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物品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037981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边的物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身边的物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身边的物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身边的物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身边的物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身边的物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边的物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身边的物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本课通过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提高学生对身边物体的关注,并能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去记录身边的物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欲望。理解用不同的工具表现任何物体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该课与单纯的素描技法教学有明显不同,以往大多画石膏几何图形,明暗更强调同一表现方法,同一种工具,同一角度。而本课最大

2、的不同则将物品当作有生命的物质。工具材料只是用来表达自己对物品情感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表现自己个性的手段,它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更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教材在版面上作了精心的安排,分别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了造型的一般要素,物体可用色彩去表现,也可以用线条和明暗关系去表现,各种不同的工具所表达的情感和视觉效果也会不同。各种物品的摆放(构图)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能力去选择,每一个局部都可成一幅画。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是贴近学生的生活、书籍、瓶花、水果、书包、足球等等,启示身边的物品是很多的,随时都可取来作为描绘的素材。第一版面通过四幅图片说明描绘身边物品时的不同表现内容、

3、形式、技法和工具,古代与现代,各种表现方法,都能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体验到美的愉悦。特别是马蒂斯的钢笔静物画、简洁中给人以饱满、流畅的线条造型,物体之间前后大小高低的疏密关系,表达了画家对生活热爱的情感。同时也启示该课主要以线造型为主的表现方式。第二版面主要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去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通过这种艺术观念的渗透,倡导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法方式去表现物象。第三版面主要是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和合作进行物品的组合摆放练习,图片分别出示了学生在合作摆放静物、提示可选择和利用的物品,有取景框的图片更是说明一组静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去取舍,可横构图,竖构图,可垒景可局部,使

4、一组静物产生无数种构图的方法,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个性也可得到张扬。在表现方法上既然是体验,也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画完整,或者非要从整体到局部,教材启示:“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画”,根据时间、能力逐步添加使作品丰满。第四版面主要在表现角度上给学生拓宽视野,角度不同会产生更多的变化,更有奇特感,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启示学生要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思考。出示的学生习作也是不同工具、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完成的。基本体现了“线为主的素描作品。在教学中,建议教师结合课本的文字和图片,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以自己独特方式去观察、探究与表现。在表现技法上以线条

5、为主,适当加以明暗,尽量在透视上淡化,免受透视束缚,在表现内容上,以学生身边可取物为主的组合;在表现形式上具象、抽象、粗犷、细腻均可,在表现材料上不做统一规定。不能把教师自己的意志和模式强加给学生,更不能上成纯技法素描课。教学目标 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通过让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了解静物

6、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尝试用多种视觉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二、教学难点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 课前准备教师:各种不同表现风格的静物范画(最好能做成多媒体演示,便于学生直观了解和比较)。学生:分组带水果、文具用品。2. 教学策略引导阶段:欣赏和分析:以教材为主,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类似图片。从古至今许多画家都把描绘身边的物品作为记录生活的一部分,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它们,并借助这些静物的表现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舞蹈纹彩陶盆上刻画了新石器时代人的生活情景。(出示范画,在对

7、话中说明这些作品的时代和不同的表现方法,逐渐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物品的外观造型、色彩、材质、图形等方面,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学生评述。)教师归纳:生活中的物品千姿百态、造型各异,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当作绘画对象画下来,我们就称它为“静物”。体验阶段:(1) 展示多张以不同材料、不同内容表现的静物画图片。请学生在欣赏、评价自己喜欢的静物画作品的同时,尝试去理解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2) 教师结合范图分析归纳:线在绘画中被广泛运用,是最原始、最基本,最概括、最富有表现力的手段。如:线可以概括物品的外形轮廓、特征动态,也可以表现对象的内在结构,还可以用变化的线,通过线的粗、细、虚、实、刚、柔、深、浅等变化

8、,表现物品的质感、透视、空间美系等。请学生就手边现有的工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彩色水笔等,用线造型的方式,分组写生课桌上的文具盒、教科书或者各种水果,注意物品之间的位置、比例关系。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 线的表现便于我们捕捉对象的形体结构,加一些明暗则能增强静物的体积感,教师结合范图分析明暗产生的原因、明暗变化的规律,明暗造型在静物表现中的作用。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来评述明暗造型表现静物的方法。3. 作业过程请学生根据所学的明暗造型知识,在线造型静物练习的基础上,按照静物的光源,依据明暗变化规律,给其上简单明暗(上明暗的工具不限,上明暗的方法不限)。4. 活动要求展示

9、的生活物品要有代表性,最好能激发和调动学生讨论兴趣的物品。展示的静物作品除表现者的表现意图或情感。要求学生能用线基本表现出物品的大小、结构、比例等关系,对明暗造型不作深入要求,但要了解相关知识点。(1) 评价方式通过小组相互交流作业,各自提出不同意见。(2)师生共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作业。5. 评价点(1) 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2)静物表现方法是否与他人不同。(3)了解了哪些相关知识。(第二课时)1. 课前准备学生生活或学习中较熟悉的物品,如书包、课本、文具用品、体育用品,也可请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物品。2. 教学策略引导阶段:多媒体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选择出几组最适合摆在一起的物品,

10、并说出理由。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一一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体验阶段:(1)请每组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物品,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组合摆放。(2) 根据每组摆放的情况,请学生代表先作点评,教师再作分析总结,如何根据主题选物,如何摆放,如何构图等。然后再由小组共同作适当调整。(3) 每组学生根据调整好的静物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表现。表现工具不限,表现形式主要以线造型为主,可适当添加一些明暗。总结归纳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重点是如何采用不同构图、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工具去表现物体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个性。3. 活动要求(1) 每班分组时,可分成46人一个小

11、组,摆放的物品不宜太复杂,否则会降低学生表现的欲望和积极性。(2) 学生根据自我的能力大小,有选择性地表现对象。三、学习评价建议(1) 学生能否通过欣赏和思考,表达出自己对静物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2) 学生能否借助线来表现自己对身边物品的观察和理解。(3) 学生能否较完整地把握物品的前后、大小、高低、构图等关系。(4) 学生能否彼此合作,共同完成静物组合的摆放。四、教学资料库写生,是指直接对照实物、实景进行客观描绘的一种表现形式素描写生,是用单色工具在“二维”的平面画纸上,摹写客观物体“三维”空间的绘画方法。写生表现的三大要素是:形体、色彩、空间。静物的种类很多,初学者在刚开始静物写生时,

12、要选择比较简单的物体作为训练对象。一般说来,形状单纯、表面平整、色彩单一、近似几何体的物体较为简单,例如茶杯、纸盒、鸡蛋之类。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可以添加比较复杂的物体,例如玻璃器皿、竹编器、毛皮等、还可以将石膏几何体与静物布置在一起,使两者产生强烈对比,以增强画者对人造物与自然物的不同感受。一组静物一般需要36个物体。在挑选物体时大家要注意选择形状、色彩、材质不同的物种。但在同一组物体选择上尽量保持物品用途的一致性,例如以书包、书本、铅笔盒组成的有学习内容的组合物体作为写生的对象。【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腹部最大直径28厘米,底径10厘米。1972

1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它上面的彩绘内容,是直接地表现了原始人愉快而欢乐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此盆由泥质红陶制成,器形较大。盆的唇部及内外壁均有彩绘,盆外和唇部装饰简单。画的是平行带、勾叶圆点纹和弧线三角纹一类的几何纹样。腹内壁上部彩绘是主体纹饰,由三列相同的舞蹈场面所构成,舞蹈纹图案每组5人,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辫发,摆向划一,环绕盆沿形成圆圈,列队而舞,这是一支欢乐的舞蹈队伍。此彩陶盆的出土,使我们形象地看到原始舞蹈的情景,为探索我国氏族公社时期的原始舞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纵观舞蹈纹盆的整体画面,线条简练、流畅,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中人物占有突出的地位,且神态逼真,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