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402515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然地理学 试卷一、名词解释 1、岁差 2、风化壳 3、诊断层 4、逆断层 5、层理构造 6、径流系数 7、生物群落 8、土壤质量二、简答题 1、沉积岩的主要类型2、地下水的主要类型3、径流形成基本过程 4、构造运动的基本特点5、大气降水的基本类型 6、土壤评价的原则7、加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8、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一般特点三、问答题 1、岩溶地貌产生的条件? 2、河流阶地发育因素? 3、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有哪 些?四、论述题 1、我国土壤空间分布规律。 2、影响流域水量平衡因 素有哪些,并构建流域水量平衡方程。#/

2、92000年 2010 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 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 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 有的圈层。 2.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及 其变化特征。 3. 季风: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 形成大范围盛行的、 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 具有这种大气环 流特征的风称为季风。 4.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地处太平洋热带地区 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 这一现象造成了地球温度的升高, 使影 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失衡,从而导致气候异常。 5. 土壤质量:是指 土壤的生产力状况

3、或者健康状况, 特别是维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持 续土地利用及环境管理、 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 土壤质量的核心是 土壤生产力,基础是土壤肥力。 6. 土地评价:在土地类型研究基 础上,根据特定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 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的评估, 称为土地评价或土地分等。 7. 矿物: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 少数自然元素,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8. 大气环流: 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 9. 泥石流: 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 地形险峻的地区, 因为暴雨暴雪或其 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10. 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

4、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11. 生态 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生命活动有直接或间 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12. 冻土: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 岩石和土壤。 13. 成土母质: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松散碎屑, 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 14. 海岸带: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 的一定宽度的地带,其上界起始于风暴潮线,下界是波浪作用下界、 亦即波浪扰动海底泥沙的下限处。 15.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 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 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 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 16. 地壳河流阶段: 17. 持水性: 是指每单位重量的干纤维所吸收的水分。 1

5、8. 黄土:由风搬运沉积的 第四纪陆相粉砂质富含碳酸钙的土状沉积物。 19. 土壤肥力:土壤 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 气、热的能力。 20. 海洋资源: 蕴藏在海洋中人类可能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统称。 主要 包括海洋生物、 海洋矿物、海水化合物、 海洋能以及海洋空间等自然 资源。 21. 钱德勒章动: 22.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 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23. 露点温度:度 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24. 气旋:大气流场中在北 (南 )半球呈反 (顺 )时针方向旋转的大型涡 旋,在气压场上表现为低气压。

6、 25.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 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 26.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 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 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27.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 地区所有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 ) 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 的复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8. 准平原: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 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29.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 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 30. 上层滞水:包气带 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 常分布于砂层中的

7、粘土夹层之上和石灰岩 中溶洞底部有粘性土充填的部位。 上层滞水由雨水、 融雪水等渗入时 被局部隔水层阻滞而形成, 消耗于蒸发及沿隔水层边缘下渗。 由于接 近地表和分布局限,上层滞水的季节变化剧烈,一般多在雨季存在, 旱季消失。 31. 种群:把占据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 群叫做种群。 32. 滑坡: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 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 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 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 象。 33. 风化作用: 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 矿物与大气、 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 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

8、物的 全过程 。 34. 反气旋:在北(南)半球呈顺 (反)时针方向旋转的大气涡 旋。在气压场上表现为高气压。 35. 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 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36. 土地分类: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 选择对该目的有意义的土地属性及其量度指标, 将一定级别的大量土 地个体概括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种类等级系统。 37. 地面有效辐 射:地面和大气之间以长波辐射的方式进行着热量的交换, 大气对地 面起着保温作用。 38. 太阳总辐射:是地球表面某一观测点水平面 上接收太阳的直射辐射与太阳散射辐射的总和。 39. “海”和 “洋” :海是指大洋的边缘部分及被陆地封闭面积较大的咸水水域。 洋

9、,泛指海域,旧指海之中心, 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 区。 40. 大陆架:大陆边缘被海水淹没的浅平海底,是大陆向海的 自然延伸。范围从低潮线向海, 直至坡度显着增大的大陆坡折处。 41. 群落环境: 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随着各种生物的逐渐定居, 通过植物枝 叶的遮荫和挡风, 根系不断分泌有机化合物, 枯枝落叶覆盖地面和减 弱地表径流,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分解及动物的活动等不断改造原来 物理环境, 使群落内部形成了显著不同于其周围裸地的环境, 这就是 群落环境。 42. 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 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 通俗地讲, 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 关系,把这

10、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 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43. 生 态学: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44. 生物适应性: 是指生物的形态构造、 生理机能、 个体发育和行为等特 征与其长期生存的环境条件统一、彼此适合的现象。 45.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46. 气温直减率:气温随垂直高度的增加而降 低的变化率。 47. 饱和水气压: 48. 内海和外海:内海是伸入大 陆内部,仅有狭隘水道与边缘海或者大洋相接的海,如我国的渤海。 指有较大面积的水

11、域并与大洋相连的海 ,泛指远离陆地的海域。 与“内 海”相对。 49.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 以及其中的能量流过程构成的系统。 50. 地貌内营力和外营力: 内营力是指地球内部能量(物质运动) 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 为地壳运动(垂直运动、水平运动、褶皱运动和 断裂运动)、岩浆 活动和地震。外营力是指地球表面受大气、水的运动及生物 作用产 生的力, 其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 地表水和地下 水的作用、冰川作用、风的作用、波浪作用等。 51. 给水度和持水 度:含水层的释水能力。 它表示单位面积的含水层, 当潜水面下降一 个单位长度时在重力作用下所能释放

12、出的水量。 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 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 量,称作持水度 52. 生物的指示现象:生物具有的对内外环境变化 的某些反应特征,叫生物的指示现象。 53. 流水作用:流水对地 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 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以及水溶解 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 来,这些作用统称为流水作用。 54. 冲积平原:河流搬运的碎屑物, 因流速减缓、能量降低而逐渐堆积下来所形成的平原。 55. 大地水 准面:设想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包围整 个地球的封闭的重力位水准面。 56. 溶岩作用:一、 简

13、答题 1. 简述地球的圈层结构 答: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 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 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 即大 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 层,即地壳圈、地幔圈、地核圈。 2. 简述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答: 3. 什么是地域分布规律。 4. 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5. 简 述风化壳的基本特征 6. 简述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7. 土地评价的原则 8. 简述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并举例一种岩石 9. 简述副热带季风气候 的特征 10. 简述地球圈层分化过程及结果 11. 简述土壤圈对地理环 境的作用 12. 简述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 13. 简

14、述沉积岩的 主要类型,每类举例两种以上岩石 14. 简述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地理 依据(原则) 15. 简述垂直方向上的大气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点 16. 准平原发育大致包括哪些过程? 17. 简述华南型河流的水文特征 18. 简述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 19. 简述地理环境的内 涵 20. 全球气温水平分布有哪些特点? 21. 流域特征对河流有何 影响? 22. 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3. 海洋对地理环境有何影 响? 24. 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与能量转化 25. 人类对地 貌会有哪些影响? 26. 地球自转的意义主要变现在哪些方面? 27. 什么是雪线?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15、有哪些? 28. 地貌形成的主 要因素有哪些? 29. 土壤的形态特征有哪些?并解释他们的含义。 30. 气候系统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31. 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 何? 32. 简述河流分类的原则 . 33. 什么是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有 哪五种类型? 34. 海平面上,全球气温的水平分布有何特点? 35. 试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及造成气候变化、异常的原因。 36. 简述 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37. 试述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38. 试述岩溶地貌发育的阶 段性及其发生变异的过程。 39. 绘出全球近地面风带和气压带,并 说明各风带和气压带的形成。 40. 试述地壳运动的基本特点。 41

16、. 试述气候、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42. 简述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规律的三种表现形式。 43. 试述水情各要素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各水 情要素的因素。 44. 试用水量平衡理论,解释黄河断流的原因。 三、论述题 1、人类面临怎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如何协调? 2、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3、试述地域分异的划分尺度与主要依据。 4、试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并谈谈你 对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看法。 5、试述地貌的成因及地貌类型。 6、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7、什么是农业生态系统?主要特征有哪 些? 8、成土原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有哪些? 9、试述气候形成各因 素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10、什么是生态农业?农田生态系统有何主 要特征? 11、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何相关关系?你对人地 关系有何认识? 12、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有哪些? 13、何谓城 市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14、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哪些? 15、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6、试述生物 多样性的含义及其保护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