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欣赏活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38649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美术欣赏活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大班美术活动:名画欣赏梦 黎静 设计意图: 名画欣赏作为欣赏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仍是当今幼儿园教育中的“死角”,一直未被深入挖掘。虽然纲要中有提出,但是真正将名画欣赏作为一条主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艺术的熏陶在目前还是少之又少。许多老师认为名画与幼儿欣赏能力水平相差甚远,孩子不理解,无法取得共鸣;而且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对于名画的欣赏能力的确也比较局限,特别是对一些专业术语、运用手法的了解。有时也有不少的疑惑,如何选材也是非常的棘手,其实我想关键是缺乏指导的方法。这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目的是让孩子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幼儿对艺术和艺术世界的基本感觉,开拓他

2、们的视野,使他们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表现出直觉的喜爱;能够掌握简单的艺术术语,有叙述和谈论作品的能力;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活动目标: 1乐于在欣赏活动中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进行体验,发现美、感受美、丰富美。 2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 3在想象与创编的过程中发展创新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水平。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舒缓的音乐、半成品范例两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幼共同欣赏。 “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

3、:引发感受和体验。 1教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她在做什么? 2教师:“闭上眼睛,听音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画上的阿姨。 提问:刚才我们学画上的阿姨,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听着舒缓的音乐把我们的心情变得很宁静,身体也很放松,感觉很舒服。 三、感受美术作品中线条与色彩带来的不同体验。 1感受线条。 “现在我们来看看画家是怎么样画这幅作品的,先来看一看他的构线。 提问:“这些线条看起来怎么样?”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线条,“把我们自己变成一条线,肢体动作表示圆滑的曲线。” 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当我们用身体来表示圆滑的曲线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变得软软的、松松的,身心都很放松。 2感

4、受色彩。 教师:“看完了构线,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的涂色。”问:“这幅画上什么颜色最多?” “看到红色和黄色,你想到了什么?” “这两种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主要用了红色和黄色两种暖色的调子,给我们一种很放松、很舒服的、很高兴、很暖和感觉。 幼儿相互讨论:“阿姨舒服地躺在红色的沙发里睡着了,她做了许多的梦,梦见自己睡在沙漠里,火红的太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上;她还梦到了自己睡在绿色的草地上,那儿的空气很新鲜,很舒服。”“你觉得阿姨会梦见些什么呢?为什么?”幼儿讨论后请个幼回答。 小结:你们的眼睛可真亮,真会动脑筋,通过看画面的色彩就能

5、知道阿姨梦到的东西,可真棒! 四、启发幼儿作画,并给予一定的引导鼓励。 “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彩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也来试试看,把阿姨梦到的东西用一些线条勾画出来,然后在用蜡笔给它涂上漂亮的色彩。” 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五、作品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可请幼儿通过色彩等方面的感知,猜猜别人画的是什么,并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作画意图。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名画欣赏,毕加索的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其次是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

6、识和理解,培养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首先,设计的课件梦色彩鲜艳明快,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课件取代了传统教学法中的图片,让图片活了起来。其次,名画的背景采用蒙太奇式的切换,让孩子充分感受随着背景色调的变化,而引起的不同心理感受,这样幼儿很容易将抽象的色调理解转化为直观感受。课件取代了幻灯片的不覆盖性、多变形,名画的色彩明亮、课件制作巧妙,在这里课件发挥了它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对背景的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大部分孩子想的奇妙却难以表达。孩子们很喜欢创作画,今后我将多设计想象画课题,开拓幼儿的思路,启发幼儿的想象

7、力和创造力。 大班综合活动我的名片 活动目标 1了解名片的组成要素及功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自己的名片。 2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及运用名片交流的能力。 3萌发交往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情。 活动准备 1名片:收集的名片若干,自制的名片若干,名片要素图卡。 2制作名片的材料:彩纸、蜡笔、记号笔、干花、双面胶等。 3音乐磁带: 找朋友音乐、操作音乐。 4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通过“我的名片”,让幼儿认识我。 (1)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呢?不知道没关系,我这里有一样东西可以告诉你们。 (通过投影仪展示名片。)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是一张我自己设计的名片。我们

8、来看这张名片上有什么呀? (老师读出名片上的字。) (2)提问:现在你们认识我了吗?我的名字叫什么啊?我住在哪?我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呢?我在哪工作呢? (老师分别指名片上的头像图案、房子图案、电话图案、园徽图案,让幼儿说出后面相应的内容。) 通过名片让幼儿了解我、认识我,幼儿感到很新鲜,很感兴趣,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了, 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另外,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认读“我的名片”上的秘密,能让幼儿初步感知名片的四要素。这比教师自己直接介绍名片四要素效果更佳。 2. 欣赏各种名片,了解名片要素。 (1)说说自己见过的名片。 师:你平时见过名片吗?见过谁的名片? (2)参观各种名片,鼓励

9、幼儿边看边互相交流。 师:我知道,好多小朋友以前也见过名片。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名片,有些是人家送给我的,有些是我们幼儿园小朋友设计的名片。你们一起来参观一下,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3)集中交流。 师:谁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名片?名片上有什么?这些名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小结名片要素。 师:刚才我们看到每一张名片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花纹、图案、形状、颜色等。但也有相同的地方,如都有单位、姓名、地址、电话。老师知道小朋友不认识字,所以用这些图案来表示字的意思。 (出示头像图案、房子图案、电话图案、园徽图案。告诉幼儿,它们分别代表姓名、住址、电话和小

10、朋友的单位。教师边说边将这些要素图贴在一张空白大名片上。) .了解名片的功能。 (1)名片有什么用?有了名片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2)小结。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认识许多新朋友,又可以根据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地址与朋友保持联系。名片给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我们小朋友从幼儿园毕业以后就要升入不同的小学了,如果有了名片就能和好朋友保持联系了。小朋友想不想设计一张自己的名片呢? 4. 幼儿设计名片。 (1)你想设计一张怎样的名片? (2)介绍材料。 这是一张卡通形状的纸,你可以用它来设计一张卡通名片。 这是一张有花边的纸,你可以用它来设计一张花边名片。 这是一些有花纹的纸,你可以用

11、它来设计一张底纹名片。 这里还有一些干花和纸,你可以用它来设计一张立体名片。 但是无论设计什么样的名片,都要有这四个内容(教师指大名片上的四个要素),要让别人一看就懂,而且要装饰得美观,与众不同。 小朋友还有什么问题不懂的吗?假如你不会写自己家庭的地址,可以用什么办法表示呢?(可以画) (3)幼儿制作名片,教师巡回指导。先完成的幼儿可与同伴互相介绍自己的名片。 (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充分满足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名片的愿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关于设计名片,教师的“小朋友还有什么问题不懂的吗?”这一提问能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也体现了老师对幼儿的尊重和因人施教的思考。如果幼儿没有提出

12、问题,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假如你不会写自己家庭的地址,可以用什么办法表示呢?”启发幼儿能想到“以画代字”的方式。至此,活动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5. 介绍自己的名片。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名片。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随便抽取一个小朋友制作的名片放到投影仪上,让幼儿猜一猜这是谁的名片?幼儿猜出后请这位幼儿来介绍自己的名片。 (2)让全体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名片。小朋友设计的名片真美。老师知道还有好多小朋友也想来介绍自己的名片,那我们听着找朋友的乐曲,找个好朋友来介绍介绍吧。进行几次后,教师可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把自己的名片送给自己班或其他班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1把自己的名片介绍给其他班的小朋友,结识更多的好朋友。 2回去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特殊的名片,介绍给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