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294050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68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681 电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梯不得计作安全出口;2 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高层公共建筑和12层及12 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 电梯的台数不应少于2 台;681 第 2 款规定是考虑平时使用一台电梯,另一台备用便于检修保养,人流高峰时 两台同时使用,以节省能源。住宅设计规范4.1 楼梯和电梯4.1.7 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 容纳担架的电梯。4.1.8 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当住宅电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 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

2、只设一台 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连通。4.1.9 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的深度,且不得小于 1.50m。 4.1.7 电梯设置台数的多少关系到住宅建筑的电梯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如何确定, 目前基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公式计算,另一种按经验确定。目前北京、上海大都采用 后一种方法。关于电梯计算公式,国外的一般很复杂,有很多未知数需确定,国内从收 集的资料来看,各种不同计算公式不下五、六种。由于研究角度不同,计算所规定的未 知数亦不一样,而且不少系数是按经验或实测而定,因此即使按公式计算,也只是一个 近似值。为简化设计,方便选用,北京、上海等地设计院大都根据各自的经验确定基本 数据。如北京

3、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资料表明:每台电梯的服务户数为,板式住宅在66120 之间;塔式住宅在5684户之间,认为每台电梯服务100户是合理的。上海市的资料 表明,在20层以下的高层住宅中,每台750 kg速度为1m/s的客梯可服务6010 0 户。最近,北京首规委住宅专家组讨论,认为一台电梯服务6 09 0户是适宜的。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的规定,其根据:高 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3.1 条规定,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 住宅和通廊式住宅中应设消防电梯。第6.3.2条规定,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兼用;调查 表明,由于国产电梯质量还不够稳定,管理、操纵水平也

4、不高,在已建成的高层住宅中 电梯往往容易出现故障而需检修停开,电梯本身使用一定周期后也需要大修。如果只设 一台电梯极易出现故障或检修而影响居民使用。如果在十二层以下,住户尚能承受短时 间的不便,对十二层以上住户只能望楼兴叹。北京前三门大街只设一部电梯的十五层塔 式高层住宅居民反映就很强烈;如果设置两台以上大小容量搭配电梯,并成组集中布 置,就能同时或交替使用,便于管理,兼顾搬运家具及担架,并能节省能源和日常维修 管理费用。据上海市实测表明,在一台1000kg14人电梯的278次运行中,乘07人 次数占95%,乘1115人次数只占1%,是很大的浪费。如果备用一台630kg7人电梯, 非高峰使用时

5、间完全能满足需要,高峰时再开大容量电梯,就能大大降低耗电量,节省 日常开支。1000kg速度为1m/s的电梯,其功率为11.2kW,而一台500kg速度为1m/s 的电梯,其功率仅7.5kW,几乎比前者减少1/3;参照各国的规范,瑞士、前苏联九 层,波兰十层,罗马尼亚十一层的住宅只装一部电梯,超过以上规定层数的,就要设两 部电梯。根据我国当前经济条件,适当放低要求是比较适宜的。4.1.9 电梯应设候梯厅,以满足日常候梯人停留和搬运家具等需要。从我国已建成高 层住宅来看,有的认为中间楼层候梯人数不多,可利用走廊、楼梯平台兼作候车室梯面 积,其深度在1.20m左右,在北京高层住宅中有此实例,但大多

6、数住宅设电梯候梯厅, 其深度在1.60m以上。上海塔式咼层住宅一般都设电梯厅,其深度在2m左右;深圳二 十层左右高层住宅,一般设三台电梯,其候梯厅在1.40m左右。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 要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GB/T7025.17025.3 1997)的规定:“单 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最大的轿厢深度。服务于 残疾人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0m ”。该标准规定住宅电梯的主要参数和尺寸见 表 4.1.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2 居住建筑5.2.1 中、高层住宅、公寓的住户较多,建筑入口比较集中,而许多设计将入口做成了 多级台阶,常常又

7、不设扶手,不仅阻碍了残疾人的通行,对老年人、妇女、幼儿及携带 重物者的通行也带来了困难和危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这种做法需要改进。 例如,将入口设计成没有台阶的入口,或是设计成有台阶,也有坡道和扶手的入口,这 种障碍入口将给全体居民的进出带来方便和安全。在出入口设有平台的中、高层住宅、公寓建筑,应考虑到门扇的开启、人流较集中和残 疾人的通行要求等因素,将平台的最小深度做到2.00m,可缓解人们在通行中相互干扰 和影响的现象。平台边缘设有栏杆和栏板是安全上的需要,在平台上方设雨罩在雨雪天 气将给人们的进出带来许多便利,例如,不少高层住宅、公寓将入口平台做成带屋顶和 局部透空墙体的小间,这

8、种做法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中、高层住宅、公寓电梯厅的深度要求不小于1.80m,这是轮椅和担架床停留和通行的 最小空间。7.7 电梯与升降平台7.7.2 电梯是人们使用最为频率和理想的垂直通行设施,尤其是残疾人、老年人在公共 建筑和居住建筑上下活动时,通过电梯可以方便地到达想去的每一楼层,在高层建筑内 只需要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走动。乘轮椅者在到达电梯厅后,要转换位置和等候,因此电 梯厅的深度不应小于1.80m。电梯厅的呼叫按钮的高度为0.901.10m。电梯厅显示电 梯运行层数标示的规格不应小于50mmX50mm,以方便弱视者了解电梯运行情况。在电梯 入口的地面设置提示盲道标志,告知视觉残疾者电梯的准确位置和等候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