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082978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地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地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地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地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地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地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地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试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地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试验1.2.1 配合比试配需知(1)普通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的稠度分级 表 21级别坍落度(mm)级别坍落度(mm)特干硬-低塑50-90很干稠-塑性100-150干稠10-40流态160级别水泥混凝土 的维勃时间(s)稠度级别维勃时间(S)特干硬31低塑10-5很干稠30-21塑性C40假定拌合物表观密度 kg/m32300-23502350-24002400-2450245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 )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确定。 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根据施工图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 级,考虑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以及组成材料可能的

2、波动确 定。当缺少经验数据时,可参考下式确定:Rp=R+1 645SnR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Sn为标准差由承包人具备的历 史统计数据确定,当缺乏充分的统计资料时可取用表23经 验值:Sn参考值表23RVC20C20-C30C35Sn4.01.06.0试配混凝土工作性应符合表24要求混凝土浇注入模时的坍落度表24结构物类型坍落度(mm)小型预制块及便于振捣的结构0-20桥涵基础、墩台等无筋或少筋结 构10-30普通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30-50配筋较密、断面较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50-70配筋极密、断面咼而窄钢筋混凝土结构70-90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最小水泥用量及最大氯离子含量环 境 类 别

3、环境条件最大水胶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 )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 离子海 量()I温暖或寒冷地区 的大气环境、与无 侵蚀的水或土接触的环境0.55275C250.30II严寒地区的大气环境、使用除冰盐环境、滨海环境0.50300C300. 15III海水环境0.45300C350. 10受侵蚀性物质影 响的环境0.40325C350. 10注:1、水胶比、氯离子含量系指其与胶凝材料用量的百分比;2、最小水泥用量包括掺合料。掺用外加剂且能有效地改善 混凝土的和易性时,水泥用量可减少 25kg/m3;3、严寒地区系指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10C,且日 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C的天数在14

4、5d以上的地区;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 0.06%,最小水泥用量为 350kg/m3;5、封底、垫层及其他临时工程的混凝土,可不周本表限制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砂率应按表 25、表26 选取。混凝土单位用水量选用表(kg/m3)表25拌和物流动性碎石最大粒径(mm)卵石最大粒径(mm)项目范 围13.21626.531.59.51626.531.51020018517516519017016015030坍落度5m)LO)LOCQ(L021019518517520018017016055702202051951852101901801707523021520519521519518

5、517590混凝土砂率选用表(%) 表 26水灰比(W/C)碎石最大粒径(mm)卵石最大粒径(mm)13.21631.59.51631.53029272625240.403534323231303332303029280.503837353534333635333332310.604140383837363938363635340704443414140392)泵送混凝土 坍落度为80-180mm,具体取值根据现场泵送高度选用,试 配时应考虑泵送过程中坍落度的损失。 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 应少于 15%,砂率宜为 35-45%。 粗集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道内径之比

6、宜 1/3-1/5,泵送高 度在 50m 以下时用 1/3,大于 100m 时用 1/5。 水灰(胶)比宜为040-0.60,水泥用量宜为280-300 kg/m3。 (3)抗渗混凝土 宜选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20 kg/m3。 粗集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7. 5mm,含泥 量不大于1.0%。细集料含泥量不大于2.0%。 外加剂宜采用防水剂、膨胀剂、引气剂或减水剂;掺用引 气剂时,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3%-5%。 砂率宜为35%-45%。 最大水胶比应符合表27的规定抗渗混凝土最大水胶比表27抗渗等级最大水胶比C20-C30C30

7、W60.600.55W8-W120.550.50W12以上0.500.45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增加抗渗性能试验;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a. 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b试配时,应采用水胶比最大的配合比作抗渗试验,试验方 法按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 规定执行。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St 2 S10 +0.2 式中:St 一6个试件中4个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值;S 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4)大体积混凝土 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粗集料宜采用 连续级配,细集料宜采用中砂。宜掺加可降低混凝土早期水 化热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外加剂宜采用缓凝剂

8、、减水剂;掺 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 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在保证强度、和易性及坍落度的前提 下,宜采取改善粗集料级配、提高掺合料和粗集料的含量、 降低水胶比等措施,较少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及质量评定时,可按60d龄 期的抗压强度控制。(5)水下混凝土 可选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硅酸盐 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应采用防离 析措施。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 5h,水泥强度等级不宜 低于42.5。 粗集料宜优先选用卵石或卵石和碎石的混合料,集料的最 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间距的1/4 , 同时不应大于4

9、0mm。 细集料宜米用级配良好的中砂。混凝土砂率宜在40%-50%。 水灰比宜采用050-0.60。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50 kg/m3, 当使用缓凝减水剂和粉煤灰时,可不少于300 kg/m3。 混凝土拌和物应有良好的工作性,其坍落度宜为 180-220mm。6)混凝土配合比测试频率每个级别的混凝土,应先做 3 盘或更多的试配,用来估 定和易性、强度、经济性、含气量、坍落度、修饰及一般外 观。然后将最佳配合比分做同样的配料的 3 盘,每盘至少可 制作 6 个标准立方体试件,3 个用于 7 天的抗压强度试验, 3 个用于 28 天的抗压强度试验,对于抗渗混凝土,应另制作 6 个抗渗试件用于抗渗试

10、验。所有试验按公路工程水泥及 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规定执行。1.2.2 混凝土试配试验(1) 拌和物工作性试验(坍落度法) 使用器具 坍落筒;捣棒;小铲、木尺、小钢尺、镘刀等。 将坍落度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平板上,踏紧踏 脚板。 将代表试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 1/3,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 匀插捣25次。插捣深度为底层插至底部,其他两层应插透 本层并插入下一层20mm30mm。顶层插捣完毕后,用镘刀 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 立即垂直提起坍落度筒,提筒在5s10s内完成,并使混 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从

11、开始装料到提出坍落度筒整个 过程应在150s内完成。 将坍落度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 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 至试样顶面最高点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 度,精确至 1mm。 当混凝土试件的一侧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切破坏,则应重新 取样另测。如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 性不好,应记录。 坍落度试验同时,应目测混凝土拌和物下列性质:a 棍度:插捣难易程度评定。“上”:插捣容易;“中”:插捣稍有石子阻滞感觉;“下”: 很难插捣。b 含砂情况:外观含砂多少评定。“多”:镘刀一两次即可抹平表面;“中”:镘刀 5、6 次才可 抹平表面;“少”:抹平困难,有石子空隙外

12、露现象。c 粘聚性:各组分相互粘聚情况。用捣棒敲打混凝土锥体侧 面,如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坍、 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即表示粘聚性不好。d 保水性:水分析出情况。“多量”:有较多水分从筒底析出 “少量”:有少量水分从筒底析出;“无”:没有水分从筒底 析出; 混凝土坍落度值以毫米(mm)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 结果修约至最接近的 5mm。(2) 标准试件成型 检查立方体标准试模(150mmX 150mmX 150mm)尺寸,内表 面平整度和相邻夹角是否符合要求。 每组试件所用拌和物应从同一盘或同一车中取样。在试验 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称量精度:水泥、掺和料、水和外

13、加 剂为0.5%;集料为1%。 取样或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量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15min。制件前应将拌和物用铁锹来回拌和 三次。 根据拌和物的坍落度大小确定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宜用捣棒人工捣实。 用振动台成型按下列步骤进行:a. 将拌和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应用抹刀沿四壁插捣, 并使混凝土拌和物高出试模口;b. 将试模放在标准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 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c. 刮除试模上口多余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 抹平,试件抹面与试模边缘高低差不得超过05mm。 人工插捣成型按下列步骤进行:a. 混凝土拌和物分两次装入试模,每层装料厚度大致相等;b. 插捣应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每一层均匀插捣 25次。 插捣深度为下层插至试模底部,上层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一 层20mm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 用抹刀沿试壁插拔数次;c. 用橡皮锤轻轻敲打试模外端面1015下,以填平插捣过程 中流下的孔洞;d. 刮除试模上口多余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 抹平,试件抹面与试模边缘高低差不得超过 0.5mm。(3) 试件养护 试件成型后,用湿布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