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海南地理地理真题解析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3853985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海南地理地理真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年海南地理地理真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年海南地理地理真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年海南地理地理真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年海南地理地理真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海南地理地理真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海南地理地理真题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3年高考真题地理(海南卷)解析版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1,完成1-3题。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3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A冰川与岩浆相映 B极昼 C成群的企鹅 D台风【答案】1D2A3A【解析】1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排列判断:图中的纬度为北纬,经度为东经。所以图示半

2、岛位于北太平洋,具体为图示半岛为勘察加半岛。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属于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2该岛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热能资源丰富。解答本题需要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图中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可以联系冰岛的电能主要来自于地热能解答本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3该地纬度较高,受台风的影响较小;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该半岛纬度低于极圈纬度,所以该地7月昼长夜短,但是不会出现极昼现象。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但是该地山脉高度可以达到4750米,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尽管是夏季山顶

3、气温仍然低于0,所以可能出现冰川与岩浆相映。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2)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4-5题。4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纬度较高 海拔较高 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年温差较小A B C D5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不便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 D种植面积扩大【答案】4A5B【解析】4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根据题目中的叙述:花椒的生活特征为:喜光,耐寒,耐旱。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云量多,太阳辐射弱。而

4、武都根据图示: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光照较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5根据题目叙述花椒的果实需人工采摘,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成本上升,花椒的生产成本上升。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该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据此完成6-7题。6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 D方便产品运输7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 )碳排放量增加 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热

5、带草原面积减少 蔗糖消费量下降A B C D【答案】6A7B【解析】6本题考查工业的主导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原料、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等。利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需要大量的甘蔗。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燃料乙醇厂集中中S州布局的主导因素是S州的原料丰富。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7根据题意:“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巴西中南部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对甘蔗的需求量增大,导致热带草原的面积减少;大量使用燃料乙醇,使以常规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改变。乙醇燃烧过程中仍释放二氧化碳,但是燃烧效率的差异,将有可能导致太排放量的减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我国天然白

6、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图3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8-10题。8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9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10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 )A9月中旬 B10月上旬 C10月下旬 D11月中旬【答案】8C9D10B【解析】8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根据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形成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7、。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9本题考查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的分布。根据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而喇叭沟门却有天然白桦林分布,图示喇叭沟门附近海拔较高,受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发生变化,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0根据图示:喇叭沟门的纬度和海拔高于北京香山,所以气温降低快,秋季到达时间早,所以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应比10月下旬早,10月上旬较为合适。香山和喇叭沟门距离较近,物候相差也不至于过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11-12题

8、。11为趋利辟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1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答案】11D12C【解析】11根据题目叙述: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紧邻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2本题考查自然资源与人类。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

9、产和生产资料。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沃,水源都较为充足。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4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13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14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 B C D【答案】13C14B【解析】13

10、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化不足以导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银川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湖泊变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排水造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4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是水源地,是蓄水池,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多珍惜动物的歇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湿地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的湿度和美化环境。湿地增大,可以降解污染,但湿地湖泊主要目的不是对城市污染进行净化,城市排污能力的增加主要依靠对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

11、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15-17题。15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A北太平洋 B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印度洋16日至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A正北 B东北 C正南 D西南17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A阴雨绵绵、风微浪缓 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 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答案】15D16B17C【解析】15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日出的方位是正东,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日出的地方时应为6:00,而该地地方时为6:00时,北京时间为8:00,说明该地位于120

12、E以西30,所以该地经度为90E;根据正午时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为60,说明该地纬度为30S。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的印度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6该日全球昼夜等长,全球日落的地方时为18:00,而此刻北京时间为19:45,则日落时船所在经度位于120E经线的西侧约26,约为94E,与日出所在经度90E相比,船往东方航行,东南或东北无法具体确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7该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未发生显著偏移,30S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天气晴朗,风速较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图5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5,完成18-20题。18图示区域土

13、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19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20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答案】18D19B20C【解析】18本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分布。图例中显示有冰川,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有时令河,会发生断流现象;结合该地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9根据图示:丙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光照强烈。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20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导致下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