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491400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强调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重要,它是新课程有效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实行界定并分类,归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利用价值,并从教学过程这个角度提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动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

2、生充分利用经验潜能实行建构性学习。 强调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重要,是新课程有效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教师通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实行开发和数学课堂上的实际使用,将促使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革新,极大水准地激发教与学的兴趣,也促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本课题主要立足小学这个特定教育阶段,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这个特定角度,从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研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开发与利用”问题。1.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

3、学资源的概念 有学者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资源是指满足基础教育的教学活动、促动学生的学习,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可供基础教育教学利用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均是教学资源。1 张映姜.关于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资源的思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124.教学资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者认为凡是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供利用的一切资源都是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很难很快地理解数学的概念或者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概念,小学生在头脑中往往会由于一时难以建立表象,而影响理解它们的内涵和本质。

4、所以,教师应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能够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问题,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根据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所下的定义,作者进一步认为:凡是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供利用的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一切资源都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分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 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

5、成数学模型并实行解释与应用, 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所以,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把数学教学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充满快乐、激情、幻想与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2 王庆民,王友爱.联系生活实际 开发教学资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11.然而,学生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所以,作者认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可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分为校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家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和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2.1校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校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从

6、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提炼出教学资源也是学习内容生活化的有效载体。所以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校园生活,善于发现校园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有利的课程环境。3 王庆民,王友爱.联系生活实际 开发教学资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11. 校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比如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各种场所和设施;教室里的黑板、课桌,学生的文具学具等;校园里的操场、草坪、树木、树叶等。 2.2家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处处充满着与数学相关的活动,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家庭背景。教师可通过家访、交谈、聊天、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和收集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寻找其中的数学问题

7、,为课堂服务。 家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比如家庭里的家具、家庭用品、电视、电脑等;家庭人口、职业等;家庭收入情况、水电费、储蓄等数学问题。 2.3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社会是学生跨出校园、家庭的一大重要场所,从学生的社会生活中提炼出的教学资源也是学习数学、使用数学的有效载体。小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教师如果留心的话,也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在用好校园、家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的同时,还必须开发和利用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社会生活资源提炼成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教学的新格局,让数学课堂成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地学的生活乐园。 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比如社区图书馆、博物

8、馆、植物园、海洋馆等学生假期经常观光的社会场所;社会商场、工厂;社会的工程建设、旅游景点等等。 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价值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不可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分为校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家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和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充分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价值:它不仅提供教师素养与专业素养挑战的平台,提高教师素养与专业素养的能力;提供教师教学方式改变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提供问题解决的情景,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提供感悟数学与生活间联

9、系的机会,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提供向学生渗透数学应用价值的机会,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等等。3.1校园生活教学资源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充分地利用校园生活教学资源有着重要的价值:第一,校园中各种场所和设施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利用价值。多媒体等设施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利用不仅提高教师素养与专业素养的能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校内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协调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的、最便利的教学资源。教师的素养状况决定了校园生活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4 向葵花.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

10、论坛2004,8:111-112.因此,校园生活教学资源的利用一方面必然与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素养的能力有关。但有些教师就是怕麻烦,为了省事,不去尝试利用这些资源,纯粹运用简单的现成的个人习惯化的教学,一味地“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教案一本书”。社会的进步、新课改的要求,提倡多媒体等网络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利用不可忽视,用模型、幻灯、录像以及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把抽象和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可以把学生吸引到数学的世界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无穷。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与专业素养的能力,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第二,教室里、校园内教学资源的利用价值。从学生眼

11、前熟悉的事物入手,在生活中找出抽象数学知识的相关原型,便于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身边事物与数学存在着密切联系,懂得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生活经验中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意识。 3.2家庭生活教学资源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充分地利用家庭生活教学资源有着重要的价值:第一,丰富课堂的教学,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家庭生活教学资源是学生熟悉的资源,是对校园生活教学资源的延伸。教师在课堂上所利用到的学生家庭生活中熟悉的教学资源,学生自然会不由自主地发现原来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存在着这么多的

12、数学,数学与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第二,向学生渗透数学应用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新课标强调学会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不仅要“学”,而且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而家庭生活资源给教师学生提供了方便地利用,比如家庭收入、存款等问题的解决,学生遇到问题时懂得结合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试着独立去解决,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既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3.3社会生活教学资源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充分地利用社会生活教学资源有着重要的价值:第一,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

13、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教学资源,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数学知识息息有关。当学生假期在社会上的各个场所游玩时,遇到的实际问题(租车、公园的门票优惠等问题),通过数学知识得以解决,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第二,提供问题解决的情景,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社会生活中大量的教学资源,大量的生活素材可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提供问题解决的情景,学生学会自己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从中获得对生活感受。第三,为数学综合实践课提供便利的资源。“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范围,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

14、过程中社会生活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可忽视。社会生活中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以为“环保类”“社区参与类”等数学综合实践课提供便利,教师平时应多捕捉社会娱乐资源,关注社会生活现象,搜集社会生活素材,创设生活问题,为课堂教学服务。 4.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利用价值意义非凡。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5 付茂林.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让课堂充满生命力J.教学研究, 2007,06:87因此,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要。所谓“数学

15、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6 徐凤君.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安徽教育半月刊,2003,17:22数学课的教学,其基本教学过程离不开“创设情境讲授新课巩固知识总结反思”这几部份。本文着重从教学过程这一角度来阐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策略与方法。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总而言说,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善于捕捉、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充分地利用;又要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捕捉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再通过课

16、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4.1校园生活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1.1捕捉校园生活资源,感知具体实物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头脑中往往会因为一时难以建立表象,而影响理解它们的内涵和本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 灵活处理教材, 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 善于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 选取学生周围熟悉人、事、物, 采撷生活数学实例, 挖掘周围生活中的数学原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这样学生才能在具体形象的丰富感知中,化抽象为具体,真正形成自己对数学的认识,建构起富有个性的数学认知系统。比如在教学“周长”这个概念时,可以从同学们天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