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复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071594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复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散文专项综合复习1诗经中的风雅颂指的是什么?答: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篇。所有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

2、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试举例分析诗经风诗和雅诗体现了哪些内容? 答:诗经中风诗的内容:风诗重要抒发个体的情感,体现她们真实的“私人”生活和心愿,以爱情诗和怨刺诗为主。、婚恋诗。(1)自由开放的爱情,如周南关雎 郑风野有蔓草等。()有乐有悲的婚后生活,如郑风女曰鸡鸣、卫风氓等。、怨刺诗。(1)揭发了统治者的丑行,如邶风新台;(2)体现了下层民众的悲苦。(邶风北门。 2、何谓“赋比兴”?试举例阐明?答:赋是铺陈叙事,如七月便是运用赋的手法,交代了一年四季农夫的生活。比是打比方,如卫风。硕

3、人用比方来描述硕人到容貌。 兴是以物发端,借她物引起所咏之词。3、为什么说诗经确立了中国古典诗关注人生的老式? 答:一方面,诗经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老式。另一方面,诗经奠定了以“风雅”精神为最高追求的诗学旨趣。“风雅”既指温柔敦厚到诗风,也指反映现实、干预时政的政治情怀。另一方面,诗经确立了中国文学注重“比兴”的创作原则。所谓的“比兴”就是说文学作品的形象必须要有寄托,要讽喻政治,批评现实,而不是空虚无所指。4、离骚是如何“寄情草木”“托意男女”的?这种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何影响? 答:离骚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重要有两类:草木和女人。、草木是借以比方高贵品格的意象系统。(1)以香草作为主

4、人公的配饰,象征主人公高洁的品质。()以香草象征古代三后身边的君子。(3)以培植的香草象征培养的人才。2、美人。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甚至中国文化以“男女之情”英隐喻“君臣之义”的老式。()以美人自拟,以美人和众女、美人和灵修的关系比方现实中诗人与党员的关系、诗人与楚王的君臣关系()以“求女”来象征求君或者通君侧。离骚在艺术手法上也获得了光辉的成就,为中国古代文学奠定了香草美人的老式。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它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它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浪漫老式。(1)情感体现上体现为上下求索、不屈服于黑暗势力的斗争精神,以及积极担当、直面悲剧的勇气。()

5、艺术方面,体现为神话和宗教因素的运用以及香草美人的体现手法。、试以屈原作品为例,阐明楚辞体的诗体特性。答:楚辞是诗经之后,一种昌盛于楚地、具有楚地特色的新型诗体,在体制上有四个不同于诗经的明显特性:一、楚辞的句式和规模接近于散文;二、大量的使用“兮”字,并且,不只是用在句子结尾,还常常用在句子中间。三、聚聚用韵,以增强节奏感。四、楚辞常常使用三字节节奏。 6、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汉代乐府诗的艺术特色。答:汉代乐府诗的特色:. 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善于选用生活中富有诗意的片段,统管压缩叙事空间,把矛盾集中在一种焦点上。(2)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到艺术形象。善于运用某些富有体现力到艺术手法,如细节

6、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感情抒发到质朴纯挚。感情到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3. 语言“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答:“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是出名的史学家班固对汉代乐府诗歌的典型评价。班固的本义指乐府的作者有感于事,心生哀乐,因此作歌以抒情。“事”就是本领,是引起该首诗歌创作的具体事件,是触发诗情的契机,诗可以把这事论述出来,也可以不把这事论述出来。缘事与叙事并不是一回事。“感于哀乐” 概括汉乐府的创作动机,强调为情造文,而不是为文造情。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汉代乐府诗的风

7、格各不相似,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所谓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特别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性。如江南可采莲。“缘事而发” 概括汉乐府的传播特点,即汉乐府民歌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本领和诗文相结合的特点。 8、试结合伙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艺术成就。 答: 艺术成就:. 卓越到叙事技巧:(1)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刘兰芝与婆母、兄长的矛盾冲突,另一条线索是刘兰芝、焦仲卿之间的爱情。(2). 精心选择了几种具有体现力的叙事单元,在论述重要情节单元时显得沉着

8、有致。2. 塑造了几种鲜明到人物形象:(1). 其一,诗人把人物置身于矛盾的漩涡中,运用了个性化到对话和行动,环境或是景物烘托等多种艺术手法。(3) 两条叙事线索都是环绕刘兰芝展开的,这也使她处在矛盾的中信,让她与众多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明显的民间文学特性,富有浪漫色彩。9、试述汉乐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答:1、开窗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老式。2、发明了新的诗歌形式,即咋掩体和五言诗。3、艺术手法,特别是汉乐府民歌叙事诗的写作技巧,影响也非常大。 11.试析汉代乐府诗内容和艺术上的特色。答:乐府诗内容:“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下层民众的生活及

9、其生命体验,特别注重反映她们的艰苦与痛苦,揭示出社会矛盾的锋利。.揭示社会矛盾,特别是社会不公。 2.描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3.展示个人情感世界。 艺术上的特色:、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善于选用生活中富有诗意的片段,通过压缩叙事空间,把矛盾集中在一种焦点上。()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善于运用某些富有体现力的艺术手法,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2、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语言“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 12.简述曹操乐府诗的特点。 答:1.内容上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

10、发”的老式,反映了汉末的社会现实,体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抱负。.继承并发扬了汉乐府质朴的文学老式,语言毫无雕饰揣摩得痕迹。.杜甫新题乐府在内容和艺术上个有什么特点?1.善于综合运用汉魏南北朝乐府民歌的老式手法,通过高度概括的场面描写,以史诗般的大手笔呈现出广阔的社会背景。她善于运用哥行的赋化和容量大的长处,以及富有跳跃性和抒情性的特点,丰富了叙事手段,增长了叙事的多面性。.取法汉乐府却不重形似,而是化用汉乐府的神理,极大地创新了乐府诗的体现手法。4.试结合伙品分析白居易的新乐府是如何实践其“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理论主张的。答:新乐府 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

11、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原则。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倡导。在新乐府序中,白居易明确指出作诗的原则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 “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规定,所有目的只有一种,那就是补察时政。因此她紧接着说:“综上所述,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

12、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她回忆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她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由于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讽谕诗在体现形式上,多数采用直赋其事的措施。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缚戎人、井底引银瓶等,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刻画人情物态细致传神,对发展中国叙事诗的老式有积极的奉献。另一部分讽谕诗则

13、采用寓言托物的手法,借自然物象以寄托作者的政治感慨,如黑潭龙写家家户户杀猪祭龙王,酒肉事实上喂了狐狸,而深居九重的龙王却什么也不懂得,形象地描绘出皇帝耳目闭塞、官吏近侍贪污中饱和小民惨遭剥削的状况。题海图屏风则通过海中大鳌兴风作浪、鲸鲵助威肆虐,导致“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的 景象,为当时藩镇割据、联合叛唐的政治局面作了真实的写照。1.举例阐明五古的体质特点。答: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体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处,尚有所谓杂言。简朴的说,七、五是以诗每句的字数而言的。律诗的限制比较严格,而古体诗的限制比较

14、松。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后来,写五言古诗的人诸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后来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五古的体质特点有: 1句数不限;2.与否对仗没有严格规定;古体诗的对仗是极端自由的。一般不讲究对仗;如果有些地方用了对仗,也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不是格律上的规定。像杜甫岁晏行这样一首长诗,竟没有一处对仗;岑参白雪歌只用了一种对仗句,也还是宽对。 在近体诗中,同字不相对;古体诗则同字可以相对。如杜甫石壕吏:“老翁踰墙走,老妇出看门。”在近体诗中,对仗规定平仄相对;古体诗则不规定平仄相对。如白居易伤宅:“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在近体诗中对仗求其工,在古体诗中对仗求其拙。 不

15、限平仄;上声和去声可以通韵,但是平声和仄声一般不能通韵,入声字一般不能与其他各声通韵。例如:唐白居易伤宅:“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全篇两句一用韵,都是用的平声韵。 .用韵自由。古体诗既可通韵,也可一韵究竟。例如: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十四:“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全篇两句一用韵,都是用的仄声韵,且一韵究竟(都是用的“上声七麌”韵)。16何谓“建安风骨”?它对中国诗歌创作有何影响?答: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展示了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体现了作家建功立业的抱负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了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这些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风格雄健深沉、慷慨悲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和个性特色。后人把建安诗歌的这种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被后人尊为典范。影响重要表目前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