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展品细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478501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馆展品细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科技馆展品细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科技馆展品细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科技馆展品细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科技馆展品细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馆展品细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馆展品细读(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馆展品细读(DOC) 第一篇。科技馆展品细读(dc)中国科技馆新馆位于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南侧距“鸟巢”一箭之遥,占地四点八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十点二万平方米,其常设展览包括“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和公共空间展示区,以及宇宙剧场、巨幕影院、动感影院、四影院等四个特效影院。 集展示与参与、教育与科研、合作与交流、收藏与制作、休闲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国科技馆新馆,是一个主题突出、功能完善、形象完整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国家科技馆。其建筑整体为单体正方形,由若干积木般块体相互咬合,整个外形呈现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既体

2、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理念,也寓意科学的众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通过“血管墙”,参观者可以了解到人体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参观者还可以亲身体验工业生产的技术细节。 新馆的最大特点就是互动性强,0多件展品绝大部分可参与动手。 虽然科技馆门票要到本周末才正式对公众发售,但是作为全国科普日的主阵地,这里昨天还是迎来许多特邀观众。 今天,中国科技馆新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记者提前参观了这座“参观者当家作主”的科学殿堂,下面就把观感奉献给读者。不要害怕“剧透”,因为这里有太多精彩和奥妙,纸面上描写的内容只能算是浮光掠影。体量巨大展品丰富,强调动手性,可看可玩 一层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

3、装置就是这面巨大的“机械墙”。 第1层进来被“震”了 中国科技馆新馆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之间。从东门看过去,整体建筑让人想起蒙德里安的绘画作品,不对称的几何切割具有律动感和秩序感,正符合科技馆应当具有的视觉形象。而从奥林匹克公园一面看过去,巨大的玻璃幕墙和巨幕影院球形建筑会在水面上留下色彩斑斓的倒影。 步入一层大厅,立刻映入眼帘的是一扇巨大的“机械墙”。这面墙极有形式感,看起来像一个机械主题的浮雕,但却可以运动。仔细看,发现墙面的内容并不是随意的堆砌,而是有意地选择了几种能够转换运动方式的机械结构,比如连杆曲轴机构、快门机构、万象联轴节等等。机械墙就像具有“磁力”,让人在把目光

4、移走时会感到“黏滞感”,这更增加了看到大厅里巨大的“生命螺旋”时的惊奇感。这座玻璃钢雕塑用手拉手的男女人体造型来表现dna的双螺旋结构,高达47米。 虽然横在面前高高的扶梯让人很想立刻冲上第二层,但是且慢。第一层还有三个大展厅等着你。“华夏之光”展厅专门表现我国的古代科技成果,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众多复原的水力机械装置在展厅里不停忙碌着,哗哗的水声和“碌碌”的机械声相映成趣。强调“参观者自己动手”在这个厅里体现得很充分,“鲁班锁”、“九连环”、“鱼洗”,各种中国古代益智玩具让参观者玩得不亦乐乎。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展品是两型“地动仪”,一个是我们熟悉的王振铎先生“复原”的“倒立杆”模型,一个是冯锐先生

5、“复原”的“悬垂摆”模型,一立一垂的两个杆,让观众可以自己参与到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思考当中。而同在一层的收费厅“科学乐园”用色彩斑斓的卡通形象引导儿童认识一些科学道理,这里有很多梯子可爬,很多水可玩,还有一个小舞台让小朋友们唱歌跳舞。另外,还有一个临时展厅,这回展示的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三十年”成就展。 第2层和科学家一起探索 二层公共区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三具恐龙化石。除了恐龙,气泡成像和动态变形墙也是二层公共区域的亮点。气泡成像靠机械电子装置在适当的时候释放气泡,这样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就能形成各种图案和文字;而动态变形墙利用一系列气动结构让一面墙像波浪一样动起来,甚是惊人。 二层的展示厅是科技

6、馆传统的“戏肉”基本科学原理的展示和趣味小实验。这里并不乏大型的视觉效果,a厅主要讲述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知识,在展厅里可以看到巨大的晶体模型和天体模型,还可以看到很q的可以动的科学家塑像。很多互动的展示品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旋转的金蛋”,一个金属蛋可以在一个圆盘上不停转,就像着魔了似的。原来圆盘的下方有通电线圈,会在空间产生旋转磁场,而金属蛋是闭合的导体,线圈所形成的旋转磁场会在金蛋中产生电流,并形成磁场,两相作用,就让金蛋着魔似的旋转。而探索与发现b厅主要介绍数学、声学和生物学的知识,里面有大型的生物组织模型,包括神经元细胞、肌肉细胞和精卵结合模型等,效果很奇幻。 第3层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中国

7、科技馆新馆顺应世界科技馆发展潮流,不是呆板地按照学科划分展示区,而是强调了科技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三层展示区的总标题就叫“科技与生活”,分别介绍了交通机械、农业、健康、居住和信息传播中的科技。这一层是多媒体互动技术用得最多的区域。在a厅“健康之路”展示区有一个“血管墙”,巨大的可以走人的血管模型上有两个瓶子,以不同的速度注入红色液体,以演示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的区别。为了说明人体中所含的大量水分,有一个互动项目让参观者站在一台电子秤上,电脑计算出他身体里水分的大概重量,然后参观者往另一台电子秤上放水桶,直到和自己身体里的水大体相当,参观者会在气喘吁吁地忙完一通之后惊讶自己“含水量”如此之高。 在b

8、厅展示了吸尘器、抽油烟机、抽水马桶等用品的抛面模型,其原理清晰呈现。厅展示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这里有一个“数字水墙”,通过精确释放水滴,可以让落下的水幕在空中承现各种形状或字样。c厅另一个给人深刻印象的项目是“打击病毒”,孩子们可以用一个造型很夸张的玩具枪打击屏幕上闪现的病毒、蠕虫和木马。厅展示了交通和机械方面的科技,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候机楼”的模型,机场的全景画非常精彩。满厅的飞机、火车、潜艇模型会让喜欢机械的孩子们欢呼鹊跃。 第4层人类如何面对未来 看过三层的展厅,亲身体会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巨大作用,参观者来到四层“挑战与未来”主题展厅。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基因技术、太空技术、海洋科学是会对未

9、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而地球环境的恶化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因为涉及很多新概念,设计者想出各种办法来增加易懂性和互动性。在a厅里,巨大的中国气候变化沙盘模型让人印象深刻,而核聚变原理的演示则非常巧妙,参观者需要用相当大的力气挤压电脑屏幕上的一个“挡板”,屏幕上的卡通化的氘原子随之越挤越近,等到一个临界点时,氘原子会化成一团火光,形象地阐示了“高压引发核聚变”的难度。而b厅的基因技术和航天技术的演示强调了中国人的贡献。 中国科技馆的新馆展览面积约4万平方米,为旧馆的.倍。在里面走上一圈会让人感到“腿软”。让人这样“过瘾”的大馆真不多见。 恐龙广场首次揭幕在科技馆二层的中央大厅,记者看到

10、,三具来自云南楚雄的珍贵恐龙化石都“站”了起来。 身高5米的“阿纳川街龙”依着大厅南墙,正低头看着脚下,身材精瘦的肉食“双脊龙”正整备攻击温顺的“许氏禄丰龙。这三具化石分别来自云南楚雄,其中“阿纳川街龙”绝对是目前北京展出最大的恐龙。 除了地面三只恐龙化石,空中还有两只恐龙飞艇,其中一只看上去有点像乌龟的是大板龙,一只嘴巴尖尖看上去像海豚的,是一只鱼龙。这两具恐龙飞艇里面充满氦气,依靠雷达飞行。他们与恐龙化石一动一静,一真一假相互呼应。 四层展品全是高科技 位于科技馆新馆四层的挑战与未来展厅,一定是整个馆内最高科技的一个展厅,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上天下海的一切最高科技设备。 如果觉得只看不过瘾,你

11、可以“操控”核裂变与核聚变,也可以亲自“操刀”进行神经干细胞微创手术。 天文爱好者在这里还可以化身宇航员,“参与”空间站对接,并在空闲的时候去看看盖有蔬菜大棚的月球基地。 临走时,穿着咱们神州七号的出舱服留个影吧,照片可以及时发到你的电子邮箱。 所有这些操作,你只需一个人就能完成。 据介绍,新馆此次增加了互动展品,希望观众在观赏的同时,还能在动手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并获得更多的知识。 5名小志愿者上岗解说 昨天的参观现场,还有5名1岁左右的小志愿者充当讲解员,充满童趣的讲解引起了观众的兴趣。 据介绍,这批小志愿者从暑假就开始培训,新馆开馆后,他们将在每个周末轮流来“值班”。任务主要是在儿童展厅“

12、科学乐园”进行科学表演,以及在二层的恐龙大厅进行恐龙知识的讲解。 科技馆表示,将长期开设小志愿者的培训,下一批小志愿者将在春节前后招募。 除了这些小志愿者,整个科技馆还有14名讲解员在各层服务观众。 体验 乘坐潜艇经历深海探险 想过把潜水瘾,跟我来吧。“海底剧场”展览项目,实际上是一艘名为“中科号”的深海潜艇。 潜艇里,有船长位,在这里可通过手杆操作潜艇,进行上下升降,左右转向,以及停顿前进。船舱可容纳1位乘客,在整个航行过程中,乘客可在艇身旁边的观景窗,欣赏海底沿途风景。 航程大约分钟,第一站到了美丽的珊瑚礁海域,我马上手动打开探照灯,透过潜艇前方,两侧以及脚底的观景窗,看到美丽的珊瑚礁、各

13、种各样的小鱼在我们身边。 第二站是海底热泉,在这里享受短暂的“海底温泉浴”之后,潜艇迅速驶入拥有丰富海底生物的海域,突然,前方有一头巨大的鲸鱼冲过来,所有乘客屏住呼吸,幸好,船长高超的驾驶技术使我们安然度过危险。 接下来,潜艇还把我们带到泰坦尼克号沉船上探险。 穿过时间隧道,最后一站,我们置身10年后的海底城市。这个城市有海底酒店、海底住宅、海底工厂。 当然,这段旅程不是真在海中,而是通过艇内配备的屏幕和音效,让观众有置身海底的感受。 科技馆展品细读:生命的魔戒陨石之“王” 02X年0月20日08:41:41来源:新京报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l推荐: 】 中国

14、科技馆新馆全景扫描重装上阵可看可玩 在波澜壮阔的生命长卷中,有一个神奇的角色,“意外”地出现在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各个篇章它就是陨石。 地球生命如何起源。人类还无法回答。科学假说林林总总,其中一种就与陨石有关:科学家从和太阳一样古老的碳质球粒陨石中,发现了被誉为生命基石的氨基酸,而且其中一些种类从未在地球上发现过。也就是说,在地球诞生之前,这些氨基酸就已经随着陨石在太阳系中游荡极大地开拓了科学家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地球生命如何演化发展。科学家一直在思考全球灾变对进化的推动作用。陨石学家分析陨落地球的石铁陨石和铁陨石,发现它们其实是数十颗类地小行星的残骸我们周围天体的毁灭性碰撞并不罕

15、见。依据这一线索,科学家们发现地球上物种更替进化与地外物质的撞击有很强的关联,特别是650万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击很可能直接导致了包括恐龙在内的中生代物种大灭绝(大约0%的物种被彻底从地球上抹去)。而恐龙的意外灭绝,却赋予哺乳动物快速进化称霸地球的机会。天体撞击作为进化的推手,对地球生命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生命来自何方,又去向何处。面对这个科学终极问题,陨石这枚生命的魔戒给了人类很多的启示。 reham橄榄陨铁 陨石之“王” 命名:benam橄榄陨铁 分类:石铁陨石pmg-an 发现时间:1882年 发现地点:美国堪萨斯州 标本重量:3250克 尺寸:164mm22985mm 共同收藏: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太阳系类地行星和小行星母体为近似球粒陨石的松散岩石。在星体形成的过程中,融化的金属和硅酸盐质的岩石,就像不相溶的油和水,逐渐分成金属内核和硅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