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成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39939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学生一起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和学生一起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和学生一起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和学生一起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和学生一起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学生一起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学生一起成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学生一起成长 小学教师张振敏,从教二十多年,和孩子相处的日子里,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成为社会合格的公民。一、在自我完善中,快乐地成长 叶澜教授说:“教育是一个使教育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加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教育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我这样理解这句话:教师的职业生活过程既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育己的过程;既是一个成人的过程,也是一个成己的过程。教师既要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从业者,又要成为个体生命特质不断丰富的独特自我。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边和孩子们相处,一边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先后进修学习过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参加了

2、省骨干教师培训、太极拳培训等,自己订阅的有人民教育、班主任之友、河南教育等,每年读有5本左右的书籍,如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中外道德教育经典案例评析、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等,我总想只有自己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厚实的功底,讲话才能挥洒自如,引经据典,引人入胜,从而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在这个过程的追求中,我困惑过,但更多的是奋进,是完善、是成长。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我和学生一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自然界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权利说他是“无论干什么都不行”的人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的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

3、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渴望认同、渴望赏识,是每一个人深层的精神需要。作为学生,被教师欣赏,是最幸福的事情。“赏识”理念下的教育强调的是接纳,是宽容,是和谐,是幸福。教师充分的赏识学生,和谐的与学生相处,学生将成长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充满创造力的人。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我和我的班委共同设计了许多活动,“墙体文化”、“感恩之旅”、“周五反思”、快乐成长“、“班级日记”、“亲子同乐”等,来让每个孩子展示他们的才能。 墙体文化:这是由最初的语文、数学作业展到美术、音乐等的才艺展到办成班级小作文、手抄报,看着一幅幅充

4、满灵性带着孩子希望的作品,我应该怎么办,这就是最初的墙体展示。当孩子们的作品被大家浏览的时候,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放出了光芒。那一段时间,我们班的学生无论是上什么课都精神倍增,无论是学校的纪律还是卫生评比我们班总是稳居第一。我就在想:其实每个孩子都很可爱,关键的是我们该怎样去让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经过和我们班的家长委员会的交流、学生的沟通,荥阳三小五四班的“墙体文化”诞生了,在我们教室门口、教室周围1.5米高的墙上,到处都是孩子们的作品,有“手抄报区”、“手工区”、“新闻区”、“书法区”、“作业展示区”等,可以这样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作品的展示区和经营区。 感恩之旅:每期的“感恩之旅”,很多独生子女

5、的家长从来只是无微不至地伺候着孩子,而没有让孩子为家长做点什么的意识,孩子们已经习惯了享受服务,于是就很少有回报的意识了。回报意识是在回报的行动中才能形成的,不安排这样的情境,孩子就很难产生回报的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感恩心态,用感恩之旅来贯穿每一期的教学工作。“感恩长辈 每个周末为长辈洗洗脚”、“感恩长辈每个周末我和长辈同劳动”、“感恩长辈每个周末我和长辈同聊天”、“感恩长辈每个周末我为长辈盛饭菜”等。每个活动结束,我都注重家长和孩子用书面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他们比较多的是多写对方的优点,希望这些优点能默默地取代孩子们的缺点。 周五反思:每周五的周反思,如

6、果教师忙里偷闲,抽空坐下来,思考自己除了这样做教师,还可以怎样做并做得更好,这样的教师就成为了一个反思型的教学者,成为一个思想者,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同样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与成人对自己的要求有很多相似之处,我曾设想:我带出的每的学生都会是社会合格的公民,都会是有思想、有抱负的优秀人才。所以,无论是带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都坚持每周五和孩子们一起回忆总结本周自己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在周五的反思课上,少了我的唠叨,多了孩子们的交流,他们在交流中,知道从别人身上找优点,也知道别人身上的缺点自己应尽量的去避免。交流完后,更多的是每个孩子都能把同学们对自己的建议整理后写在自己的自

7、我反思本上。 “快乐成长”,是我和每个孩子在刚一入班就从收集计划、所读的书籍、书法直到最后的复习总结等内容,最后装订成册,成为自己的快乐成长足迹;“班级日记”是我和新班的每个孩子在刚组成团队的时候,大家进行的内心悄悄话交流,每个人可以写出自己的喜悦或痛苦等;“亲子同乐”是把节日还给每一个孩子的活动,每到节假日,我们会把家长请到学校来,要么和孩子同唱一首歌,要么同做一个游戏,也会发起由于孩子而组建家庭团队外出郊游等。 在设计这些活动的时候,我是想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来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明白事理。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变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和我的孩子们审

8、美能力在提高,良好的习惯在养成,一个充满智慧带着天真的我经常走动在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快乐着、一起成长着。三、在示范的引领中,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使之受到教育。身教要从身边事做起。这也就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印象最深的是我刚从农村调到市直学校接六二的语文课,孩子们可能认为我是农村来的老师,所以,有一段时间,班上总是闹哄哄的。特别是早读很是吵闹,且迟到的也挺多。开始,我用批评的方法试图改变,一周的实践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徒劳。新的一周开始,当学生们走进教室时,发现我已经端坐在讲台前,不再干涉他们,而是旁若无人、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孩子们好奇地围在我的周围痴迷地

9、在看、在听,很快,一些学生也模仿着我的样子,拿出课本和自己喜欢的东西朗读起来。一个月后,班上再也没有迟到的同学,教室里响起的是老师和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市直三小是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所以学生的习惯相对需要加强,孩子们无意识地有随手扔脏物的坏习惯,每次上班或下班的路上,我随手有一个小包,见到脏物就主动捡起来放在我的袋子里,在学校的校园里,走廊教室里,只要有脏物,我很少说学生,你把它捡起来,而都是主动地自己去捡。我还写了一篇下水文塑料包的诉说,在阅读课上,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所以政教处的陈校长多次在全体会上说,张老师无论是带哪个班,他们的学生随手捡脏物的人数最多。示范的引领,自律和他律,无不在警示着

10、我和我的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的人们是在自信和榜样中一步步走过来的。 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思想着、追求着、完善着,曾用笔墨或行动表示着。散学典礼上的师生互动刊登在教育时报08年2月2日第三版;缅怀先辈感悟亲情刊登在教育时报08年4月19日第三版;有感于时报的本土情怀刊登在教育时报08年6月12日第一版;画杨桃教学设计例谈刊登在河南教育2004年第8期上;所写教科研论文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07年7_8刊登在郑州教育科研上;2005年8月所讲四年级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被郑州市教研室评为二等奖、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三等奖;2005年、2006、2007年连续3年被评为郑州市

11、优秀班主任;05年10月所讲跌倒了,爬起来被省教育厅评为二等奖;07年8月所讲将相和被郑州市教研室评为一等奖;07年承接立项的省“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多元智力开发与培养实验研究”为实验人;2006年9月所写论文在阅读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一等奖;2004年被荥阳市委、市政府评为“遵守职业道德十佳标兵”;2005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这些,只能说明在过去的日子里,我把教育当成了事业来完美。今后,我会把教育当成快乐来尝试。 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彼此能够带来快乐,共同愉悦的过程;是一个展示生命力、提升生命境界、创造生命之美的过程。 荥阳市第三小学 张 振 敏 2008年6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