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36707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1.培养空间概念 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为了切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新教材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提供了丰富的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和素材。其次,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经验活动,注意到创作对发展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设计“拼图”、“花边设计”、“搭积木”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创造,相互欣赏,感受图形的美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使空间观念得到逐步的发展。 2.培养创新精神,关注情感体验 数学在涉及情感和表达方面与艺术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数学教学一样,艺术教学中过分强调技艺的学习而忽视情感的作用同样会使艺术变得枯燥无味。因而,“情感”、“态度

2、”、“价值观”的培养在新教材里得到了重视。如让学生通过找生活中见过的其他平行四边形,在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也教育学生要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3.突出空间与图形的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非常少,教师也不注意适当培养。纵观国外,日本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本中“测量”单元,却有中国“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些内容在中国教材却十分少见。学习几何的价值不仅在于训练思维和它的实际应用,也在于它所蕴涵的文化因素揭示了几何的内在魅力,这也是几何吸引学生的实质。教材以连环画的形式介绍数学文化,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空间与图形”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其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4.逐步

3、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依据“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的课程理念,新教材结合相关知识内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早期孕育、逐步渗透、层层深化的方式进行编排,使重要的数学原理和数学思想逐步让学生认识。 5.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强多感官参与 新教材“空间与图形”中的很多素材都取自生活中的原型,力求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方向与位置、旋转与平移、图形的认识等内容。小学“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应该建立在活动的基础之上,让各种感觉器官参与。新教材空间与图形部分的编排利用了这一规律,安排了“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等栏目,通过问题将活动与其背后的基本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