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34910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疾病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 病,主要鼻、鼻烟和咽部的急性感染,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 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 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 敷、腋下及腹股沟处置冰袋、温水或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等。(2)遵医嘱给予退热剂。(3)保证患儿摄入充足的水分,给予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 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并适度 保暖,避免因受凉而使症状加重或反复;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2、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如患儿病情加重,体 温持

2、续不退,应考虑并发症的可能,需及时报告医师并及时处理。如 病程中出现皮疹,应区别是否为某种传染病的早期征象,以便及时采 取措施。3、促进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室温在18-22 度,湿度50%-60%;及 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鼻塞严重时于清除鼻 腔分泌物后用0.5%麻黄碱液滴鼻,每次1-2 滴。对因鼻塞而妨碍吸 允的婴幼儿,应在哺乳前10-15 分钟滴鼻,是鼻腔通畅,保证吸允; 注意观察咽部充水肿等情况,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片或行雾化吸 入。4、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掌握上呼吸道个感染的预防知识和护理要点,懂得相应 的应对技巧,如加强体格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以机体抵抗力,但

3、 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气候变化时添 减衣服,避免过热或过冷。鼓励母乳喂养,积极预防各种慢性病,如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贫血等。在集体儿童机构中, 如有伤感流行趋势,应早期隔离患儿,室内用食醋熏蒸法消毒。支气管炎(急性)的护理【疾病概述】 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 染后,后为一些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气管常同时受累,故可 称为急性支气管炎。【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以减少对支气管粘膜的刺激, 利于排痰。(2)经常变换患儿体位,拍击背部,指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以利 于痰液排除,促进

4、炎症消退。(3)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消除炎症,促进排痰,必要 时用吸引器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4)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化痰止咳、平喘剂,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5)对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患儿,注意观察有无缺氧症状,必要时给 予氧气吸入。2、维持正常体温(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 度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 给予药物降温,防止发生惊厥。(2)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供给。保持口腔清洁,婴幼儿可在进食 后喂适量开水,以清洁口腔;年长儿应在晨起、睡前漱洗口腔。3、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家长适当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对气 温变化的适应能力;根据气温奥化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或过热;

5、在呼 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积 极预防营养不良、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贫血和各种传染病,按 时预防接种,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小儿肺炎的护理【疾病概述】肺炎是各种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病原体为病毒和细 菌。按病因分为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等;按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及慢性肺炎;按病情可分 为轻症和重症肺炎;按病理程度可分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 质性肺炎等。支气管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临床以发热、咳嗽、 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共同特征。重症肺炎常伴全省中 毒症状及循环、神经、消化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

6、。【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与温度,适当饮水,以利于痰液排除。2、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尽量避免哭闹,减少氧的消耗。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的清淡饮食,少食多餐。4、氧气吸入,可鼻导管、鼻塞、面罩给氧。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必要时吸痰。6、严格控制液体速度,以防肺水肿发生。二、病情观察1、观察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2、注意有无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的先兆症状,做好抢救准备3、若患儿突然气促,呼吸困难、青紫明显加重时可能合并气胸或脓胸闭式引流的准备,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4、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三、健康教育1、指导患儿加强营养,增强体质2、注意保暖,避免受

7、凉3、定期复查【疾病概述】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 淋巴细 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管道慢性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 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和带有哮 鸣音的呼吸困难,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可自行缓解或在治疗 后缓解。以1-6 患病较多,大多在三岁以内发病。【护理措施】1、缓解呼吸困难(1)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评价其效果和 副作用。(2)置患儿与坐位或卧位,以利于呼吸,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氧浓度以 40%为宜,定时进行血气分析,及时调整氧流量,保持 PaCO2 在 9.3-12.0kpa(70-90mm

8、Hg)(3)教会并鼓励患儿做深而慢的呼吸运动(4)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困难的表现及病情变化,若出现意识 障碍、呼吸衰竭等及时给予机械呼吸2、维持气道通畅(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2)给予雾化吸入、胸部叩击,震颤,以促进分泌物的排出,病情 许可的情况下进行体位引流;对痰液多而无力咳出者,及时吸痰(3)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防止痰栓 形成(4)若有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3、密切监测病情 若患儿出现紫绀、大汗淋漓、心率增快、血压下降、 呼吸音减弱等表现,及时报告医师并共同抢救4、做好心理护理(1)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有害气味及强光的刺激,以保证患儿的休 息,必要时

9、遵医嘱给予镇静剂(2) 哮喘发作时,守护并安抚患儿,鼓励患儿将不适及时告诉医护 人员,尽量满足患儿合理的要求(3)允许患儿及家长表达感情;向患儿家长解释哮喘的诱因、治疗 过程及预后,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患儿并发挥患儿的主观能动 性,使其学会自我护理,预防复发。【健康教育】(1)指导患儿学会呼吸运动以强化横隔呼吸肌。在执行呼吸运动前, 应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腹部呼吸运动:1)平躺,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膝弯曲,脚平放。 2)用鼻连续吸气,并放松上腹部,但胸部不扩张。 3)缩紧双唇, 慢慢吐气直到吐完。4)重复以上动作10 次。向前弯曲运动:1)坐在椅上,背伸直,头向前向下低于膝部,使腹 肌收缩。

10、2)慢慢上升躯干,并由鼻吸气,扩张上腹部。 3)胸部保 持直立不动,由口将气慢慢吹出。胸部扩张运动:1)坐在椅上将手放在左右两侧的最下肋骨上,2) 吸气,扩张下肋骨,然后由口吐气,收缩上胸部和下肋骨。3)用手 掌下压肋骨,可将肺底部的空气排出。4)重复以上动作10 次。 (2)介绍有关用药及防病知识: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 患儿及家长确认哮喘发作的诱因,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源,去除各种 诱发因素;教会患儿及家长辨认哮喘发作的早期征象,发作表现及适 当的处理方法;教会患儿及家长正确、安全用药。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疾病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 指肠、胰腺、

11、胆道等疾病引起的出血,主要原因为消化道溃疡、食管 及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出血、凝血机制损害所致的出血。临床以呕血、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发热为主要特征。【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休息 绝对卧床休息,保暖,去半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 道通畅。2、心理护理 保持安静,安慰患者,解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3、饮食 大出血者应禁食,出血停止后给予温凉流质,食道静脉曲 张者应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严格观察输血、 输液速度,以免引起急性肺水肿。5、应用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者按双囊三腔管护理常规。二、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变化。2、注意肢体温度、湿度、皮肤及甲床色泽。3、观察呕血、黑便的量、次数和性状,并记录。若有头昏、心悸、 出冷汗等休克表现,应及时协助处理,并按休克护理常规。【健康教育】1、保持良好的心境,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2、给予易消化饮食,忌粗糙、过硬的食物。3、学会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如有出血征象立即卧床,保持安静,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4、定期复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