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93311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课题申报之初我们的分析,以及结合学实工作开展的调查表 明,我校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如下:1、师资队伍建设是普遍关心的问题。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 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共识,得到了普遍的关心。尤其是学校的教 师群体,与学生和家长相比,最为关心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情况。2、教师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强,热爱专业,立足本岗。93.8%的 教师表明“我很热爱自己的专业”,“我乐于在现在的岗位工作”3、绝大部分教师愿意在自己的专业上取得发展,大部分教师愿意 根据学校的发展调整专业方向。4、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亟待

2、加强,缺少 带头、拔尖的教师;二是教师队伍的结构性过剩:专业课教师缺乏, 文化课教师富余;三是教师的教育方法亟待改善,尤其针对“差生”, 缺少有效的手段和办法。5、师资培养的制度、机制建设亟待完善。虽然学校总体发展计划 中考虑了教师的发展,也为教师提供了学历进修、外出考察的发展机 会,但是仍旧有近四分之一左右的教师对学校的这类培养制度和机制 不满意。6、我校“双师型”教师在全体教师中的比率太低,我校有教师65 人,双师型教师仅有5人,大约在6.8%。二、问题成因的思考1、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瓶颈,生源数量、质量的下降。徐汇区是教育大区,基础教育的优势非常突出,学生入学可以选 择的范围也比较大。同时

3、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生源数量也在逐年下 降。进入职校的学生真正希望发展“职业”的并不多,往往是经过层 层筛选以后剩下的“差生”。长期面对这样的学生,加速了教师群体 的职业倦怠。2、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负面看法。职业学校在社会看来就是上不了高中的孩子进的学校,聚集了“差 生”,“好学生”进去都会被“带坏”。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职业 学校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受到不良影响,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要求也 容易放松。3、市场运作条件下专业的不稳定性在生源少的情况下,学校需要争取到更多的生源才能生存。因此 必须关注市场杠杆的调节作用。为此,学校开设的专业往往难以稳定。专业的不断变化,也导致了教师在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产

4、生犹豫和困 难。在问到教师是否愿意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 时,就有20名教师表示不置可否,8 名教师不同意,1名教师非常不 同意,占到了教师总数的 22.1%。4、对教师的培养措施和力度不够,制度规范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学校的校区分散和专业多变,造成了学校制度和规范的适应性不 够,针对性不强,因此而产生了希望进一步发展的教师认为学校提供 的培养措施和力度还不够;不愿意进一步发展的教师也没有因为制度 和规范的存在而提高进修的积极性。5、职业倦怠的产生职业倦怠在各种职业群体中都会产生,并且也具有其规律。除了 客观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加速作用外,从学校教师群体的整体结构 和发展规律中也可

5、以看出。有专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做了划分, 认为教师在职业受挫阶段(职业满意度下降,专业生涯中期)和稳定、 停滞阶段(做份内的工作,满足于教师的基本要求)最容易产生职业 倦怠。而我校的教师群体中,35 周岁以上教师占教师群体的一半以 上,还有 25 即将退休,基本上都处于执业发展的受挫阶段和稳定停 滞阶段。6、缺少横向、纵向沟通提高的渠道职业学校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一人兼一门课,无法组成 校内的教研组,同时由于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在区里也没有具有针对 性的教研活动。市级层面的活动较少,并且也没有完全形成机制。这 造成了教师缺少横向、纵向沟通提高的渠道,对自己在该类专业教师 群体中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的确定带来了困难。王金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