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实施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36806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档立卡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建档立卡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建档立卡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建档立卡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建档立卡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档立卡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档立卡实施方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宁县2013年度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 施 方 案 根据甘肃省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印发的通知(甘扶领发20146号)和庆阳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的通知(庆市扶领发20145号)精神,为了切实做好我县2013年度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县扶贫开发的瞄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镇。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乡村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

2、依据。2014年底前,在全县范围内要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镇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以此为基础,构建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1.标准。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各乡镇在确保完成农村扶贫标准识别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实际,按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纳入全县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2.规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2012年底,全县建档立卡的1.22万户、5.05万人,并录入国务院扶贫办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中的扶贫人口为基础,以国家统计局

3、甘肃调查总队核准的2013年度我县脱贫1.23万扶贫人口为依据,将全县10个乡镇符合条件的农村扶贫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且有劳动力)3.82万人一并纳入建档立卡管理范围。3.识别方法。采用规模控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分解到乡村,贫困户识别要以核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农机具、耐用消费品、教育、健康、户情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推选、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4.登记内容。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

4、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第一步:规模分解。在省、市扶贫办指导下,县扶贫办及各乡镇,在2012年度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将全县2013年1.23万脱贫人口和3.82万贫困人口逐级分解到乡(镇)和行政村(附件1)。第二步:初选对象。在县扶贫办指导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识别规模,乡(镇)扶贫专干、包村干部组织各行政村开展农户申请(附件2)、入户调查(附件3),摸底登记,具体办法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通过采用典型特征法、因素比较法、熟人社会法、收入测算法等方法选定脱贫户和贫困户,先提交村民小组代表会议进行评议,后将评议结果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脱贫户和贫困户

5、初选名单,由村两委会同乡(镇)扶贫专干、包村干部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第三步:公示公告。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脱贫户和贫困户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乡(镇)贫困人口识别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通过正宁县人民政府网站等渠道进行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6月底前完成。 第四步:全县统筹安排帮扶资源,结合双联及各类结对帮扶等工作,研究提出贫困农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人。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村两委、乡(镇)扶贫专干、包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农户需求和实际情况,制

6、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第六步:填写贫困农户登记表。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两委、乡(镇)扶贫专干、包村干部对已确定的贫困农户填写贫困农户登记表。第七步:填写扶贫手册。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两委、乡(镇)扶贫专干、包村干部对已确定的贫困农户填写扶贫手册。 第八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两委、乡(镇)扶贫专干、包村干部将贫困农户登记表和扶贫手册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贫困户、村委会各执一份贫困农户登记表和扶贫手册。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底前完成。第九步:联网运行。由县扶贫办负责,于2014

7、年10月底前完成录入数据试运行。第十步:数据更新。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户动态调整。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见附件6、附件7。三、贫困村建档立卡方法及步骤 (一)工作方法1.标准。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2013年行政村贫困发生率、农民人均纯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等标准进行。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2.规模。根据庆阳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

8、发的通知(庆市扶领发20145号)要求,确定我县省定贫困村规模为19个。3.识别方法。贫困村识别采取综合评价倒排序的办法进行,即以行政村地形地貌、农民人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农电设施、居住情况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等8项具体指标按百分值测算后倒排序的办法确定贫困村(附件8)。 4.登记内容。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全县94个行政村的地

9、形地貌、农民人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道路建设、安全饮水、通电情况、居住情况、村级集体经济8项具体指标按百分值测算后倒排序的办法将省定19个贫困村规模分解到乡镇(附件9)。 第二步:初选对象。乡镇人民政府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各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附件10),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第三步:公示公告。乡镇人民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6月底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全县统筹安排“双联”等各方面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村的结对帮扶方案,落实

10、结对帮扶单位。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结合贫困村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登记表。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村填写贫困村登记表(附件11)。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将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步:网络运行。全县网络运行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村信息动态管理。此工作在

11、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15日前完成。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见附件12、附件13。 四、工作要求 坚持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资金分配与扶贫瞄准及成效相挂钩,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并建档立卡,并将其作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扶贫办统一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成立建档立卡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精心组织部署,加强指导协调,抽调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此工作。 (二)强化宣传培训。各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

1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要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和每个行政村,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认真组织各类业务培训,确保建档立卡工作规范有序。 (三)明确责任分工。县扶贫办负责贫困户、贫困村的确定并组织乡(镇)、村两级做好建档立卡督促检查、人员培训、考核评估等工作。各乡镇负责村级规模分解、贫困户调查、识别等工作。 (四)规范操作程序。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贫困户识别要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要有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杜绝平均分配。 (五)保障

13、工作条件。县委、县政府安排必要工作经费,用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必需的宣传培训、材料印制、数据录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六)严格督查考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建档立卡工作进度和质量开展专项督查,对部分行政村工作进行抽查,抽查情况特别是数据准确率将作为2014年度扶贫攻坚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奖励资金分配挂钩。对宣传不到位、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等引发的矛盾纠纷要及时解决,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附件:1、正宁县2013年贫困人口及脱贫人口规模分解表2、贫困户申请书3、贫困农户登记表4、庆阳市2013年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调查测算表5、扶贫

14、手册6、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7、贫困户参考文本8、庆阳市贫困村识别测算指标9、正宁县省定19个贫困村规模分解表10、贫困村申请书 11、贫困村登记表 12、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 13、贫困村参考文本 附件1、附件9待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后印发。附件1正宁县2013年贫困人口规模分解表乡 镇行政村农业总人口(人)2013年贫困人口(人)贫困发生率(%)合 计94214474 38200 17.81 西坡乡柴桥子村88334539.07 高红村216092943.01 韩坳村212189242.06 石家湾子村108944841.14 宋畔村232864527.71 五畔村224260126.81 西坡村210658927.97 月南村190374339.04 小计148325192 35.01 永正乡堡住村334048914.64 东龙头村270147017.40 佛堂村3200128040.00 纪 村22401657.37 刘家堡子村221038217.29 路里村151626817.68 南住村389978020.01 上官庄村28001475.25 王沟圈村189932817.27 友好村174524113.81 小计255504550 17.81 周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