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说课稿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01295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颐和园》说课稿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颐和园》说课稿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颐和园》说课稿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颐和园》说课稿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颐和园》说课稿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说课稿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颐和园?说课稿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说教材这是第七册第三组教材的第二篇课文。通过本篇的教学,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揣摩作者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秀丽。这篇课文是按作者的游览顺序,向读者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上的景色特点。开头结尾相照应,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主要局部那么按照不同的观察点,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本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生动优美,全文如同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在先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蕴涵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古代劳动人民的再没,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美的感悟的一篇好教材。本文语言表达流畅,生动优美,针对教材特

2、点及单元训练重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描写颐和园景色优美的语句,透过语句认识景物的特点。学习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二、说目标针对本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思想教育目标: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增强民族自豪感。2、根底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句,会用指定的词造句。3、根本技能目标:按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根据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4、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爱美的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三、说教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课选用“以读代讲,整体感知,揣摩体会为主的教学方法。为什么选这种教法?本课语言

3、生动优美,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教材内容不难理解,不必细细分析,讲解,破坏语言美感,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品读,有感情地读,再现出这一幅美丽的画卷,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爱美的情趣,增强语言感受力。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初读课文,对全文与个大致的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每自然段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联系比拟紧密,给学生充分读,整体感知的空间。2、精读课文,理解优美词句,揣摩表达在学生整体感知的根底上,再深入到描写每一个景点的局部,引导学生读,理解。结合课后思考练习1,组织学生交流,品读、感悟景的美,语言的美。并指导学生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和顺序。结合课后练习3练习分段。3、感情朗读,体会感情。在

4、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通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爱美情趣,游览时的愉悦,对古代建筑的赞叹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另外,教学中借助录象、图片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理解课文。四、说学法这节课,可指导学生掌握按游览顺序分段的学习方法,还可指导掌握如何理解句子的学习方法,着重指导学生掌握以朗读来理解,以朗读来领悟观察和表达的学习方法。为什么选用这种学法?主要依据课文的特点,优美的语句,只有多读多感悟来体会语言的魅力,体会可以如何表达,再现出颐和园的独特、迷人的湖光山色。1、初读课文,细读,初步感受颐和园的美。2、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5、学习方法。3、指导有感情朗读。品读、赏读颐和园为什么这么美?五、说教程本课语言优美,重在读与感悟,并无生涩的词句,不难理解,而且文章的篇幅也不长。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查字典,重点字形的指导,初步感受颐和园的美。介绍颐和园,导入新课,自读课文,初步了解顺序,写字。第二课时:以朗读为主线,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抓特点,按顺序的观察方法,激发情感。 着重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作者写了颐和园的几处景色?它们给你流下了什么印象?二、细读课文1、导读第二段观看录象带图片,你觉得长廊怎样或你体会到长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观察的?体会观察、

6、表达方法从整体上看,从里看,从里向外,向两旁。再读一读,作者又是怎样写长廊的?出示句子,比拟:A:原句B:这条长廊很长,分很多间。体会作者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自由练习读,读出长廊的美。2、学习第3、4自然段导:长廊美,还有比它更美的,更别有洞天的,我们一起再去看看。3、引导学生按刚刚的学习方法自由读。体会4、在学生充分自由读的情况下,交流汇报:万寿山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色美不美?美在哪?怎么美?读出来。结合理解词语这样美,作者又是怎么来写的呢?体会作者有顺序、抓特点:建筑物的特点;昆明湖的绿、静;十七孔桥的三多;运用比喻等方法。先讲佛香阁排云殿,再讲远眺的景物。三、感情朗读,激发情感。1、读你认为最美最美的段落,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评议。3、教师范读。4、颐和园为什么这么美?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四、总结全文。课文介绍的只是局部景点,“说也说不尽更让人向往了。五、课外延伸。暑假里去过的地方,选一美景写出来,学习作者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