对拉萨充满了憧憬,阅读的兴趣被激发,为下一环节精读感悟课文做好了铺垫。在教学结束之际,我又进一步拓展延伸:“湛蓝的天空是拉萨这块圣地的窗帘。课后,请同学们掀开这窗帘,走进西藏,走进拉萨,走进布达拉宫。”此时的学生对拉萨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因为有了兴趣。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搜集拉萨的图片和资料中去,使课堂学到的在课外不断得到补充与印证。这些课外的作业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让语文的课堂内外同样充满活力! 总而言之,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筑的课堂,是现实与理想逐渐逼近的课堂。 宜城市郑集实验中学 胡云安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