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守信_国旗下演讲稿 真诚无妄 守信知报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464448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诚守信_国旗下演讲稿 真诚无妄 守信知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真诚守信_国旗下演讲稿 真诚无妄 守信知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真诚守信_国旗下演讲稿 真诚无妄 守信知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真诚守信_国旗下演讲稿 真诚无妄 守信知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诚守信_国旗下演讲稿 真诚无妄 守信知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守信_国旗下演讲稿 真诚无妄 守信知报 国旗下演讲稿真诚无妄守信知报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真诚无妄,守信知报。儒家提倡内圣外王之道,就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在其中占有很主要的位置。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忠也是诚的意思。孔子为人处世,忠于君王,勤于职守,诚于待友,信义昭于天下,她的思想是我们今天立身处世所赖以借鉴的宝贵资源。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过:吾尝一日而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和好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圣人对忠信的内省功夫,我们应经常记取。当代社会是契约社会,诚信更为主要。诚信既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也是我们立国的基础。极难设想

2、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能长久地生存下去。国无诚,则享国不永;人无信,则其人不立。短命秦朝,君臣尔虞我诈,最终二世而亡。战国纵横之士,朝秦暮楚,在历史上留下恶名。刘玄德三顾茅庐,一片诚心,终成三分天下之势;曹孟德分香卖履,一味奸诈,空留千载骂名综观古今,促人警醒。作为学生,我们应大力培养真诚守信的品质,就大处而言,应对祖国忠诚,对理想虔诚,恪守信用,诚以立身;就小处而言,则应勤于学业,敬爱师长,友爱同学,以信为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才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勤于修身,敏于内省,后来才能有益于社会。诗经小雅蓼莪唱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孝敬父母,赡养父母,

3、当属天经地义。然而,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只是小康社会,理想的大同世界则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和人之老,幼吾幼和人之幼,所以,知报不应局限于亲情血缘关系,而应推而广之,如爱因斯坦在我的信仰中所说的:我天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全部依靠着他人(包含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需尽力以一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这才真正的知报观念。我们的生存、我们的发展全部依靠他人的劳动。首先,我们理应对父母、老师存有感激报恩之心,因为是她们养育了我们、培养着我们,其次,我们要感激身边的人,还有那些我们不知晓的远方的大家,因为她们也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为我们提供必不可

4、少的帮助。再次,我们还要感激我们的先辈,因为是她们曾经为后代发明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内心里永远对这些做过或正在做着贡献的大家充满着感激之情。古人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知恩必报,是中国人伦理道德的准则。而我认为,我们应该达成一个更高的道德境界,那就是施恩拒报。那些当今社会杰出的人物,如李嘉诚、曾宪梓、邵逸夫,和西方的比尔盖茨、巴特菲等人,她们将财产的大部分捐献给社会,真诚地做着慈善事业,这种知报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当然,我们没有丰厚的物质能够赠予给人,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也能够用种种其它不一样的方法回报社会。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主动伸出自己的帮助之手。一旦臻于这种施恩的境界,我们就能充足感受到圣贤的光辉,我们的人生将更辉煌。同学们,让我们以修身为本,做一个真诚的人,无妄意,无妄言,无妄行,恪守信用,知报善报,为母校添彩,为人生壮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