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435872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材目 录第一章:乒乓球运动概述 3第二章:乒乓球部分基本理论 第一节:球拍的种类与性能 4 第二节:乒乓球运动常用术语 6第三章:乒乓球基本技术 第一节: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 10 第二节:握拍法 11 第三节:发球与接发球 12 第四节:基本步法 15 第五节:攻球技术 16 第六节:弧圈球技术 22 第七节:推挡技术 26 第八节:搓球技术 29 第九节:削球技术 32第四章乒乓球训练方法汇总 34第一章 乒乓球运动概述乒乓球运动员起源于英格兰,1904年前后乒乓球传入中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乒乓球王国”被誉为“国球”。从1959年中国选手容国团在第2

2、5届世乒赛上为中国赢得第一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到2008年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年团赛全部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乒乓球在中国再次掀起乒乓球狂热,在中国少年儿童打球的人越来越多,我校有很多学生从事正规的乒乓球训练,为我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1、速度快、变化多,素有“聪明人运动”之称。 2、在室内外均可行,不受年龄性别、身体条件限制。 3、 经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可以全面改善神经运动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通过乒乓球锻炼有助于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 4、特别对学生从事乒乓球运动,可提高视力,预防近视,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吃苦耐

3、劳品质。 第二章 乒乓球部分基本理论第一节:球拍的种类与性能球拍:目前乒乓球规则规定使用的球拍有三种:胶皮拍,海绵正规贴胶皮拍、海棉反贴胶皮拍。 胶皮拍:胶皮拍分两种,一种是普通胶皮拍,它在球拍底板上贴有一层胶皮,胶皮上有一粒粒的圆柱形软体小胶粒,其高度在1.5mm之内。这种胶皮的性能如下:弹性小,出球速度慢,但易控制球。但其中本身不易制造强烈的旋转,出球时速度不快,力量也不强。 另一种胶皮拍是长胶皮拍,这种皮拍上的胶粒高度超过1.6mm以上因此被称作“长胶”。用长胶打球产生的旋转变化得多。它的性能如下:长胶出球的旋转变化是随着对方来球的变化而变化的。如对方来上旋球,则长胶回球为下旋,对方来球

4、是下旋,则回球变为上旋,对方来球不变转,长胶回球也不转。长胶出球速度不快,比普通胶皮难于控制 海绵正贴胶皮拍:这种球拍是在木板与胶皮之间夹有一层海绵,海绵连同胶皮的总厚度不超过 4mm。它分成三个种类。 1、普通海绵正贴胶皮拍,这种球拍反弹力较强,回球速度也较快,能制造一定的旋转。胶粒上刻有花纹,出球时能“吃住球”。在发球、搓球和转球时能产生一定的旋转,但其控制球的稳定性不好。 2、海绵正贴生胶拍:这种球拍是将一种生胶皮上正贴在海绵上,其颗粒比一般胶皮上的颗粒要大一些,且胶皮和胶皮较硬,使得球的反弹力增强,回球速度加快。在攻或者回击弧圈球时,球台后有迅速下沉的现象。但这种拍子制造旋转的能力较差

5、 3、海绵正贴长胶拍:这种球拍是将长胶胶皮贴在海绵上,它与长胶胶皮拍相比,弹性更大,旋转变化更强。发球时,如果能快速集中力量摩擦球,还可以发出旋转球。 海绵反贴胶皮拍:可以分类。 反胶海绵拍:将胶皮上有胶粒的一面反贴在海绵上,平的一面向外。这样的球拍表面平整,有较大的粘性,对球的摩擦很大。如果附在硬型海绵上,能打出强烈的旋转球,但由于胶粒向内,同海绵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因此,反弹力稍差,回球速度稍慢 防弧圈球海绵拍:将一种粘性小的胶皮反贴在结构松软,弹性差的海绵上。这种球拍可以减弱来球的旋转和来球的力量,对付弧圈球非常有效,但这样的球拍回出球的旋转强度和速度也同时遭到了减弱。 第二节乒乓球运动

6、常用术语一、球台术语 端线:球台两端与球网平行的白线称端线,宽2厘米。 边线:球台两侧与球网垂直的白线称边线,宽2厘米。 边线:球台两侧与球网垂直的白线称白线,宽2厘米。 中线:球台中央与边线平行的白线称中线,宽3毫米。 左半台和右半台(又称二分之一台):通常是指出球范围。其左右方向是对出球者本身来说的。 三分之二台:是指出球范围占球台的三分之二。左侧为左三分之二,右侧为右三分之二台。 全台:出球时不限落点,出球范围占整个球台。 二、站位术语: 站位:是指运动员出球时,其身体与球台端线之间的距离。可将站位划分为近台、中台、远台、中近台和中远台。 近台:指站位在离球台端线50厘米范围以内。 中台

7、: -70厘米范围左右。 远台: -100厘米范围以外。 中近台:近台与中台之间的站位。 中远台:中台与远台之间的站位 三、出球路线:右方斜线,右方直线,左方斜线,左方直线,中路直线,中路直线称追身球。 四、出球时间术语 上升期:来球从台面弹起接近最高点的这段时间。分上升前期与上升后期。 高点期:来球从台面弹起在最高点附近的这段时间。 下降期:来对从最高点开始下降以后的这段时间。可细分为下降前期和下降后期。拉下旋来球,一般下降前期出球,削接弧圈球,一般在下降后期出球 五、出球部位 出球时,球拍接触球上的位置叫出球部位。为了说明的方便,将球用表盘的形式标志12、1、2、3、4、5、6,七个点。

8、接近12点附近叫上部。 1、2点附近叫中上部。 3点附近叫中部。 4、5点附近叫中下部。 接近6点附近叫下部。 六、拍形 拍形包括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两个方面。 (一)拍面角度 出球时,拍面与地面(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叫拍面角度。拍面角度小于90度时,称为“前倾”;拍面角度大于90度时称为“后仰”。 (二)拍面方向 出球时,出球拍面所朝向的方位叫“拍面方向”。 七、触拍部位: 触拍部位是指出球瞬间,球体触及在球拍上面的位置,球拍的出球拍面可划分为左、右、上、下、中等部位。 八、出球点: 所谓出球点,一是出球时球拍与球体相接触那一点的空间位置。 九、出球节奏、摆速 出球节奏:是指在出球时由于出球时期

9、,发力大小,摩擦球厚薄等因素而形成在机、击球速度上快慢不同的节奏。 摆速:一般是指在击球中左右两面照顾时,持拍手摆动的快慢。 十、技术术语: 挤:一般是指推挤(侧推)。是用来对付拉过来上旋很强的弧圈球的一项先进的推挡技术。其特点是回球带侧下旋弧线低、角度大。 拱球:是使用长胶粒和弧圈胶力球拍的运动员,在打搓攻时常用的一种技术。拱球的动作和一般的推挡很相似,只是球拍触球的部位和推挡不同,它是以拍面触球的中下部将球推出。用长胶拱球,回球往往会发飘;用防弧胶皮拱球,速度较慢,落台后有些下沉。在接发球成对搓中突然运用拱球往往能使对手指手不及。 快摆:是对付近网下旋球的一种有效的搓球技术。摆短球大多是在

10、来球上升期前段去击球,它的动作和手削近网短球很相似,通常是借助来球的反弹力进行回击。其特点是回球弧线低,落点短,使对方难于抢位抢冲,以压制其攻势。 劈:是一种用类似切削动作,回接台内球的技术。其特点是:回球弧线较直,较低,下旋力强,且有一定的速度。动作的要点是右脚,身体和手臂同时到达球台右前方。小臂伸进台内,拍头上提,然后依来球高低和旋转调节拍形和用力方向。如果球较高或没有旋转,拍形应稍竖,手腕结合小臂向前下方用力将球砍过去;若来球低,或下旋强烈,拍形可适当后仰,减少向下用力的动作,以向前发力为主。 撇:是一种用正手回接对方右方近网球的技术。它的动作要点是:手腕必须放松,直握拍者应使拍头下垂,

11、对右手持拍者来说拍面方向略偏于对方左侧(横握拍选手应强调手腕向外偏);手腕配合小臂,向左向前用力。回球略带左侧旋,落点多在对方的左侧大用度。 挑:是一种将台内下旋球为上旋球的过渡性技术,多用于接发球。其动作要点是,当来球低且下旋力较强时,拍形可稍后仰,多向上用点儿力摩擦球;若来球下旋力或不转时,拍形应与台面垂直或稍前倾,用力方向偏于向前。 弹:即在台内或近台出现了略高于网的无旋转,或旋转较弱的球时,手腕迅速向后做一小动作引指。然后急速向前爆发用力将球弹出,出球时间为高点期,其突出特点是快,横板反手快拔中,冷不防把手腕一抖,球便向子弹一样弹射出去,动作极小速度极快,常使对手猝不及防。 第三章 乒

12、乓球基本技术第一节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一、基本站位: 快攻型:1、左推右攻打法的基本站位(以右手握拍为例),在近台偏反手位处,也就是球台左三分之一处。 2、两面攻打法的基本站位,在近台中间偏反手位处,也就是球台的二分之一处。 弧型:1、单面拉弧圈打法的基本站位在中近台偏反手位处。 2、两面拉弧打法的基本站位在中近台中间略偏反手位处。 削攻型:1、攻削结合打法的基本站位在中台中间略偏反手位处。 2、削中反攻打法的基本站位在中远台中间略偏反手位处。 二、基本姿势: 进攻型打法的基本姿势:(以右手持拍者为例)两脚开立,比肩稍宽,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前脚掌内侧着地,脚后跟略抬起,两膝自然微屈,肩关节放松

13、,持拍手位于身前偏右处,拍略高于台面。 第二节握拍法一、直握拍法 1、快攻型握拍法:在球拍的前面,以食指中节和拇指末节扣住拍肩,两指尖相距1-2厘米,拍柄贴住虎口;在球拍的背面,三指自然弯屈,中指末节顶在球拍三分之一处,其余两指垂叠于中指之上 2、特点:这种握拍法,手腕比较灵活。可以在发球时利用手腕动作,发出动作相似而旋转,落点不同的球;也可变化球的落点。左右摆速较快。 正手拉弧圈球时,拇指中指和无名指协调用力,球拍背面的中指与无名指略微伸展,以便较好地保持拍面前倾。) 二、横握拍法 1、横拍各种类型打法的握拍方法大致相同。横握拍的一般方法是:虎口贴住拍肩,拇指伸在球拍正面,食指伸在球拍反面,

14、其余三指握住拍柄。攻击型选手一般握拍较深;防守型选手握拍稍浅一些。 2、特点:横握球拍照顾范围较大,出球时间便于发力;反手攻击速度快,力量大,落点变化灵活。缺点是左右结合的灵活性稍差一些,正手中路球比较难打。 第三节 发球与接发球一、发球技术 1、正手发急(奔)球的动作变领: 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转,执拍手向右手方引拍。球拍稍竖,拍面垂直,待球从上向下回落时,上臂带动前臂由右后方向,左前方快速挥摆,在球降落至比网高位置时出球的中上部。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端成附近。 2、反手发急(奔)球的动作要领: 站位近台,右脚稍前或平站,身体略向左偏斜,左手掌心把球置于前偏左侧。左手在拍前抛球。抛球不要太高,同时持拍手向左后方引拍,拍形垂直,在球下落时,用小臂和手腕发力,向前出球中上部。同时,腰部配合向右转动,动作要放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