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359328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1章第2节1.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可能遭到破坏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可能会发生紊乱答案:C解析: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有的人到青藏高原由于空气稀薄,氧的含量降低,会因供氧不足、脑细胞供能不足而导致头痛,出现心跳加快、加快血液的运输能力、代谢紊乱的现象。2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环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加

2、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答案:C解析:内环境是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当它发生剧烈变化时会使细胞不适应从而代谢紊乱。而渗透压、血糖等不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偏离正常值都会使内环境稳态遭到破环。3 .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数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答案:D解析:选项A,肝脏在血糖稳定中起作用;选项B,肺在维持机体氧的供给中起作用,还有调节pH的作用;选项C,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起重要作用;选项D,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在内环境

3、稳态上不起作用。4 .下图AD的体温调节中,哪一途径表示人体持续生活在过冷环境中,并可以导致死亡?()答案:B解析:人体新陈代谢速率降低,导致体温降低,酶的催化作用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引起人的代谢不正常。持续过冷的生活环境,可导致死亡。5 .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答案:C解析:发高烧时,高温使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影响了食物的消化,从而使人有胀饱感,食欲降低。6 .血浆渗透压大小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血浆中蛋白质的

4、浓度B.血浆中Cl浓度C.血浆蛋白的分子质量+D.血浆中Na浓度答案:C+解析:血浆中的渗透压主要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与Na、Cl浓度也有关。7 .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pH会略微下降,这是因为()A.血浆中的水分减少了B.血浆中的乳酸增多了C.血浆中的酒精增多了十D.血浆中的K减少了答案:B解析:剧烈运动时,由于氧气供应量相对不足,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少量乳酸,使pH略微下降。8汶川大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伤员,保持内环境的稳态能加大生存机会。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机制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C.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答案:D解析:人体内环境的稳

5、态是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9.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5号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航天英雄杨利伟胜利完成航天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说:中国航天员飞行时穿着的航天服,材料和面料都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是安全可靠的。由于太空环境极端恶劣,人在太空中如果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一分钟也不能生存。为保障航天员的正常生命活动,航天器和航天服都具有生命保障系统。请结合内环境稳态的知识回答下面的有关问题:(1)由于太空环境极端恶劣,人在太空中如果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一分钟也不能生存。说明机

6、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的。(2)人在太空中如果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一分钟也不能生存的根本原因是被破坏。(3)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航天服应具有,能维持与地面相接近的,能提供,能排出等功能。答案:(1)有一定限度(2)内环境稳态(3)隔热防冷压力、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解析:结合已有知识对问题情景进行分析,探究新问题。10.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和内环境稳态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有直接关系B.健康人的正常体温始终接近37,与气温变化关系不大,是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表现C.健康人尿液成分和理化性质一般不因饮水多少而变化是内环境稳态

7、的具体表现之一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稳态被破坏将导致疾病发生答案:C解析: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是与内环境稳态关系最密切的四个系统,A正确;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正确;尿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细胞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稳态被破坏必然导致疾病发生,D正确。11. 下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A、B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C、D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

8、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12. 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HCl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A.等量是对实验中无关变量的要求,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水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结果是甲13t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储水的pH变化明显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

9、H稳定不变答案:D解析:等量是排除数量多与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摇匀有利于反应完全;乙试管是空白对照,pH变化明显;血浆中因有缓冲物质,pH保持相对稳定,但不是不变化。13. 内环境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下面是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运动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不分解造成的B感冒病毒的入侵不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C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时,会使血浆中渗透压下降答案:C解析:人体血浆中具有对酸性物质进行缓冲的物质,但缓冲需要一定时间,因此长跑后一段时间内会感到肌肉酸痛。感冒病毒在人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很容易破坏内环境的

10、稳态,影响正常生理活动。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有利于保温;而水分散失会使渗透压上升。14. 有一类疾病属于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呼吸道阻塞、肺不张或肺炎等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排出受阻。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血液的pH通常在之间,当血中CO2大量积累时,它就与水反应形成,该物质在血液中的积累会使血液pH低于,但总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该物质又会很快分解成。(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但乳酸可与血液中的发生反应,生成,从而使血液pH保持相对稳定。(3)病人从水果中摄入的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碳酸反应生成,该物质通过排出体外,因此血液pH不会

11、升高。(4)由上述看出,血液中的和是一对重要的缓冲物质,它们对于维持血液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答案:(1)7.357.45H2CO37.35水和CO2(2)TB$NaHCO3孚L酸钠、水和CO2(3)NaHCO3肾脏(4)H2CO3NaHCO3pH军析:CO2溶入水可生成H2CO3使pH下降,如果体内CO2积累过多,排出受阻,则会使内环境中CO2积累,pH下降而导致酸中毒。血液中H2CO3/NaHCO况一对重要的缓冲物质,可保持内环境pH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15.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为探究人体血浆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

12、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事先配制的缓冲溶液、量筒、试管若干支。模拟人体内缓冲物质所调节的主要物质是。此外,还必须以作实验用具。(2)实验步骤设计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再依次滴入等量,测量pH并记录入表。对B组如何操作?O(3) 结果预测(4)答案:(1)Na2CO3、乳酸pH试纸、滴管(2)等量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乳酸对B组3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三种物质后,再滴加等量Na2CO3(3)吉果预测(4)血号pH解析:(1)人体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吃的食物中含有碱性物质Na2CO3,它们都可以进入血浆

13、,引起血浆pH下降或升高,所以模拟人体内缓冲物质所调节的主要物质是Na2CO3孚L酸。由于需要测量血浆pH,pH试纸、滴管就是必需的实验用具了。(2)探究人体血浆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实验对照思路为:分别在等量的家兔血浆、蒸馏水、缓冲液中加入酸或碱,观察pH变化情况。分组编号,本题实验设计了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应编号(步骤);设置对照实验,即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再依次滴入等量乳酸,测量pH并记录入表,与A组不同,B组3支试管后来滴入的是等量的Na2CO3步骤)。(3)实验结果的预测,蒸馏水中加入酸或碱后pH有明显变化,而家

14、兔血浆、缓冲液中加入酸或碱后pH基本不变。(4)根据实验现象,家兔血浆和缓冲液的pH变化相同,得出实验结论为:血浆pH相对稳定是由于存在缓冲物质。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人教版必修3)主备:杨宏伟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2012.9.12学习目标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稳态调节的机制是什么?重点和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一、自主学习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特点动态变化:内环境和处于动态平衡中。稳态:正常机体通过作用,使各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状态。2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经典解释:在和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

15、合作、协调统一实现的。主要调节机制:调节网络。稳态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均会遭到。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机体进行的。一、问题探讨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讨论1: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讨论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二、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结果汇报6:009:0012:0015:0018:0021:00时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三、想一想: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哪些?调节这些生理过程的系统有哪些?四、对调节机制的认识:1法国贝尔纳观点:2美国坎农观点:3目前观点:五、引出概念。1、稳态的概念:2、特点:六、当堂训练1.机体的调节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系统免疫系统A. 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