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4081983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13万人的09.92;失业人员再就业77人,完成全年任务8000人的109.7%;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人,完成全年任务0人的1.53;新增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4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6万人的1199;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控制在省下达的年度任务指标35%范围以内。全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7万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5万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

2、老保险3.9万人),医疗保险22.37万人,工伤保险20.98万人,失业保险110万人,生育保险18.9万人,五险参保人数同比增长8.4%。 (一)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一是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发启用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手机“摇工作”平台。坚持举办每周三、五大型公共招聘会,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50多场,发布用工岗位信息6万多个,为53万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就业社保补贴19万元。二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全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752笔1.44亿元,扶持创业7人,带动就业5508人。三是主动服务企业用工。在全国

3、建立个劳务协作基地,12个地区在我市设立驻榕劳务工作站。陆续推出企业诚信用工承诺活动、聘请“以工引工”老员工、纺织化纤电子等重点行业稳定用工奖励政策等举措。举办春、秋两季技工职业院校与重点用工企业签约对接活动,省内外7所技工职业院校为我市7家企业输送技术工人750人。全市重点用工企业节后返岗率达3.84。 (二)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稳步推进。一是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共开展劳动者岗前培训143万人(其中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44人)、紧缺技术工种培训2865人、直补企业培训1.5万人、创业培训58人,职业技能鉴定2万人次。二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组建机电、服务等7类工种高技能人才专家

4、库,拟订xx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暂行办法,评选表彰x市第二届首席高级技师名和优秀高技能人才30名。全市新增技师、高级技师1087人,新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市级10个,2人获国务院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1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三是稳步提升技工教育办学层次。第一、第二高级技工学校获省政府批准建成技师学院,第二高级技工学校被授予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并实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制定出台xx市基本医疗保险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和xx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加强基本医疗保险规范管理。积极争取省里支

5、持,继续实施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率一年,为全市4万多家企业减收2亿多元。积极落实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为.2万人次领取失业金人员发放物价补贴29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伤、生育保险经办归口管理;率先制定出台xx市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实现工伤保险制度对用人单位全覆盖。同时,建立养老托底保障措施,为全市0名县以上无力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未参保高龄职工累计发放老年生活保障金01.8万元。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连续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月均水平1851元,全市约2万企业退休人员实现0社会化管理服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元提高至8

6、5元。在全省率先出台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完成第五轮职工医保大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承办单位招标工作,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最高报销封顶线分别由2万和14万提高至30万和24万;全面实施医保费用总额控制等付费方式改革,与19家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医疗费用增长率从142%降至8,得到省政府领导充分肯定,并作为经验加以推广。三是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深入开展社保基金社会监督试点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金专项检查,认真开展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稽核,力求做到应收尽收、收支平衡。启动医保基金实时监控信息系统升级,制定出台医保医师管理办法,建立医保专家库,加强医保定点日常稽核、专项检

7、查和年终考核,共暂停医保定点资格1家,取消家,取消医生医保处方权4人,拒付违规基金773万元。 (四)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一是完善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市劳动争议仲裁院已开展工作,同时建立多层次的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全市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5638件,结案率9.%,调解率62%。二是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在全省率先统一并提高城乡最低工资标准,实现社会保障同城同待遇。积极开展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检查、企业薪酬调查和人工成本监测工作,及时发布企业及重点行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和工资指导价位,对开展行业、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小微企业给予奖励。三是严格规范劳务派遣。依法开展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审批,全年共审

8、批劳务派遣公司23家,不予许可9家,备案2家。四是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力开展防暑降温、企业工资支付、企业参保和劳动力市场秩序等专项检查,全年共受理投诉举报20件,书面审查用人单位312户,责令退还报名费、培训费、押金20多万元,取缔非法中介机构家,督促补签劳动合同8万多份,追回劳动者被拖欠工资1.98亿元。在“两节”期间提前部署、滚动排查,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和24小时值班制度,对有欠薪苗头企业实施重点监控;通过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深入县(市)区指导,及时妥善处置千帆印刷厂、省变电公司等大额欠薪事件,将13起恶意欠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全市节前欠薪及群体性事件数量同比下降0%和25%,维护劳

9、动者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安定稳定。五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每月参加省、市领导信访接待日,全年办理各类信访件689件,xx市便民呼叫中心12345诉求件688件,均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五)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加强自身建设。成立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区医保分中心投入使用,罗源、x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大楼即将投入使用。利用周末举办行政执法讲座和法律法规培训,开展依法行政综合监察整改和行政执法案卷评审,全系统办案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7%。修订完善办公、人事、财务、办案等制度,全局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正确树立用人导向。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

10、,开展竞争上岗,促进想干、能干、肯干的干部脱颖而出。三是推进提速增效。梳理优化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简政放权。将原来分散在不同经办机构办理的单位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人员增减手续集中统一窗口受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四是深化党风廉政和机关作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着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四个万家”主题活动,推行“马上就办”,推进政风行风和效能建设,有效带动机关作风转变。 内容总结(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失业人员再就业87人,完成全年任务000人的109.3(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352人,完成全年任务380人的1453%()坚持举办每周三、五大型公共招聘会,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