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十大别墅的幕后故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473756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鼓浪屿十大别墅的幕后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鼓浪屿十大别墅的幕后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鼓浪屿十大别墅的幕后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鼓浪屿十大别墅的幕后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鼓浪屿十大别墅的幕后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鼓浪屿十大别墅的幕后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鼓浪屿十大别墅的幕后故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鼓浪屿十大别墅 的幕后故事 鼓浪屿拥有1000多幢老别墅,其中据称有号称“鼓浪屿十大别墅”的著名别墅,包括八卦楼、黄家花园、海天堂构、黄荣远堂、容谷别墅、林氏府、金瓜楼、番婆楼、杨家园、汇丰银行公馆。你是否好奇过这些老宅别墅的前世今生以及别墅主人的命运,它们的原先主人与现在主人都是谁、如今是否安在呢?不急,看小编细细给你道来:八卦楼:主人盖楼致破产境地 从鼓浪屿日光岩往下看,一个红屋顶跃入眼帘,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八卦楼,也是鼓浪屿的标志建筑之一。八卦楼建于1907年,圆顶高10米,有8道棱线置于八边形的平台上,顶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故称“八卦楼”,是厦门近代

2、建筑的代表,俗称“小白宫”。八卦楼原主人为台湾板桥林家三房林鹤寿,与菽庄花园主人林尔嘉是堂兄弟。1895年,林鹤寿随着父亲从台湾过来定居厦门鼓浪屿。由于开办钱庄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林鹤寿立志要盖一幢站在楼顶就能纵览厦门、环视全鼓浪屿的大别墅,做鼓浪屿的“基督山伯爵”。八卦楼为救世医院院长美籍荷兰人郁约翰设计,1907年动工。但是八卦楼在建造的过程中,由于郁约翰设计的材料规格与市面上的不符,需要特别加工,为此动工以后问题多多。林鹤寿很快就资金短绌不继,虽然变卖家产及以钱庄担保,但是工程仍然时断时续。1920年因工程资金超支,林家资产被大楼拖垮,宣告破产了。从此,人去楼空,八封楼成了废宅。1924年

3、,日本领事馆出面设计加盖窘窿顶,草加修整。1983年,八卦楼被选址作为厦门市博物馆。2006年,厦门市博物馆搬至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八卦楼改为厦门市风琴博物馆。因为八卦楼破产之后,林鹤寿1922年回到了台湾,后来到大陆生活。在上海,林鹤寿成立了一家公司,自任董事长,生活还过得去,但终生未再回鼓浪屿。八卦楼建筑整体雄浑刚劲,散发着一种理性的美感,但对于林鹤寿,却是一个凄美的悲剧。黄家花园:“中国第一别墅”剃头匠造也许你不知道鼓浪屿的黄家花园,但你可能有看过厦门新娘保密局的枪声小城春秋传奇夫人等影视作品,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影视作品就是在黄家花园拍的内景。龚洁介绍说,黄家花园的前身是原英商德记洋行“

4、二写”(副经理)的住宅,名为“中德记”,先是由林菽庄买下,后来又转卖给黄奕住做住所。黄奕住1919年回国后决定居住厦门,便买下“中德记”。1919年8月,黄奕住在“二写”住宅两侧建造对称的两幢别墅,称“南北楼”,安置家小。1923年,黄奕住拆去“二写”的住宅,兴建“中楼”。因此,黄家花园由中楼、南楼与北楼组成。黄奕住有一个传奇的人生。1888年,20岁出头的黄奕住前去南洋谋生,开始仍操剃头旧业,成为当地人熟知的“剃头住”,后来贩卖土产杂货、从事糖栈生意,直至成为印尼爪哇四大糖王之一。1919年,黄奕住携带全部积蓄定居鼓浪屿,开始了在厦门的广泛投资,先后在厦门以及鼓浪屿建造和购置了160多幢房屋

5、,其中以“黄家花园”为最,规模之宏大,建筑之优美,超过鼓浪屿所有的别墅,号称“中国第一别墅”。黄奕住1945年在上海病逝。海天堂构:华人对洋人发泄的建筑 海天堂构是鼓浪屿上惟一按照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别墅建筑群,是菲律宾华侨黄秀悢于1859年出生于晋江深沪,他后来到菲律宾去谋生,经过20多年的奋斗终于成为富商。1899年,黄秀悢回国后定居鼓浪屿。上世纪20年代初,黄秀悢与同乡建造了五幢对称的中西合璧楼群,在楼群正门的门楼横匾上书写“海天堂构”四个大字,以示楼群规模宏大。海天堂构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之作。门楼是典型中国传统式样,重檐斗拱、飞檐翘角。这种中国屋顶压住西洋主体的建筑,据称是中国人对外国

6、人的一种发泄。别墅建成之后,黄秀悢住在中楼,1935年,黄秀将其中一幢别墅卖给印尼华侨李传别。上世纪50年代后期,海天堂构曾经作为鼓浪屿区政府所在地。作为鼓浪屿上最时尚精致的老别墅文化旅游新景点,海天堂构堪称厦门的新天地。黄荣远堂:一场打赌更换了主人黄荣远堂是由菲律宾华侨施光从1920年建造的,是一幢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花园别墅。据传,施光从和黄仲训有一次从厦门乘轮出洋,闲着无聊,便玩牌打发时间,以扑克牌比大小点赌博。筹码呢,对施光从来说是别墅,对黄仲训来说是运输船队。赌到轮船靠岸,胜负已分,施光从输了。施光从在菲律宾办完事回来后即把家眷搬至菲律宾,如约将别墅交给黄仲训,从此别墅易主。而黄仲训

7、也没有自己住进,而是转赠给弟弟黄仲平。上世纪80年代,黄荣远堂变为幼儿园,后为厦门演艺职业学院办公大楼,现为户外咖啡厅,常举办家庭音乐会。容谷别墅:2亿别墅就卖了705万容谷,本来其实应该是榕谷的, 榕字源于门口的一棵百年古榕, 谷字源于别墅由山石全由打造出来的,宛如山谷。 大铁门上却误写为了容谷二字。容谷选址极好, 离码头并不远,,步行十几分钟可到码头。 位于旗山上一条安静的小路上,没有喧哗的游人,十分清幽静谧。进门后,鹅卵石铺成麒麟的样子,清晰的1926标明了别墅建造的年份。别墅里有大大的庭院,花园里有喷水池,各种花草,高大的南洋松,还有假山,观景亭,可登高望远,还专门辟有一块方地种着蔬菜

8、呢。别墅分为大楼和小楼。因着李清泉先生是其名的木材大王,所以别墅的建造木材和室内家具的木材都是上好的质量呢。李清泉,原籍晋江,随父从菲律宾回厦,投资开创“李民兴置业公司”。李清泉先生是当时名动一时的木材大王,也是一位爱国华侨。大兴市政工程和房地产开发。1926年在鼓升旗山麓购地皮建别墅。因李家是经营木材专家,故别墅材抖均选用南洋杉等名贵木材。当年的容谷高朋满座,宾客如云,如今的容谷则是居家的静好之处。杨家园:先人积劳成疾英年早逝1913年前后,在鼓浪屿笔架山的向阳坡面上,菲律宾华侨杨知母兄弟建造了四幢欧式别墅,总称为“杨家园”。祖籍福建龙溪的杨知母,原先是在菲律宾经营五金公司,其弟知纲的儿子杨

9、忠权14岁随杨知母赴菲律宾学做生意。1913年,杨忠权在鼓浪屿笔架山向英国长老会购得旧房一座,折旧建新,按图纸由中国工匠承建。新楼建成之后,杨忠权全家便迁来鼓浪屿定居。可惜的是,杨忠权1934年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年仅49岁,与其夫人吴嫦娥合葬于鼓浪屿的墓园。1976年,杨忠权的孙儿迁往菲律宾。杨忠权生有7男5女,他们分别在马尼拉、中国香港和美国生活。1989年,杨忠权在境外的儿孙回来鼓浪屿办理房产的继承手续,并将杨家园最南端的那幢定名为“忠权楼”,以示对先人的纪念。林氏府:遭实验烧毁后重建 鼓浪屿鹿礁路13号到15号有三幢别墅。一幢叫大楼,是1895年以前英国船长的别墅,1895年林维源(林

10、菽庄的父亲)居住鼓浪屿时购买;一幢叫小楼,是林维源居鼓浪屿所建;一幢叫八角楼,原为小楼的一部分,1914年,林菽庄之子林刚义在室内做化学实验时引起爆炸烧毁。1915年,林菽庄在原址建起巴洛克式五层别墅,称八角楼,再加上佣人们居住的管理房,统称林氏府。林氏府是台湾板桥林氏家族在鼓浪屿的故居,俗称“府内”。林氏府在老鼓浪屿人心中的地位,有如故宫之于北京。修建“菽庄花园”的林菽庄先生曾是这里的主人。林菽庄正名是林尔嘉,漳州人,原是台湾富商,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后,林菽庄不愿做顺民,而毅然内渡,携家眷避居鼓浪屿。林菽庄住在八角楼前后40多年。1924年,林菽庄出国游历医疗长达7年时间,去了30多个

11、国家。1948年,林菽庄携四、五、六姨太去了台湾,1951年因感风寒哮喘突发而逝世。从林菽庄离开鼓浪屿起,八角楼一直由他的三姨太和亲戚居住。1972年,三姨太去世前,林菽庄夫人的亲侄龚鼎铭先生搬入居住。上世纪80年代初,林菽庄的嫡孙林维桢和龚鼎铭对八角楼重新装修。金瓜楼:后人遍布20多地位于鼓浪屿泉州路99号的金瓜楼,因楼顶有两个金瓜而得名。金瓜楼是鼓浪屿一黄姓房地产商于1922年建成的,旅菲华侨黄赐敏1924年相中后就立即跟卖主买下作为住宅。黄赐敏是龙海人,少年时赴菲律宾经商致富,1924年携资返乡,全家人搬来金瓜楼定居。黄赐敏有8个儿子、2个女儿。1947年,部分眷属赴菲律宾定居。金瓜楼1

12、949年至1984年一直是由黄赐敏的长女代理。1980年,黄赐敏的三儿必勇从菲律宾回来小住,其他众多孙辈也陆续回来鼓浪屿观望祖业。龚洁曾经造访金瓜楼时,巧逢黄赐敏的三媳和孙儿从菲律宾回鼓浪屿度假,他们对祖业非常熟悉,也很有感情。可惜的是,必勇于1991年4月在菲律宾去世了,享年81岁。黄赐敏的儿孙遍布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分兴旺,真可谓“瓜络绵延”,印证了当初主人对此楼取名为金瓜楼的寓意。如今,金瓜楼也称“黄赐敏别墅”,保护得比较好。番婆楼:尽人子之孝的典范番婆楼是泉州晋江的菲律宾华侨许经权建造的,落成于1927年。为什么叫“番婆楼”呢?原来当年许经权赴菲律宾经商致富后,将其母亲接

13、到菲律宾孝敬供养,要让母亲过好日子。可是,许母过惯了闽南生活,不习惯菲律宾的水土,又失去了操着闽南话的乡亲,住不上几个月就闹着要回晋江老家,这令许经权颇感左右为难。于是,许经权来到鼓浪屿购地建房,供养母亲,以尽人子之孝。许经权还在别墅前院建一座戏台,经常请来戏班子,为其母演唱,许母则坐在别墅里任意点戏,真正过上了好日子。许母平时换穿儿子们送的衣衫,佩戴儿子们买的金银首饰,珠光宝气,俨然南洋富婆。街坊邻居称其为“番婆”,她住的这幢别墅自然就叫成“番婆楼”了。如今的番婆楼,地下隔潮屋里住满了拉板车的外乡人,楼上则租给到厦门淘金的白领一族。其中还有慕名而来的、到鼓浪屿体验生活的作家、艺术家,他们白天

14、采访,晚上在宁静的环境中自由创作。房子住了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所以,番婆楼依旧保留了原来的风采。汇丰银行公馆:行长住悬崖上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英国“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厦门开设分行,为厦门最早的近代银行。1920年前后,汇丰银行在鼓浪屿笔架山东北端山崖顶建此建筑作为银行的行长住所。从远处看,汇丰公馆其实是一座悬崖上的建筑,其选址在笔架山的断崖顶上,基桩打入岩石,异常牢固。公馆结构呈丁字形,三面回廊,多边钝角,主人推窗便能饱览宽角度的远山海景。1920年前后,汇丰银行的行长就是住在这里了。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直作为宿舍。如今,这里是造船厂的职工宿舍,职工们把回廊封堵起来,改作卧室。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