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计划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906978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发展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发展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发展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发展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发展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发展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发展参考计划 第一部分学校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 办学理念:为每一位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校训:诚信做人,自信成事 校风:和谐有序、激情进取学校概况: 县第二小学始建于975年,坐落在x县城河滨路东段路南。学校占地面积1020平方米,建筑面积8864平方米。现有4个教学班,在校生2560多名,教职工115名。拥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德育展示、少科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各科专用教室多个,配有省一类标准的教学仪器,是一所教育设备先进、教育教学质量优良的公办小学。 学校以学生全面开展为本,坚持理念现代化,工作课题化,治理民主化,课堂生本化,开展品牌化的“五化”工作思路,确立了“自主

2、教育点亮将来”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将来社会的高素养公民和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的,紧紧围绕“自主人格、自强精神、健康自我,”的核心价值理念开展自主教育,不断探究自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满足学生的开展需要。 学校在“以老师开展促学生开展,师生互动开展推进学校开展”的理念指导下,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教研为平台,开展“自主课堂暨生本课堂、自主班级暨生本班级”创立活动,在学习感悟、交流反思中转变老师教育观念,提高老师研究才能,构成教育教学新策略,提升整体育人水平。学校高度注重师德建立,要求老师有师德师表,有付出业绩,有教育追求,做有职业理想的有志之师,做以学生开展为本的育人之师,做教育教学水平高超的

3、专业之师。 学校高度注重班子建立,提出作”三有”干部暨“有责任担当,有才能显现,有教育理想”。学校实行层级与扁平化相结合的治理方法。学校以“自主教育点亮将来、自强精神烛照人生”为文化建立主题,以“自主课堂”、“自主班级”、“自主队会”创立活动为载体,通过德育、教学、科研、平安、总务五大工作板块和数十个工作平台,使自主教育教育理念得到浸透和张扬,不断唤起学生人格主体认识,自主学习动机,自尊自强精神和主动开展的人生追求。 学校以开辟进取的精神获得了优良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获得多项荣誉:在教体局组织的“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读书成就梦想”演讲、讲故事大赛(复赛)活动中,(略)在校外杯舞蹈大赛中“我

4、爱地球”获县级一等奖,代表县参加市舞蹈大赛。5位老师在市、县评优课中获得一等奖,翟xx老师在x市XX年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交融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赵zz老师在团县委组织的优秀辅导员大赛中获一等奖,张zz和董z老师在“xx县第二届中小学班主任根本功大赛”活动,双双获得小学组一等奖的好成绩,董zz老师代表教体局参加x市班主任根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并代表xx市教体局参加省级班主任大赛,同时我校也荣获优秀组织奖。三十余位老师获得国家、省、市指导奖,二十余篇论文获奖并部分发表。吴z等五名老师获得x市科研成果一等奖;张z等11名老师获得xx市科研成果三等奖。 X年度我校被评为“教学实绩突出单位”,被市

5、教育局授予“市级老师专业开展示范校”“教科研先进集体”。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评为“z省语言文字示范校”。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三项市级“十二五”立项课题验收结题,三项市级生本研究课题批准立项,一项省级课题正在研究中。在艺术教育方面,也获得不俗的成绩。在第四届艺术节活动中我校获得艺术先进校的称号,并荣获“全县中小学艺术节优秀组织奖”。体育方面成绩明显,在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保持前三的好成绩。在由市教育局、市宣传部、市共青团等五部门组织的第二十一届青青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获得市级先进学校称号。 展望将来,在教育改革的征途中,把学校办成充满活力、具有时代气息,有鲜明特色的,在群众中

6、广受赞誉的品牌学校是x县第二小学全体师生的不懈追求。 办学特色:标准教学常规治理,以落实“四学三查两反思”课堂教学形式为平台推进生本课堂实验研究,以魏书生思想实践研究为平台,促进师生素养提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立和谐校园。(教学常规治理制度每一项的详细要求(特色)专用教室的使用(图书、实验室、计算机室、报告厅)档案材料的整理教科研主题落实“四学三查两反思”课堂教学形式推进生本课堂研究构成合适本校实际的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不同课型的“四学三查两反思”课堂教学形式完善学科生本教学形式标准观课议课程序完善校本教研形式老师素养提升(读写诵)启动“魏书生思想实践研究”加强学生行为适应养成教育学习适应行为适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