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名词解释-(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386628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名词解释-(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微观名词解释-(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微观名词解释-(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微观名词解释-(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微观名词解释-(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名词解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名词解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需求:是指在一定期期内,相应于某种商品多种也许的价格,消费者乐意并且可以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可分为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2.需求规律:又称需求法则或需求定律,表白在影响需求的其她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3.需求的价格弹性:表达在一定期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反映限度或敏感限度。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d等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与其价格变化率的比值。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达在一定期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其有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映限度或敏感限度。其弹性系数等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与引起这种变化的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率的比值。5需求

2、的收入弹性:是指在一定期期内,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映限度或敏感限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的变化率与相应的收入变化率的比值。.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期间内,消费者每增长一种单位商品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增长量,用U表达。M=d(q)/dq7.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乐意付出的代价与实际付出的代价的差额。即可以用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得到的总效用与实际付出的总效用的差额表达,也可以用消费者乐意付出的货币总额与实际付出的货币总额的差额表达。.无差别曲线:表达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指数或满足限度的两种商品的多种不同组合的点的连线,无差别曲线上的任意两点,对消费者来说都是无差别的。沿着无

3、差别曲线上下移动,对消费者来说没有任何变化。9.边际替代率:表达在保持消费者满足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长一种单位的商品可以替代的Y的数量。MRSXY= -/=- d/dX10.收入-消费曲线:或称收入扩展线,表达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系列最优商品组合随消费者收入变化而形成的轨迹。它反映了消费者对X、Y两种商品的最优选择是如何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11.恩格尔曲线:又称收入需求曲线,表达一种商品的均衡购买量与消费者收入之间变化关系的曲线。(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长,但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恩格尔曲线向纵轴弯曲。而高档消费品和大部分工业品随收入

4、的提高而增长,增长的速度越来越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恩格尔曲线向横轴弯曲。)1.替代效应:是指当商品价格变化时,由于相对价格变化对需求数量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意味着消费者的货币购买力提高了,既有的货币收入可以买得起更多的X商品。13.收入效应:是指当商品价格的变化时,为保持相对价格不变,由于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动对需求数量产生的影响。1.边际产量:是指增长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增长量。PL=TPL(L)/L=TL(L)dL1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在其她投入要素不变时,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增长,其边际产量增长到一定点后最后会趋于递减。即在

5、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在持续等量的追加一种可变要素到其他固定要素上去的过程中,起初该要素的边际产量是增长的,但达到一定点后,再增长可变要素的投入,其边际产量是递减的。1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用一种投入替代另一种投入的比率。反映了厂商为保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不变,增长一单位要素的使用量与放弃的另一种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MRLK=KL=-dK/d17规模报酬:分析的是厂商生产规模变动对产量的影响,即如果所有的投入都同步变动同样的倍数,产出将如何变动。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18机会成本:是指把既定的稀缺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生产时,必须放弃的该资源用于其她用途

6、可以获得的最大收益,强调的是“有得必有失”。.沉没成本:即已经耗费而无法补偿的成本,其机会成本为零,不影响厂商的决策。2.边际收益:是指厂商每增长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得到的总收入的增量。MR(Q) T/QdTR(Q)/dQ21.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生产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按照市场价格获得的总收入与其生产这些商品每一单位边际成本总和之间的差额。22.自然垄断:面对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如果厂商生产中的成本函数具有次可加性,即由一家厂商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品和服务比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厂商提供的成本更低,这时便形成了自然垄断。23勒纳指数:若以L表达纳勒指数,则L(P-MC)/P。用来测度市场的垄断限度,数值

7、介于,数值越大垄断性越强。24.价格歧视: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垄断厂商有时会对生产成本相似的同一产品向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这种状况称为价格歧视。按限度大小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25.纳什均衡:每一种参与人选择的战略必须是针对其她参与人选择战略的最优反映,没有参与人乐意独立放弃她选择的战略。2占优均衡:是指参与人的最优战略不依赖于其她参与人的战略选择,不管其她参与人选择什么战略,她的最优战略是唯一的。27.边际收益产品:厂商增长使用一单位要素(L)所增长的收益,等于增长一单位要素(L)所增长的产量(MPL)乘以增长一单位产量所增长的收益(M)。MPRL=PLMR2

8、8边际产量价值: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条件下,由于厂商和消费者都不能影响商品的价格,厂商生产的产品将按同一价格发售,厂商增长一单位产量所增长的收益就是产品的价格,即MR=P。在这种状况下,PL=P*P,表达厂商增长一单位投入要素所增长的产量的价值,又称为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价值,即VMPL。29.经济租金:是指为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报酬与为得到或使用该要素所必须支付的最小金额之间的差额。.帕累托改善:如果既定的资源配备状态的变化使得至少一种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觉得这种资源配备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原则来衡量为“好”的状态就是帕累托改善。3.帕累托最优

9、状态:如过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备状态,帕累托改善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变化都不也许使至少有一种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备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32.生产也许性曲线:也称作产品转换曲线,表达用既定数量的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商品和Y的最大数量组合。33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如果每个商品均有市场,并且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每个厂商和消费者是价格接受者,她们都面对同一价格,那么这个经济均衡时的资源配备是帕累托有效率的。【()互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体现为各个消费者对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效应,体现为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商品的生产

10、都必须相等。(3)互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即消费者对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任何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4.外部性:指一种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种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了影响,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主体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因此而获得补偿。外部性亦可称为毗邻影响或外部效应,其实质是行为主体没有承当其行为所带来的所有后果。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35.庇古税:为矫正外部性所征收的税,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对排污者征税,也称为“排放税”或“排污收费”。36.公共物品:是同步具有消费的非排她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即很难严禁她人不付代价而消费该物品,任何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她人同步享有该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37.逆向选择: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指的是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低质量的商品会将高质量的商品挤出市场。逆向选择问题使市场缩小甚至消失,干扰了市场的有效运营。8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她人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