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晴了的时候说课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26991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天晴了的时候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天晴了的时候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天晴了的时候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天晴了的时候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天晴了的时候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天晴了的时候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天晴了的时候说课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在天晴了的时候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语文 xx 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在天晴了的时候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A 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课文是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写的一篇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整首诗用拟人手法、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 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本诗依次描写了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等景物,最后写了雨后走小径的独特感受。全诗分为两小节,语言清新明快,优美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抒发真挚自然,富有韵

2、律美,是让学生领悟春天的魅力,感受美好大自然的好课文。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本课的特点,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 5 个生字,1 个多音字,会写 4 个生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3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据三个教学目标和课文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3、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为了讲清教学的重难点, 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说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课是一首生动、富有情趣的小诗,教学时主要是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诗的意境,大自然的美丽。 所以我在教学中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新课伊始,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了作者戴望舒。使学生了解作者及诗的写作背景。2、朗读体会法。朗读就是赋予作品以生命。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读:

4、如有个别读、集体读、齐读。让学生在读书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感悟和理解,再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鼓励、欣赏法。教师及时的点评、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展示才能,欣赏为主,励、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四、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一下方法:1、小组合作,生生互动。让学生在自

5、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系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2、美读训练法。以“看、读、听、说、悟”为主要训练方式, 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 通过老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提问、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多种语文实践中得到锻炼。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 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如下步骤:环节 1.介绍作者,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我设计的导入是:1. 教师板书“戴

6、望舒”:同学们,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吗?知道他是谁吗?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 教师小结:戴望舒是 20 世纪 30 年代“现代派” 的代表诗人。(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3读课题。课堂的一开始先让学生了解课文作者的简介和诗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环节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相

7、互交流。环节 3、再读课文1、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2、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环节 4、深入研读,欣赏美景、教师朗读诗歌的第一节,想一想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景物?用横线把景物名称画出来。2、指名反馈。(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3、找出相关的诗句,读一读。4、指名反馈。5、齐读第一节,想象画面。6、指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然后再读一读。教师相继指导学生朗读。7、师导:通过诗人的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8、出示:()的小路()的小草()的小白菊()的凤蝶儿9、师导:同学们,雨后的景色是

8、多么的美丽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时候,我们真该到小径中去走一走。 因为(学生读描写小路、 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10 、在读了诗人描写天晴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后,你们发现了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拟人)11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12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节。环节 5、拓展思维,丰富画面1、同学们,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小路、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节。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指名反馈:诗歌描绘的天晴了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3、小结: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溪中波光荡漾, 林

9、中树影婆娑, 天空云儿闲游多美呀!我们一起把这三行诗句读一读。4、拓展思维:你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时的景象吗?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5、小结:雨后的景色多美呀!所以作者不断地倡议我们在天晴的时候出去走走,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节。这一教学环节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巩固知识点,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环节 6、品味诗句、练习背诵。1、自由诵读课文。2、指名读一读。集体评议。3、集体读一读。4、熟读成诵。环节 7、总结全文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戴望舒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留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环节 8、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做课后练习,完成一课一练。2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六、说板书设计板书是借助视觉作用于学生大脑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明确化。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泥路 :温柔小草 :新绿走走小白菊 :绽透凤蝶儿 :闲游1 在天晴了的时候新阳溪水看看暗绿云结语: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