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信息化管理技术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38762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信息化管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奶牛信息化管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奶牛信息化管理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信息化管理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奶牛信息化管理技术作者: 王琨 张伟新 李委奇马静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2期1信息化技术在奶牛养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1.1关于奶牛发情的监测系统应用分析在整体的经济效益方面,奶牛场受到奶牛的繁殖方面的影响。比如,生产效率低下以及没 有合理的人工观察手段等都可能给奶牛场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并且难以预计。按照有关数 据显示,每头空怀的奶牛多喂养Id,就会花费人工等各个环节的成本为1632元之间。每头 空怀牛多喂养一个发情期就会提高成本336672元。如果延误了发情期,那么每头奶牛的产奶 量就会降低168515kg。所以,高效率的奶牛发情技术长久以来都是畜牧业研究学家研究的重 点问题。经

2、过实践研究发现,现代化发情探测器的使用能够有效的促进奶牛配种工作的顺利进 行,奶牛的繁殖率、受胎率等也能够得到极大提高。1.2关于对饲料配方的软件应用的分析在奶牛饲料的配方软件开发方面,主要是基于3个方面进行建立的。这3个方面分别为营 养标准数据库、优化配方模型以及饲料原料数据库。在这 3 个方面当中,数学优化模型是基础 一个健全的数学模型能够充分满足配方需求。当前,用于饲料配方软件的数学方法有目标规划、 有线性规划、模糊线性规划、随机规划等;不同产地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差异很大,即使相同产 地不同时期的原料营养成分也会发生变化,为此需要编制自己的“原料营养成分数据库及查询 管理系统”,并利用计算

3、机技术来管理和分析饲料原料数据。1.3关于TMR监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分析TMR饲喂监控系统能够实时跟踪全混合日粮饲喂车的重量信息、饲料种类信息、不同圈舍 奶牛的饲喂信息,具有配方管理、配料管理、配比分析、牛只营养分析、牛群信息管理、饲料 仓库信息管理和饲喂过程监管等功能,用于指导和监管奶牛饲喂过程,从而实现奶牛的精准化 饲养。TMR饲喂监控系统由TMR自动记录通讯仪和上位计算机云平台构成,TMR自动记录通讯仪由 微控制器、重量信息采集模块、饲料信息采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供电模块构成。微控制器 分别与重量信息采集模块和饲料信息采集模块连接,以获取饲喂车装载的饲料重量信息和饲料 种类信息;微控制

4、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上位计算机无线通信,从而上传采集到的信息;各模块 由专用供电模块供电,保证设备供电正常。2牛群管理模块2.1泌乳牛管理泌乳牛根据奶产量、泌乳天数、胎次、体况和繁殖状态等综合指标分群。泌乳牛的管理有 下面几个方面需要注意:在泌乳的初期阶段,牛群的体状在3.253.50kg范围内分布。在泌乳 峰值的时候,牛能够达到最大产奶量。除此之外,能够确保牛群更好的泌乳持续力以及繁殖能 力。牛场的奶牛管理模块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实现泌乳牛的更加清晰管理。在牛只报告中,设置 了专门的有关泌乳牛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能够显示泌乳牛各类信息,例如胎次、产量以及 繁殖的状态等。除此之外,使用者还能够按

5、照需求来进行筛选,能够快速的选出自己需要的数 据。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工作,能够自行的建立起各种报告。为了更好的对奶牛的产后各个 阶段进行监测,还可以设置奶牛产后BCS报告,仅仅添加一些限制条件,就可以将需要进行体 况评分的牛筛选出来,工作人员就可以直接找到相应牛进行体况评分了。2.2牛群繁殖管理模块2.2.1发情监测奶牛发情监测计步器的引入,能够准确的将奶牛的活动量记录下来。每天将这些数据传递 到系统中去,通过对活动量变化的分析,同时综合产奶效率以及产奶量等,时刻提醒工作人员 对奶牛进行配种。这种计步器实现了自动跟踪功能,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准确 的提高发情观测准确性,也可以发现

6、早期流产的奶牛。同时,可以根据牛只繁殖状况,设计“同期发情报告”,提醒可以进行同期发情的牛及时 进行定时输精。据牧场数据监测,计步器发情监测率达到97%以上,21d怀孕率达到30%以上, 应用发情监测软件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2.2繁殖管理在繁殖管理方面,繁殖管理软件有着非常大的优势。通过繁殖报告这个功能能够准确的熟 知在泌乳期各阶段奶牛的妊娠率以及发情期分布等情况。除此之外,通过繁殖报告能够准确的 熟知公牛冻精的受胎率等状况。通过配种员的繁殖报告能实时的了解各个配种员的工作状况。 通过预计产犊的按天和按月报告能够准确预计出产犊的日期。古话说:产不产奶靠配、产多产 少靠喂。在牧场的经营管理当中,繁殖管理占的地位非常大。结束语在信息大数据研究方面还需要不断加深研究,建立牛群云技术的信息库。除此之外,还需 要加强信息化交流合作,加强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进而提高奶牛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以 及社会效益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