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耳穴治疗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427093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眠的耳穴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失眠的耳穴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失眠的耳穴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失眠的耳穴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失眠的耳穴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失眠的耳穴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眠的耳穴治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耳穴压豆治疗不寐一、 定义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是邪气客于脏卫阳,不能入阴所得。不寐又称 “失眠” , 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 后不能再寐 。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医学中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可以不寐为主要症状。二、 病因病机l常见病因:饮食不节 、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2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有关。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理性质有虚实两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神不安为实;心脾两虚、心胆

2、气虚、心肾不交,心神失养为虚,但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三、 诊断依据1、主证:轻者人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 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2、兼症: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3、病史:本病证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4、实验室检查: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它器质性病变。四、 辨证要点辨证当辨虚实。如急躁易怒而不寐,多为肝火内扰;脘闷苔腻而不寐,多为胃腑宿食,痰热内盛;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不寐,多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寐,多属脾虚不运,心神失养;心烦不寐,触事易惊,多属心胆

3、气虚。五、治疗原则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虚证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在泻实补虚的基础上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配合精神治疗。五、 鉴别诊断特点程度不寐单纯失眠持续、严重一时性失眠受情志、环境、生理因素等影响暂时生理性少寐他病引发六、 证型(1)热扰神明证候 面红目赤,夜难入寐,心烦意乱,身热口渴,胸闷胀满,头昏头痛,口燥唇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沉数。治法 清热通腑,清脑安神。耳穴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垂前、枕、额、肝、胃(2)肝郁化火证候 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

4、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法 疏肝泻火,清脑安神。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肝、枕、耳窝上、三焦(3)痰热内扰证候 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治法 化痰醒脑,清热安神。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胃、胆、肺、脾(4)胃气失和证候 胸闷嗳气,脘腹不适而不寐,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腹痛,舌苔黄腻或黄燥,脉象弦滑或滑数。治法 和胃健脾,化滞安神。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脾、胃、大肠(5)瘀血内阻证候 烦扰不安,头痛如刺,心慌心跳,夜不成寐;或合目而梦,且易惊醒,甚则数日毫无睡意,神情紧张,痛苦不堪,

5、舌多暗紫,脉多弦细而涩。治法 理气化瘀,通窍安神。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肝、胰、胆(6)心脾两虚证候 患者不易入睡,或睡中梦多,易醒再难入睡,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脾、胃、小肠(7)阴虚火旺证候 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 滋阴清心,养脑安神。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肾(8)心胆气虚证候 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治法 益气镇

6、惊,安神定志。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胆、肾(9)心肾不交证候 心烦不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咽干,精神委靡,健忘,腰膝酸软;男子滑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 交通心肾,补脑安神。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肾、内分泌(10)肝郁血虚证候 难以入睡,即使入睡,梦多易醒,或胸胁胀满,善叹息,易怒急躁,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 疏肝养心,安神镇惊。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脾七、 操作方法:压丸法(主要介绍):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1、操作方法消毒后,医者一

7、手固定耳廓,另一手用镊子夹取耳穴压丸贴片贴压耳穴,并轻轻揉按12分钟。每天46次,可留置36天。2、手法介绍:(1)直泻压法:食指、拇指指尖垂直按压,侯至有沉重胀痛感时,持续按压20秒钟,停歇10秒钟,再按20秒钟。重复压主穴610回,配穴46回。适用于实证、痛证。(2)旋转压法:指腹顺时针方向旋转轻轻揉压,候至稍有胀痛或刺痛后,每穴按压12分钟。适用于虚证或年老体弱者。(3)点平压法:指腹(或指尖)按压丸药,候至有轻度胀痛时,每穴以0.5秒钟的速度间歇地按压12分钟。适用于一般体质或虚实不显者。如失眠、头昏。3、注意事项耳廓皮肤有炎性病变、冻疮不宜用;湿热天气,耳穴压丸宜23天;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