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450956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教案 苏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1生物的无性生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无性生殖及其特点。2.使学生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3.了解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能力目标通过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图片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2.通过对椒草生根和马铃薯发芽的观察,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多彩。教学重点:1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2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教学难点:1、常见的无性生殖。2、组织培养的概念。教学用具:几种常见的无性生殖多媒体素材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启发与学生观察、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知识链接

2、(注:师生共同简要复习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导入新课,教师语速尽可能舒缓)教师:同学们,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是(学生:地球),那么地球上除了我们自己以外,还有我们生活的环境。哪些同学能跟大家谈一谈环境包括哪些呢?学生A:包括教室、桌、椅、外面的植物、动物,还有山、水等等。教师:非常好,像大家刚才所说的环境中,阳光、空气、水都属于没有生命的物体,即(学生A接述:非生物),而人类、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则属于有生命的物体生物。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学生B:生物体的生活需要营养,在营养物质被消化和吸收以后,生物体又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学生C:生物能进行呼吸,像我现在这样吸入O2,呼出CO

3、2气体。(注:学生表演深吸气和呼气的动作,若未表演,教师给以提示)学生D:生物还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呆得时间较长,当遇到光线照射时,会迷眼。生物体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生长和繁殖,当生物体长到一定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也许一句话可以使一名学生看到希望)教师:通过对生物体生命现象的本质认识,我们知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生物,就主要依靠这五条基本特征。从生命本质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一个生物体而言,寿命都是有限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整个生物圈内生命总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演绎出一幕幕跌宕起伏的故事呢?学生E:每个生

4、物体死亡之前都已经产生出自己的后代了。教师:对了,非常好。因为生物体能够通过生殖和发育繁衍后代,从而保证本物种的延续。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和延续,并不是靠生物个体的长生不死,更不是吃了西游记中的唐僧肉,而是通过生殖来实现的。通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生活经验,我们了解到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呢?学生:人的生殖和发育,细菌的分裂生殖、真菌的孢子生殖。教师:除此之外,生物界还有哪些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呢?与人类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寻找答案。引言:我们都知道生物体的寿命是有限的,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生物的物种不会由于某些个

5、体的死亡而灭绝? (回答:是由于生物体具有生殖的特点。)这就是说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延续和发展,不是靠生物个体的长生不死,而是通过生殖来实现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生物生殖的内容。讲述:我们知道生物的种类很多,那么,生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呢?按生物的进化趋势,我们将生物的生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性生殖,另一类是有性生殖。我们先来学习无性生殖。首先我们来学习无性生殖的类型。感受新知1.什么是无性生殖?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哪些?2.什么是营养生殖?它的优点是什么?营养生殖的方法有哪些?3.什么是嫁接、接穗、砧木?嫁接的方法有哪两种?嫁接成功的关键是什么?4.一种加速植物生殖的方法是

6、什么?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什么?5.植物组织培养是指什么?当今世界人们耳熟能详的克隆技术是否属于组织培养的范畴?创设情境,理解新知在初中的时候,我们曾学习过无性生殖的几种方式、下面大家观看大屏幕所演示的几种生物的无性生殖的过程来回答问题。(大屏幕显示变形虫的分裂生殖、水螅的出芽生殖、根霉的孢子生殖、草霉的营养生殖过程。)提问:谁能用较简明的语言来说明一下以上4种生物的生殖过程? (回答:略。)提问:大家在观看这几种生物的生殖过程中,是否观察到了生殖细胞的结合?(回答:没有。)提问:新个体与母体的关系是什么?(回答:新个体是从母体直接产生出来的。)讲述: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恰好是无性生殖的概念。不经过

7、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也就是单亲生殖,无性生殖的方式在植物体的生殖过程中应用很广泛。民间有句谚语叫:“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么谁能回答一下,人们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哪一种方式来繁殖柳树?(回答:营养生殖。)现在,请大家翻开书第3和4页,观察这几幅图,回答投影片上的问题。(学生阅读、观察、讨论;教师将制作好的投影片内容打出)投影内容如下:1.这些植物是怎么生殖的?2.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同点?3.营养生殖的方法有那些?你还能举例说明吗? (注:学生阅读完以后,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教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每个组讨论的情况。每组组长选派一名“

8、形象大使”汇报,注意语言的表达能力。好吧,我们现在就开始,第1组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的观察情况吧!学生G:我们组经过观察,发现椒草用叶片浸泡后,叶片下生根,最终长成一个新植株;马铃薯块茎放的时间长了以后也能发芽。虽然这一个是叶片生根,一个是块茎发芽,但最终都有同样的结果,都能长成一个新的植株。而它们二者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自身的一部分器官繁殖的。学生H:我们组认为通过这样的生殖方式繁殖速度很快,有些植物如银星海棠的茎浸泡在水里,几天就可以生根。还有新长出的植株和母体长得非常相似。(注:教师在此可以适当向学生提出“性状”二字,并可稍作解释,为遗传和变异打下良好的基础)学

9、生I:我们组要对此进行一些补充。我们发现生物的生殖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是各有所长。比如前一组同学所说的由母体器官繁殖的这种方式速度快,时间短,又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异。学生J:我们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植物都属于这种生殖方式,比如:草莓、甘薯、柳树等。教师:太棒了,大家总结得十分精彩,希望以后继续努力。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类似于椒草、马铃薯这种植物的一些生物,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我们称这种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板书: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教师:这种无性生殖在植物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生殖方式。

10、好了,对于刚才所说的一些问题,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自由大论谈(通常由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来回答,教师主持)学生K:在马铃薯的块茎发芽后,可不可以直接拔出芽体栽进土壤中,为什么还要连结一部分块茎呢?学生L:老师,我没有亲自动手做过插柳条的实验,但我想问把一段柳枝剪下后就直接插进土壤中,能成活吗?能不能用水泡一泡再插?这两种方法,哪种成活率更高一些呢?学生M:甘薯、洋葱、蒜都和马铃薯一样长在地下,它们也是块茎繁殖的吗?学生N:细菌和真菌都是由母体繁殖,它们也属无性生殖吗?如果是的话,除了分裂生殖、孢子生殖,还有哪些无性生殖方式呢?教师:我们这几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都很好。其他同学能否给他们作出解答呢

11、?学生O: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在栽种马铃薯芽体的时候,之所以连结一部分块茎,是因为芽体的发育是需要营养的。刚栽下去,新形成的根的功能还不完善,还不能独立地吸收水分和营养,所以需要连结一部分块茎来提供营养物质。学生P:我知道第三个问题。洋葱、蒜其实和马铃薯一样都是食用的植物的茎,而甘薯则是块状的根,还有萝卜也是。(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如果其他学生也不知答案,教师可以直接告诉答案,或鼓励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翻阅资料,动手实验等等)教师: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积极思考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非常令人高兴的。讲述: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持植物体的优良性状,人们常用扦插、嫁接等营养

12、生殖的方法来繁殖花卉和果树。(课下各个小组搜集这方面的信息和资料,课上来介绍。)(学生介绍:洛阳市的市花牡丹花的繁殖主要利用嫁接和扦插的方法,果树的繁殖也是利用嫁接的方法。例如:我们吃的甜脆可口的鸭梨、雪花梨等全是嫁接的结果。)讲述:通过刚才这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明白了无性生殖的一个特点,即新个体基本上能够保持植物体的优良性状。提问:为什么新个体基本上能够保持母本的性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提示:从无性生殖的概念入手。)(回答:由于新个体是从母体直接产生出来的,新个体含有的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讲述:在农业、林业上就是利用无性生殖的这一特点来进行扦插、嫁接等营养生殖的方法,来

13、繁殖花卉和果树的。但是扦插和嫁接的过程中难免会将母体的病毒带给新个体,并且人们希望能更快速地繁殖植物体,尤其对于生长期比较短的花卉、蔬菜等。那么,现在有没有一种既快速又脱毒的方法来繁殖植物体呢?有的,这就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那么,什么叫做植物的组织培养呢?简单地说,是人们利用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将其培养成为一个完整植物体的过程。那么,这种技术有没有理论依据呢?当然有的。这就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提问:什么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回答:略。) (大屏幕显示组织培养的流程图及以胡萝卜为例的组培动画过程。) 讲述: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片段切下来,放在

14、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愈伤组织。在适当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愈伤组织便开始萌发,产生出根、茎等器官,进而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体。 课外小组同学课下进行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操作,请课外小组同学,结合他们进行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录像,向同学进行介绍(介绍内容略)。接下来,课外小组同学带领其他同学进行学习并回答问题。(活动一:找一位活动小组以外的同学,在课堂上亲手在接种箱内操作一下接种这一环节,并用实物投影打到大屏幕上,其他同学观看大屏幕,并给他找错误。)(活动二:带领大家观察锥形瓶中的植物组织,哪一个被污染了,哪一个没有污染,并让同学思考为什么?)

15、(活动三:让活动小组以外的同学,针对植物组织的培养过程,向活动小组同学提问题。)(不能解答的问题由教师回答。)讲述:刚才大家的活动非常精彩,我们为自己鼓掌加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马虎不得。从中我们也应该得到启示:任何一项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否则将会前功尽弃。有的同学可能要问: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要求这么严格,那么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活动小组的同学结合参观天津市蔬菜研究所的情况,向大家介绍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并给大家讲解脱毒马铃薯种及马铃薯快繁等知识。)讲述:从上面活动小组的介绍,我们知道,对植物体进行组织培养有很多优点,不仅从植物体上取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而且便于自动化管理。讲述:今天我们学习的无性生殖的知识实际上是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即克隆。克隆的原意是“离体的小树枝发育成一个植物体。”即无性繁殖的意思。高等植物的无性繁殖比较普遍,而高等动物的无性繁殖则比较困难, 1997年英国科学家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了“多莉羊”,这标志着生物新世纪的到来,同时,人们边看到了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各小组讨论,然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