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冲关训练c2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981075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冲关训练c2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品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冲关训练c2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品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冲关训练c2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品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冲关训练c2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冲关训练c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冲关训练c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天教育 作图题(共8分) 实验题(14每空2分共26分,58共50分,910共16分)1. 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进行调节时,应将游码放在 。当游码放好后,若发现指针的位置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填“左”或“右”)。称量时,应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里。在称量某一物体的质量时,开始向左盘中加入20g的砝码后,观察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 )A、在右盘中增加砝码 B、在右盘中减少砝码C、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调节游码2. 用天平和量筒测不规则的石块的密度中,如图所示测得石块的质量为_,石块的体积为_、石块的密度为_3.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2、(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_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_将上述步骤按顺序排列_。4.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的质量。下表记录的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物质w w w .x k b 1.c o m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甲110来源:学_科_网Z_X_X_K18w w w .x k b 1.c o m1.82203

3、61.8330541.8乙41080.8520160.8630240.8(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_-(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5. 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待侧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6. 探究金属螺帽(直径小于2cm),可能是铜、铁或铝制成。请制定一个测定金属螺帽密度的实验计

4、划。除被测的金属螺帽外,还需要选用的实验器材是: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是:(用适当的字母表示需要记录的物理量)金属螺帽密度的表达式:= 。7. 为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的干松木做实验,实验得到如下数据:实验次数蜡块干松木体积V/cm3质量m/g体积V/cm3质量m/g1109105220182010330273015440364020(1)请你用图像形象地把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2)通过对以上图像的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要求写出两条)?在物理学上通常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8. 张明和王芳合作,进行“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实验器

5、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实验步骤:步骤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步骤二、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装有盐水的烧杯总质量m2步骤三、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步骤四、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他们收拾好实验器材后,一起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张明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正确, 实验器材使用恰当,操作过程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得出的盐水密度是准确的。王芳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点儿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这样,尽管我们操作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但我们测量得到的数据还是有了误差,导致计算的结果也有误差。张明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王芳的意见。然后,他们一起继续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

6、案,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根据张明和王芳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请你回答:王芳这里所指的“测量误差”是在上述步骤的第 步骤产生的,导致了盐水体积读数 (填“偏大”或“偏小”),从而使得盐水密度的计算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必须从质量和体积两方面的测量进行控制。根据张明和王芳的意见分析,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条件下,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使实验结果的误差达到最小。实验步骤是:9. 小明在光具座上,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前,小明将所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当在地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该光斑到镜面中心的距离为10cm.此操作是

7、测量凸透镜的_.(2)实验时,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处,蜡烛放在刻度20cm处.如下图,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刻度45cm处,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_(从像的大小、倒立和虚实三个方面填写).“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三件光学仪器中,_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这一规律制成的.10. 小林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聚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格中.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表二所对应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当物体成_的实像时,物体与所成实像之间的距离最短.(3)小林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1,请仿照概括出另一结论(结论2)填在横线上.结论1:对同一凸透镜,在成放大实像的情况下,像移动的速度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结论2:_ / 每天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