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经典课程:人力资源管理6员工激励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28845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佛经典课程:人力资源管理6员工激励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哈佛经典课程:人力资源管理6员工激励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哈佛经典课程:人力资源管理6员工激励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哈佛经典课程:人力资源管理6员工激励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哈佛经典课程:人力资源管理6员工激励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佛经典课程:人力资源管理6员工激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佛经典课程:人力资源管理6员工激励(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员工鼓励第一章 鼓励理论 一、 鼓励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鼓励 1.鼓励的定义 经济学认为,奖金是实现按劳分配的一种补充形式,是对劳动者超额劳动的物质鼓励。为了纠正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在一定条件下扩大报酬的差距,拉开档次,以表达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法学从国家宪法和各项法令的角度阐述奖励制度,认为对生产、创造、技术革新等给予奖励有利于鼓舞劳动者向先进者学习,能更好地鼓励员工稳固和提高劳动热情,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积极性;惩罚那么是对违反法律行为者的制裁。违反刑事法律中的强制规定的,由法院给予刑事制裁;违反国家其他法律、法令中的强制规定的,由国家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制裁、纪律制裁。 行为科学认为,奖励是

2、对取得突出成绩,作出卓越奉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表彰与鼓励;在消极行为发生后,给予某些令人不喜欢的对待,或取消某些为人所喜爱的东西,从而减少或消除消极行为,就叫做惩罚。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到,奖惩两者虽然方法不同,着眼点不同,但都有一个核心内容鼓励。通过奖励或惩罚激发、鼓励人们向着信息发布者确定的目标调整或增强自己的行为指向和力度。于是一个需要总括奖惩的定义“鼓励 便应运而生了。那么,什么是鼓励呢?对此,智者见智,看法也不一致。现先介绍一下一些学者所下的几种定义。 鼓励就是“此时此刻对行动的方向、强度与持续性的直接影响 鼓励所涉及的是“行为是怎样发端,怎样被赋予活力,怎样延续,怎样导向,怎样终止

3、,以及在所有这一切进行的过程中,该有机体是呈现出何种主观反响的。 鼓励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主宰着人们或较低等的有机体在多种自愿活动的备选形式中所做出的抉择。 “鼓励必须研究一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人的智力、技巧和对任务的理解程度以及环境中所存在的各种制约条件都保持恒定不变的条件下,能说明一个人的行为的方向、幅度和持续性。 “鼓励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鼓励就是源发、鼓励之义;广义的鼓励那么是指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人的热情,启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潜能,使其行为朝向组织所期望的目标而努力。 “在组织行为学中的鼓励含义,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

4、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员工鼓励鼓励也可以说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管理行为学中的鼓励,主要是指启迪人的心灵,激发人的动机、挖掘人的潜力,使之充满内在的活力和动力,朝向所期望或既定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从鼓励论的研究出发,所谓鼓励,就是系统的组织者采取有方案的措施,设置一定的外部环境,对系统成员施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信息反响借助于一定的信息载体,引起其内部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使之产生组织者所预期的行为反响,正确、高效、持续地到达组织预定的目标。 鼓励就是激发、鼓励、维持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奋勇前进的心理过程。调动人积极性

5、的各种措施,按其实质来说,就是要采取各种形式的鼓励手段去激发行为的动机,使外部的刺激转化为人的自觉主动行为的过程。 按照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纳Steioner对动机一词所下的定义,动机是一种能够提供精神力、活力或动力从而形成“鼓励,并能够指导或引导行为到达目的的内心状态。换言之,“鼓励是一个通用词汇,可运用于动力、期望、需要、祝愿以及其他类似力量的整个类别。因此,当我们说主管人员鼓励他们的下级时,意思是说,他们在促进、期望和诱导其下级按照所希望的方式行动。 鼓励因素就是那些能诱使一个人作出成绩来的事物,其中可以包括更高的工资、有声望的头衔、漆在办公室门上的大名、同事们的赞扬,以及许许

6、多多其他使人情愿干活的东西。当然,动机反映了需要,而这些需要又是一些看得见的报酬或奖励;这反过来又加强了对满足这些需求的欲望。同时,报酬或奖励也可以是一种手段,用来调和各种需要之间的矛盾,或者重点强调某一种需要,使之得到优先的满足。 因此,鼓励因素就是能影响个人行为的某种东西。它对一个人愿意做些什么事情的取舍有重大影响。显然,在任何企业里,主管人员必须关心鼓励因素的作用,并创造性地运用它们。人总是以种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要求的。譬如,一个人可以通过积极参加社交俱乐部而不必通过企业来满足归属的需要,可以用但求无过、凑合过去的方式来满足经济的需要,可以用花费时间于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方式来满足地位的需

7、要等等。当然,主管人员所必须做到的,是利用那些鼓励因素诱导人们为其所属企业有效地工作。任何一个主管人员都不要期望去支配雇员的全部活动,因为员工总会有一些与企业无关的欲望和动机。但假设要使一个公司或企业的经营有效和卓有成就,那么必须在每个员工的身上激发起足够的动力,并使他们得到满足。 2.从客观的角度系统地认识鼓励 鼓励与鼓励过程的实践,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要用系统观来重新认识鼓励。 鼓励系统指的是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鼓励要素构成一个整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鼓励时间维指鼓励过程;鼓励空间维指鼓励层次;鼓励逻辑维指各种鼓励因素。 (二)鼓励的意义及特征 1.鼓励是生产力的促进剂

8、、推动剂 构成生产力因素的人是指掌握一定的文化、科技知识、劳动技能,并且具有极高的积极性、工作热情,在实际生产劳动中能发挥其创造力、智慧的人。鼓励是生产力的促进剂,推动剂。 2.鼓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主要管理职能 现代企业管理正在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越来越突出人的作用和力量。人是管理的主体,鼓励是管理的核心。总之,正确地认识鼓励理论、模式,不失时机地采用适当的鼓励方法与手段,这对各级管理人员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员工鼓励,可以防止决策失误。 (三)鼓励的作用与特征 1.鼓励的作用 领导的职责就是要把员工们的动机有效地引到组织的目标上去,将员工当作资源如同物力,财政资源加以开发,通过鼓

9、励,了解动机,留住员工,激发创造性。 2.鼓励的特征 鼓励是有方向性的。积极性的方向表现为:努力完成一件事,是为了个人利益,还是为了集体、国家。当然,也可以是国家、集体、个人都得到利益。 二、鼓励思想 一些鼓励理论家假设人是理性的,并提出以下几个主要的假设: 1.复杂人假设理论 随着现代工业的开展和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无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自我实现人的假设理论,虽然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适于一切人,因为人是很复杂的。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了复杂人的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们工作的动机不但是复杂的,而且是经常变动的。根据不同人的生理、心理表现,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会形成复杂

10、的联合型动机;人们可以依其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来适应各种不同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很难制定一种对任何人都适用的万能管理方法。根据复杂人的假设,管理上要求根据不同时间、地域、职业,善于观察劳动者之间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为不同人所接受的多种管理方式,其中包括奖励方式。 2.社会人假设理论 这一假设来源于梅奥的霍桑实验,之后又经英国塔维斯托克学院煤矿研究所再度验证。这一理论认为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作合理化,人们对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毫无兴趣。人类工作以社会需要为主要动机:人们在集体的生产劳动中,经由同事之间的关系而获得的认同感觉;在工作的相互联系中,享受工作的乐趣;人们在工作中,最感迫切需要

11、的是管理人员的社会需要的满足,金钱的刺激已经失去原来的诱因效果了。根据社会人的假设,这一时期的管理方式是参与管理。这种管理的重点在于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注意协调员工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员工形成归属感和整体感,倾听工人的意见和呼声,并积极向上层反映。在奖励制度上,主张奖励集体而不主张奖励个人;主张感情的满足,而不主张单纯的金钱刺激。如美国,1935年有75%的公司采用工资奖励方案。霍桑实验以后,1939年,采用工资奖励方案的公司降至52%,到1958年已降至 27%。 3.经济人假设理论 经济人又名为实利人。这种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这种假设认为,人是由经济诱因

12、来引发工作动机的,人们参加生产劳动的期望是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金钱高于一切;在生产管理的组织中,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人是被动地接受组织的控制和操纵。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泰勒。根据经济人的假设,这一时期的管理方式是任务管理。重点在于对人们的劳动时间和动作进行科学分析,以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对于人们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那么考虑很少;管理只是少数上层人物的事,广阔工人那么是被动地听从指挥;在奖励制度方面,只注重人的生理需要和平安需要,主要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的积极性。 4.自我实现人的假设理论 这一假设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马斯洛和麦克雷戈等

13、人提出。这种假设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即在工作中追求成就,实现自治和独立,开展特殊能力和技术,使自己富有弹性,能够适应于环境。人是自动和自制的,外在的诱因和控制会对人产生一种威胁,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生产组织的业务并非冲突。如有表现时机,人们会自动地调整个人的需要,与组织目标相吻合。根据自我实现人的假设,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这种管理的重点在于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促使人们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心情愉悦,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奖励制度那么在施行外在奖励如增加工资,晋升职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的同时,特别重视内在奖励如人们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等的满足。 三

14、、早期的鼓励理论 1.科学管理的鼓励理论 科学管理的鼓励理论为“管理科学之父泰勒F.W.Taylor所首创,他认为:管理者应该透过工作的研究与设计,来协助工人获得最高的工作效率,进而取得最大的物质酬劳。 泰勒经由实例以及其他的工厂实务发现:依靠个人技艺的时代已经过去。科学管理应为装配线和大量生产铺路,管理者的职责也与过去所担任的工作不同。在过去,管理者可以随个人经验,甚至随心所欲地指派和领导工人工作。但是,现在却不行了。他必须做到: (1)对于所监督的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寻求最正确的工作方法。 (2)根据科学方法甄选,训练及培养工人的工作技能,而非由工人自己摸索。 (3)密切注意工人的工作是否符

15、合科学原那么。 (4)划分管理者与工人间的责任,使各尽所长。 泰勒认为:遵循上述原那么,对于劳资双方都得其利,因为生产力增加的结果,工人的工资也随着增加。他主要担忧的原是管理方面的反对,因为采取他的方法,管理者将不能随心所欲地支配工人及其工作,这种做法剥夺了长久以来管理者的特权。 泰勒的科学管理说明了: (1)鼓励是有选择性的。人的积极性有时是捉摸不定的,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如气质、性格、爱好、兴趣、感情等,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2)鼓励是有时效性的。积极性不可能持续高涨,而是起伏不定的。如发奖金时,员工的积极性会高涨,过后积极性又下落。 (3)鼓励的复杂性和能动性。人类的动

16、机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如,一方面为了多增加收益而想加班加点,但另一方面却考虑应留些时间同家人团聚。 2.鼓励与企业管理 根据以上鼓励特征,企事业单位领导要经常考虑到以下问题: (1)寻求鼓励因素以激发动机、驱使行为。 (2)选择鼓励的方向是考虑鼓励只对个人利益有利,还是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结合。 (3)怎样保持鼓励行为持久,经久不衰,要依靠不断采取新的强化措施。 (4)从工作绩效看鼓励: 绩效=能力积极性 如果两位员工的能力相等,而绩效不等,那么其原因是积极性存在着差异。 四、现代鼓励理论 (一)弗鲁姆的效价期望理论 弗鲁姆认为,一个人采取某种行动的动力,任何时候都取决于他在采取该行动以后所取得的正反两方面结果的预期价值,乘以他预期该后果有助于实现所要到达的目标的程度。换言之,他认为鼓励是某个人行动的预期价值乘以这个人可能到达该目标的概率所得的积。 用弗鲁姆自己的术语将其理论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