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491362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 教师的工作需要依靠家长的配合,教师与家长沟通是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教师与家长沟通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一、充分尊重学生家长 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家长。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安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学生在校承受教师的教育,在家承受家长的教育。我们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与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与示范作用。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上下之分,教师与家长假设能够相互信任,相互鼓励,那么会出现友好、愉悦与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

2、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正确教育方法,以到达共同的教育目的。教师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就以为自己才懂教育,只有自己才对如何教育学生具有发言权,从而觉得高人一等,与家长谈话的时候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尤其是不能在孩子出了过失时,轻率地对家长采取训斥的态度,把孩子的错都怪罪到家长的头上。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孩子没完成家庭作业,有些教师会把家长请到学校大批一通,家长只能一味地赔不是,然后,灰溜溜地逃出学校。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就算家长勉强成认自己没管好孩子,面对这样的指责,心里也会觉得别扭,从此对教师敬而远之,尽量不与教师发生联系。这样,反

3、而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不应该有的隔膜甚至对立,于学生的教育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帮助家长树立起对孩子教育的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是对学习根底比拟差、表现不够好的学生的家长,这一点更加显得重要。有的学生家长,由于经常听到对自己孩子在学校表现的负面的评价,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甚至无可救药,从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那么教师在学校所进展的教育,其效果即使不算是完全失败了,也必然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必须防止告状式的家校联系,不能在家长面前一味地数落孩子的不是。如果确实因为孩子犯了过失需要与家长联系,也应该与家长坐下来,共同分析孩子之所以会犯错误的

4、根源,积极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默契,互相配合,研究出最好的解决方法。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家长,更要体谅他们的难处。孩子学习越差,家长与教师一样对他的教育付出的就越多,孩子显得不争气,做家长的比谁都痛苦。对于这些家长,教师更应该对家长给予抚慰,并尽可能肯定孩子的优点,哪怕这优点只是一刹那的极不明显的闪光,以重新激发起他们对教育孩子的信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缺点,同样,学校里不可能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再淘气捣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对其进展必要的引导,强化其优点,逐步转化 三、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较低,又无教育学方面的修养,或者由于工作繁忙,从而对教师表示对教育孩子感到无能为力,个别家长甚至认为只有打骂才是让孩子屈服的唯一方法。此时,要帮助学生家长改良不良的教育方法。真诚地帮助学生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态度与教育方法,而不能对家长违反学生心理特点的的教育方法熟视无睹,无论家长是溺爱孩子、打骂孩子、还是放任孩子或对孩子要求不一致等,都必须加以帮助,促其纠正,使家长的教育学修养水平得到提高。只要学生家长真正地认识到教师对他们的孩子发自内心真诚的关爱,他们自然也会想方设法对孩子多加催促与关心,把孩子教育好。责任编辑:总管理员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