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编程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337018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算法编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算法编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算法编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算法编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算法编程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算法语句编程教案 图形计算器的编程功能在课堂中的应用长安一中数学组 罗理想本节课针对北师大版数学必修3第二章算法初步,是在学生学习完三种算法语句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在通过模仿、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编程,体验Hp 39gs图形计算器的强大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前准备:1.利用系统抽样对学生进行课前分组。 2.安排学生自学Hp39gs图形计算器用户手册18.118.37中的一些简单的编程命令。教学过程:用“过河式”教学模式,通过变式教学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过河式”教学模式结构: 此岸:1.学生已学习了基本的算法结构和算法语句,但实践能力较差。 2.大多数学生直接编程有困难,

2、故可以引导他们先分析算法(画流程图)再编写程序。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算法的三种结构和算法语句,“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天我们一起利用图形计算器来进行简单的编程。例1:通过编程计算1+2+3+100=?【设计意图】此例从学生生活中来,起步较低,让学生复习循环语句Fornext.体验成就感和喜悦感。(附程序)0S: 0M:FOR A=1 TO 100 STEP 1;M +1M:S+NS:END:MSGBOX S:通过编写和不断调试,小组合作交流,大家很快就得到结论.师:非常好,但是对于任意给出的一个正整数n,要求1+2+3+n=? 该怎么办呢?变式1:设计程序,任意给出的正整数n,

3、计算出1+2+3+n的值【设计意图】此题比起例1难度略有上升,既体现了算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的特点,又锻炼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PROMPT N:0S: 0M:FOR A=1 TO N STEP 1;M +1M:S +1S:END:MSGBOX S:变式3:设计程序找出满足1+2+3+n.2000的最小正整数。0M: 0N:DO N+1N:N+MM:UNTIL M2000END:MSGBOX N:变式4:设计程序找出满足1234n2000的最小正整数。1M: 0N:DO N+1N:N*MM:UNTIL M2000END:MSGBOX N:【设计意图】变式3和变式4都是在不知道循环次数的情况下进行的

4、,用DOUNTIL结构,这和已知循环次数的FOR语句是有区别的。例2:对课本上的关于闰年判断的语句进行验证。通过反复验证,最终发现课本上的语句是错误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通过分析和不断调试,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例3:应用题儿童乘坐火车时,若身高不超过.m,则无需购票;若身高超过.m但不超过.m,可买半票;若超过.m,应买全票试设计一个购票的算法,写出伪代码,并画出流程图析:先根据题意画程序框图,在写出语句,最后在图形计算器中编程。解:用条件语句表示为:Input hIf h1.1 Then Print 免费乘车Else If h1.4 ThenPrint 半票乘车Else

5、 Print 全票乘车End If 彼岸:1.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小组合作的合作意识。2.在环环相加过程中,使学生对算法结构和语句的理解进一步加深。3.在经历了编程的过程后,使学生课后有信心、有能力去利用图形计算器验证平时在课下遇到的问题。从上述案例分析发现,利用“过河式”模型设计三维目标是以新、旧知识和技能为纽带,以过程和方法为核心,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宗旨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善于挖掘教材,创设有益于知识与技能的恰如其分的问题情境,构建符合数学学科特色的探究活动,构筑有利于师生和生生合作的平台,从而全面达成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