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案及反思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27197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案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案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案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案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案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案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案及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课文开头一方面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体现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爱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教学目的:1. 结识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对的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等词语。2.理解杏林子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事迹。3.对的、流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微视频 学时安排:学时。教学过程:一、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做游戏。感受心跳。2.刚刚,你感受到了什么? 3.揭题板书:这节课,我们要学的9课就是一篇与生命有关的课文。 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开书,指生读全文。注意:要边听边思考,课文环绕生命讲了几件事。一会儿,教师要让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生报告。 师小结:本课环绕着生命讲了这样的三个小故事。三、研读赏析(一)认真的读故事,然后,找出其中

3、你觉得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再想一想这些语句为什么会令你感动。(二)先看第一种故事,看看在这个故事中,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精彩,打动了你。(三)生谈1、第一种故事。(1)刚刚同窗们读了种子萌芽的故事,也初步谈了自己的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一颗种子的力量和勇气吧。播放种子在多种恶劣环境下顽强生长的画面。(播放的过程中解说:出名作家夏衍曾在种子的力中说过,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到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上面挺,

4、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制止它的石块成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力量如此之大。)2、第二个故事(1) 出示“挣扎”一句同窗们你是怎么理解的?谁再来说一说。(2) 如果你是这只小小的飞蛾,面对可谓庞然大物的手掌,紧紧地攥着,那么,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3) 小小的飞蛾,面对死亡,求生的欲望促使着,它奋力抗争着,同窗们你怎么想?(4) 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一句。师:从朗读中,我们听出她发自内心的对飞蛾的敬佩和赞美。3、第三个故事(1)请同窗们认真朗读,看看这个故事中又有神什么感动了你?(2)那你懂得植物生长靠什么吗?(3)这些条件对瓜子来说,一条也不具有,它主线就没有萌芽的也许。那么,这是它

5、所面对的来自外部的困难。尚有别的困难吗?小结:外部恶劣的环境,坚硬的外壳,使它内外受困,困难重重,但它居然萌出了嫩芽,多么令人不可思议呀!这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倾听心跳(1)上课前,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心跳,目前,再请同窗们听一听我们心跳的声音。()你觉得如何做是在糟蹋生命?(3)那么,在我们所理解的人中,哪些人是较好的使用了生命?你刚刚谈到的这些,我们心中的英雄、楷模,她们就是在好好的使用生命。四、理解作者杏林子(一)解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又何尝不是一颗这样的种子、这样的飞蛾呢?)(二)出示杏林子的图片及生平。解说:一种2岁就被病魔缠身的女孩,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就这样

6、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50年。但她却凭着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毅力,在病痛中写下了四十多本出名的散文、故事、传记、剧本,成为了风行台港和东南亚的出名作家。)五、总结全文:可以说,同窗们,你是怎么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种怎么样的人生。六、完毕作业单进行写作实践。(解说:同窗们,小小的种子不屈向上长成了参天大树,虽然仅仅存活几天,也要努力发芽。身残志坚的杏林子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做出了她的生命选择,目前人们再来读这段文字时相信又会有新的感受)请你带着新的感受再次读一读这段话,并完毕手中的作业单。七 结语小瓜苗在没有任何生存的条件下,只能依托瓜子自身的养分存活几天。但它却使自己极为短暂的生命

7、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呈现,发出了最为耀眼的光彩,令我们无比的敬佩和感动。请人们课下阅读杏林子的作品(出示作品)。再以人生的启迪-读生命 生命有感为题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结识。板书设计: 飞蛾求生欲望 珍爱生命瓜子抗挣 顽强爱惜时间倾听心跳 负责反思: 生命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对生命的颂歌。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在教学中力求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语文对学生精神的熏陶。 作为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8、对生命的结识是个比较深奥的话题,因此,在教学中,我觉得,只要学生能结识到生命的可贵、顽强和我们应当爱惜自己的生命即可。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我觉得应当着重体现对学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体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上。此外,发挥微视频的直观形象的作用,充足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少提问,多引导,保证让学生学得积极,学有所获。一、注重学生对教材的个性解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当让学生在积极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上课开始,我就让学生独立默读课文,找出感触最深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

9、,又予以学生个性化的解读的时间。 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各自交流自己的理解,我通过和学生交流,逐渐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二、注重学生的朗读,以悟其理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增进体现的过程。”语文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使感悟得到升华,感受得到释放。学生通过朗读,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步,多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增强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三、拓展延伸,思想得到升华 学生结合伙者杏林子的人物事迹,以及生活中其她的人物,来感受生命的价值,使对生命的理解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最后以“生命因而美丽”,体现对生命的理解,学生谈到诸多,例如生命因别人服务而美丽、生命由于诚实而美丽、生命因努力学习而美丽、命因爱惜时间而美丽、生命因奉献而美丽。 语文学科是个语言积累的学科,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体现语言的规范,以及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