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一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279485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0年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0年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0年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0年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0年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读书铸( )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国家的富强和tng( )飞必然要以只是nng( )聚力量,而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社会,读书时创造力和活力的起点,是文化底蕴( )的基石。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顶是( )(2 分)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实在记学识渊博。C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名山区儿童重返课堂,和其他师生一起

2、共享天伦之乐。D中国8位维和警察在海地大地震中不幸遇难,获知此消息,很多网友不能自已,纷纷在网站发帖表示悼念。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B各地中小学要完善和建立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C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4、默写。(6分)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子曰:“其恕乎! , 。”(论语)蒹霞苍苍,白露为霜。 , 。(诗经蒹霞)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悠然

3、见南山。(陶渊明饮酒)龚自珍已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 。5、名著阅读。(3分)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祥子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慢腾腾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跟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得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从口腔到胃里,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地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

4、,他连连地打嗝,水要往上漾。(1)以上文段节选自 (整理)的小说 。(2)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做简要的分析。(2分)6、青春是斑斓绚丽的诗,欢迎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青春随想”。(3分)(1)描绘青春色彩。在你的眼里,清楚是什么颜色的?请写出你的看法。(2分) (2)为了让青春的脚步迈得更加雄健有力,给自己写个青春左右座右铭吧。(1分)(一)古诗词鉴赏。(3 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斌,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7、诗中借用典故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_ , 。(l 分

5、)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2 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 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王者何贵(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

6、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选自刘向说苑)注释: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 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 与:亲附,拥护爱戴。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l )又何间焉 间:( 2 )小惠未徧 徧:( 3 )战则请从 从:( 4 )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非: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2 分)A 肉食者谋之 B 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C 长跪而谢之曰 D 辍耕之垄上11、翻译下列句子。(2 分)( l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7、2 )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12、(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2 分)(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8 分)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国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目的是展现人类追求进步的手段,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和寻求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途径。它鼓励人类把科学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普人面前。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

8、情激荡。世博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象、详细准确的解说。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人们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至今,甘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5 月l 日至10 月31 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也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主办机构希望吸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前往主题公园或各国家展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9、”,这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一次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以全球的视野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使上海世博会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是中国的第一展品。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 .7万平方米,它位于世博园区浦东世博轴东侧,世博演艺中心南侧,亚洲国家展馆西侧,处于世博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中国国家馆以象征中国精神的雄塑造型“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

10、其“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性”的16 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中国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设计者们一系列禅精竭虑的设想,最终在建设者手中得以实现。(据有关资料编写)13、“世界博览会”指的是 ( 2 分)14、第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2 分)15、第段“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 .7万平方米”一句中,加点的“大约”一词不能删掉的理由是什么?( 2 分)16、结合文意,谈谈人类举办世界博览会有哪些意义?( 2 分)(四)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3 分)分析题 老师年纪不大

11、,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展开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这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会做的更有意思些。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还抱着个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递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最先站起来

12、回答的是班长,他是公认的好学生,成绩好,口才好,模样好,没啥不好的地方。班长说:“因为这个男人是人贩子,用这种方法抢孩子。他接过孩子,马上就拔腿而逃。”老师笑笑,点点头。第二个站起来回答的是班里的调皮鬼,让成绩不错,但经常做一些恶作剧。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吗?”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辞地说:“你就当她漂亮吧!”调皮鬼摇头晃脑地说:“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个女人长得很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教室里一阵大笑。数学课代表站起来说:“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本人挣钱,一次收十块钱,不讲价。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万元户。”老师点点头:“同学们回答的都很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有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