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调研报告(同名22046)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29326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地调研报告(同名2204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场地调研报告(同名2204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场地调研报告(同名2204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场地调研报告(同名2204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场地调研报告(同名22046)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地调研报告(同名2204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调研报告(同名2204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学院类型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题 目:“专题性”展览馆建筑设计专 业: 风景园林 年 级: 2015级 学 号: LSA 15078 姓 名: 周云韬 成绩: 指导教师:庄晓敏提交日期:2017年 4月20 日“专题性”展览馆建筑设计1 调研目的让我们认识临近其他场地的建筑状况,基地所处城市环境整体结构和形态和特殊的一些城市元素,根据实地情况进行设计,了解人们对类型建筑的需求,借鉴前人的成功方案对自己的学习有较大的提高 。2 调研内容2.1 设计基地调研2.1.1 基地区位用地位于厦门湾南岸招商局漳州开发区招商大道南面地势基本平整,地形成长方形;北临主干道招商大道,西侧为次干道太武路。2.1.

2、2 基地周边环境基地东邻开发区招商局大厦;西侧为海悦、依山海生活小区;南面为静湖公园;招商大道北面华商酒店。2.1.3 基地建设条件本项目要求为一栋专题性(XX)展览馆单体建筑为主体结合文化娱乐及市民广场休闲。基地面积1030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中地上三层、建筑面积约5500平方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主体建筑高度17.0米,可设置一标志性建筑或构筑物(如标志塔)控制在40米以下;绿地率:50%以上;停车场:按总建筑面积的12%设置;总投资额约4500万元。2.1.4 基地现状基地现正在施工,基地南面有山体,周围城市道路景观完整,基地里高大树木,只有一些小

3、型灌木。场地空旷,周围是城市建筑。2.2 案例调研陶磊-凹舍这是专为著名艺术家冯大中先生设计的集住宅、工作室、美术馆于一体的建筑。项目位于辽宁省本溪市,地处主城区,正前方能遥看山体形成的天然景观。它既不是公共建筑,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私人空间,这个建筑必将有其特殊的意义。这就要求该建筑既要提供相对安静的创作与居住空间,还要给来访者以一种恬静而深邃的文化感受,它需要一种温和的力量。凹形屋面:建筑被设计成内凹的方形“砖盒子”,屋面凹形空间向中心汇聚,与三个室内院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巨大的空间张力把整个天空全部收纳到建筑内部,并暗合了传统的“四水归堂”。在屋顶的中心设置了可上人的木质屋面,由于凹形屋顶对

4、周边城市的屏蔽作用,这里形成了巨大的场所感,在此能够看到的只有远山、天空,还有夜晚那轮明月,感受四季轮回,感受自己的存在。2.3 相关设计规范1选 址展览建筑的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应结合城市经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要求进行合理布局。 展览建筑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交通应便捷,且应与航空港、港口、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设施联系方便;特大型展览建筑不应设在城市中心,其附近宜有配套的轨道交通设施;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的区域内,且与噪声源及储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标准的规定;宜选择地势平缓、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好

5、的地段。2基 地特大型展览建筑基地应至少有3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大型、中型展览建筑基地应至少有2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小型展览建筑基地应至少有1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基地应至少有1面直接临接城市主要干道,且城市主要干道的宽度应满足布展、撤展或人员疏散的要求。 展览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及疏散口的位置应符合城市交通规划的要求。特大型、大型、中型展览建筑基地应至少有2个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基地应具有相应的市政配套条件。3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应根据近远期建设计划的要求进行整体规划,并宜留有改建和扩建的余地。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合理,各部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交通应组织合理、流线清晰,道路

6、布置应便于人员进出、展品运送、装卸,并应满足消防和人员疏散要求。展览建筑应按不小于0.20m2人配置集散用地。 室外场地的面积不宜少于展厅占地面积的50。展览建筑的建筑密度不宜大于35。除当地有统筹建设的停车场或停车库外,基地内应设置机动车和自行车的停放场地。基地应做好绿化设计,绿地率应符合当地有关绿化指标的规定。栽种的树种应根据城市气候、土壤和能净化空气等条件确定。总平面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规定。基地内应设有标识系统。4展览空间展览空间应包括展厅和展场。展厅和展场的空间组织应保证展览的系统性、灵活性和参观的可选择性,公众参观流

7、线应便捷,并应避免迂回、交叉。展品及工作人员流线应与公众参观流线分开。甲等、乙等展厅应能具备集装箱货车直接进入展厅装卸货物的条件,丙等展厅应有专用运货设施。展厅设计应便于展品布置,并宜采用无柱大空间。当展厅有柱时,甲等、乙等展厅柱网尺寸不宜小于9m9m。展厅净高应满足展览使用要求。甲等展厅净高不宜小于12m,乙等展厅净高不宜小于8m,丙等展厅净高不宜小于6m。 展厅展位应按标准展位设计,并可按行、列或成组团布置。展厅内展位通道尺寸除应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甲等、乙等展厅主要展位通道净宽不宜小于5m,次要展位通道净宽不宜小于3m;丙等展厅展位通道净宽不宜小于3m。展厅地面应满足

8、展品存放、布置及运输要求,其荷载值应根据展览类型和使用要求确定。展厅平顶吊挂荷载应根据展览要求确定,且不宜小于0.3kNm2。展厅地面应根据展览使用要求布置综合设备管沟、管井或地面出线布点。管沟、管井及布点宜到达每个展位区域。展场应满足展览存放、布置及运输要求,其荷载值应根据展览类型和使用要求确定。5公共服务空间公共服务空间宜包括前厅、过厅、观众休息处(室)、贵宾休息室、新闻中心、会议空间、餐饮空间、厕所等,可根据展览建筑的规模、展厅的等级和实际需要确定。展览建筑的前厅宜集中设置。前厅应分为外区和内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前厅的面积可根据其服务的展览面积计算得出,每1000m2展览面积宜设置5

9、0m2100m2前厅; 前厅内外区之间应设置检票系统;前厅外区应设置为展方服务的检录空间和设施,并宜在室外预留相关服务场地;前厅外区应设置票务、咨询、寄存、监控、邮政、海关等,并宜设置观众休息、公共电话、饮水处等;前厅外区应设置公共厕所;前厅内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置相应设施;多雨地区应设置雨具存放设施,严寒或寒冷地区宜设置门斗。当展览建筑有多个展厅时,展厅与前厅之间应设置过厅。过厅可与前厅的内区结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过厅应为展厅提供缓冲空间,其面积可根据其服务的展览面积计算得出,每1000m2展览面积宜设置50m2150m2过厅;当过厅兼作前厅使用时,过厅应设置前厅的功能设施;过厅和前厅中设置的功能设施不应影响交通组织和人员疏散。3 调研心得我们不能独立的看某一部分的内容,场地设计就是要对场地的组成要素进行组织与协调,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以及工程设施等等。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场地,而不是做“放之四海皆可”的设计。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