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下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468794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九年级下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四课 第一次选择教学设计信丰县志和中学张红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知道影响选择的因素。2、能力目标:掌握进行选择的科学方法和策略。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知道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性,慎重地对待人生的一些重要选择,愿意为自已的选择承担责任,形成正确的成才观、升学观和职业观。学情分析:1、知识层面:九年级学生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要通过各种情境资料和导学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通过让学生感悟情境和参与活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从而能依据本课所学知识客观的剖析自我、家庭以及

2、社会状况,确立正确的成才观、升学观和职业观。2、能力层面: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九年级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自己和社会的能力不强。因此,对于正确的升学观或职业观的理性认识还有待深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九年级学生即将面临初中毕业,对升学或择业有着切身的体验和迫切的期望,因此对于选择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社会阅历,这都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知识学习的开展。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实际,直面差

3、别,作出合理的选择。难点: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升学观、职业观,学会如何面对选择带来的相应后果和责任。课时安排:1课时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法:活动探究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体验,在参与合作中得到发展。)学法:分析归纳法和自主探究法。(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手段:利用教育云平台辅助教学,做到师生、生生、家校互动。课前:利用电子教学设计进行课前准备:备课、多媒体素材、发布课前预习、准备课中习题、课后练习。课中:利用电子教学设(校园云平台)计构建课堂教学结构和情境要求。课后:利用电子教学设计发布课后作业进行课后巩固和提升,以及检测

4、反馈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并给予评价。教学过程:环节一:预习导学 知识在线:一、知识结构 1. 影响因素有: 内在因素: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类型等 外在因素:人的生活环境、机会等2.做出正确的 选择: 注意扬长避短,努力做自己最喜爱也最擅长的事。直面差异,作出理性选择。 既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要全面考虑自己的客观情况, 考虑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客观的社会需要,从实际出发,二、问题探究:我们青少年应树立怎样的成才观、升学观和职业观。 成才观: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成功;无论在哪个领 域,只要肯钻研,都有成功的机会。升学观:无论选择什么学校,都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都应珍惜机会

5、,努力 学习。 职业观: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有可能获得成功,都应谦虚好学,诚信敬业, 开拓创新。设计意图:着重学生课前进行自我预习及小组交流,不预不讲,各小组推选代表在课前展示本小组预习情况,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教学手段:利用智慧课堂分组功能课前分好小组预习和发布检查评分,师生在课前交流互动,在课前将学生优秀预案展示在平台中。以上皆为课前完成交互式学习合作。环节二:情境导入 展示疑问 寓意分析:寓言故事盲人摸象这个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是我们应全面的认识事物做 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1、认识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知道 影响选择的因素。 2、掌握进行选择的科学方法和策略。3、知道选择对

6、人生的重要性,慎重地对待人 生的一些重要选择,愿意为自已的选择承担责 任,形成正确的成才观、升学观和职业观。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盲人摸象视频动画,借助形象直观的画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形象具体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人在做出各种判断或选择的时候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懂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正确分析各种主客观因素,从而做出合理的选择。环节三:合作探究 展示质疑活 动 一:你说我说自画像:我最喜欢做的事我不太喜欢做的事我最擅长的方面 我不太擅长的方面 我的潜能设计意图:给自己画像,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课本P167的“活动”内容如实填写,每位学生总结出自己最突出的个性及最大的优点和最大的缺点等,

7、使学生初步认识影响自身进行选择内在因素,并且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内成员的交流与讨论进一步完善每位成员的分析与结论,达到三个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自我剖析,学会认识自我;(2)通过小组交流互助,使学生的自我认识更加客观全面;(3)为活动二的开展做好铺垫。教学手段:对分别承担展示和质疑较好的小组进行评价和手机平台展示。 活动二:模拟人才招聘会 设计意图:每位学生在活动一所得出的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敲后填写自身的简历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成员互助分析并提出选择的建议。两个展示组推荐一名成员讲述自己的应聘简历,并着重说明理由,引发全班学生讨论与质疑,并由各自的质疑组进行质疑或补充,从而以学生自我的

8、剖析和来自他人的评价,引导学生深切感悟影响个人选择的主客观因素,最终达到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教学目的。 同时结合课本 “行行出状元”使学生在活动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悟到成功的路不止一条,理解人生的选择具有可变性与多样性,并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升学、就业,还是成才只要付出努力都有成功的可能。结论:成功的路不止一条 三 百 六 十 行 , 行 行 出 状 元 环节四:整理收获 学有所得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1、知识收获2、方法收获3、情感收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和情感三个方面通过小组交流分析归纳出本节课的收获,并通过交互式展示与质疑共同对本课所学进行融通整合。教学手段:对分析归纳展示较好的

9、小组进行评价和展台功能展示。环节五:导学测评 知识升华1、(单选)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是众多青少年的崇拜偶像,他 们中的许多人把成为一名“星”当作自己人生的追求目标,可结果很 多人还是一“星”未成。这表明( A) A.我们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一定要符合自身实际 B.我们应学会独立作出判断 C.我们要审时度势,把握选择的机遇 D.我们不能自主选择地选择自己的人生 2、(单选)我们同学在作选择时,经常应用安踏的一句广告词: “我选择,我喜欢。”可见我们中学生作出选择的依据经常是(B ) A.父母的要求 B.兴趣和爱好 C.老师的教导 D.能力和特长 3、(单选)小强就要参加中考了,妈妈跟他说考不上重

10、点高中, 他的人生就意味着失败。对此你的观点是( C) A.考试不能公平、公正地衡量我们学习成绩的高低,应该取消 B.考试成绩好坏无所谓,我们不应该重视它 C.一次考试并不能得出对学业的完整评价,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D.考试是检查我们已有学习效果的唯一工具,考不上重点高中,当然 一切希望都没有了4、(多选)诺贝尔说:“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人 生。”这告诉我们(B C) A.人生不需要选择 B.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 C.一个个不同的选择,演绎着千姿百态的人生 D.选择对人生产生的影响不大 5、(多选)我们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有的同学可能选择升学, 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有的同学

11、可能选择就业,进入社会。不管 如何选择,我们都要(AC D ) A.认真对待自己的选择,把握正确的人生目标 B.完全立足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C.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努力为社会作贡献 D.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设计意图:通过适当的导学测评,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升华,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环节六:课后巩固 学以致用【小军的烦恼】小军是九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喜欢玩 电脑,业余时间在体校打篮球。马上面临毕业,填报志愿时,小军 陷入了苦恼:填报重点高中,录取的希望不大;上一所普通高中, 万一将来考不上大学怎么办?父母要自己上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热 门的计算机专业,但是到毕业时这个专业还会这么热吗?社会发展 迅速,中专学历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吗?做个职业篮球运动员 可能不错,不过 【请你帮忙】假如你是小军,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是根据自 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还是听从父母的要求,抑或其他?请帮助小军 做出合理的选择。设计意图:通过课后巩固,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升华,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教学手段:利用电子教学(教育云平台)设计进行作业发布及检测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