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4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826309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4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控制和减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提高抗灾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干部职工生命、国家税款和其他财产安全,确保税收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预案。第二条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税收工作秩序,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包括:(一)社会安全性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指税收征纳关系重大冲突;大规模群体性_事件;社会人员到税务机关滋事;干扰税务机关正常办公的其他事件。(二)自然灾害性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指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地震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其他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自然灾害。(

2、三)事故性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指交通事故;电力、信息网络、特种设备事故;办公楼、税收票证、_存储场所、机关食堂、职工宿舍火灾以及其他灾害等。(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指可能造成干部职工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共健康事件。此外,还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_单位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第四条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做到常备不懈、超前预警、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二、_领导和责任分工第五条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及纪检组长担任,成员由稽查局、

3、各股、室、所、办税厅负责人担任。应急办公室设在县局办公室。第六条_单位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分工是:办公室负责重要会议的_,重要文件的起草,相关信息的收集、报告和新闻发布,负责_计划的落实、经费和应急处理工作的后勤保障;办税服务厅各类税收统计资料,税收票证、库存_的安全管理;征管股负责税收征管秩序的维护和恢复,征管档案、税源档案的安全管理;人教科负责人员调度、排查、收拢、疏散和伤亡人员的慰问、抚恤工作,_发动救灾赈灾的捐款捐物活动;监察室负责违规、违纪人员的处理工作;信息中心负责大集中系统及网络安全运行的保障工作,_期间的指挥系统通讯保障;其他股室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安排

4、开展工作。三、应急准备和预案第七条局内各部门要认真_做好全员防灾抗灾教育工作,普及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和急救知识,开展以台风、洪灾、火险、地震等高频次_为背景的紧急自救互救和逃生演练,并做好各项活动记录,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第八条局内各派出机构要在总体预案的指导下,分别建立起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形成全系统应急预案体系,每年要对本单位进行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与情况预测,并形成书面报告,每年年初报局办公室备查。第九条突发公共事件按其严重性、可控性、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四个等级:(一)四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事态简单,对人身安全、国家财产和税收工作秩序影响较小,依靠本局或当地力量即可处置的一般性

5、突发公共事件。(二)三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事态比较复杂,对人身安全、国家财产和税收工作秩序影响较大,需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三)二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事态复杂,对人身安全、国家财产和税收工作秩序造成严重损害,需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四)一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事态极其复杂,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税收工作秩序,对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造成特大损害,需动员全系统或上级力量联合处置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四、启动与实施第十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紧急情况下要根据具体事件需要,先行向警方报警台、医院急救台求救求援,再向上报告。报告分为初次报告

6、、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1.初次报告应说明事件发生地点与时间、伤亡人数、影响范围、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处置能力、联系人员和方式等。2.阶段报告应说明事件发展变化趋势、处理情况、救急物资需求等,并对初次报告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正。阶段性报告应在事件处理过程中随时报告。3.总结报告应说明事件发生的过程、原因、存在问题及防范和处理建议等。总结报告应在事件处理完毕_日内报告。第十一条发生二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_人员赶赴现场,开设现场指挥部,开展下列工作:(一)启动相应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系统;(二)听取先期处置情况,了解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伤员救护情况;(三)_协调现场的人力、物力,

7、开展进一步的处置工作;(四)根据事态变化提出相应的应急解决方案,必要时果断请求政府支援。第十二条应急领导小组在先期处置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下列工作:(一)迅速控制事态和现场,维护秩序;(二)立即抢救伤员,疏散转移干部职工,转移并保存相关税收工作设备及重要资料,开展事件调查工作;(三)协助有关部门,快速堵塞事故源,展开救火、排爆、工程抢险、抢救公私财物等救援行动。第十三条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要区分性质、类别,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一)人民内部矛盾的_,以教育疏导为主;(二)敌我矛盾性质的_事件,应协助有关部门快速抢险救援,保护重点目标,控制社会影响,协查_分子;(三)自然灾害性突发公共事件,应减少损失

8、,恢复重建,妥善安置;(四)事故灾难性突发公共事件,应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做好善后工作;(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依靠科学,强化救治,依法管理,防止扩散。第十四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相关税务机关要严格遵守新闻发布制度,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对外发布。五、善后和终止第十五条按照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做好下列善后工作:(一)_受灾(难)职工转移安置;(二)进行物资救济和资金支持;(三)探望伤病职工、死者家属;(四)慰问受灾职工和抢险救灾人员;(五)_税收工作设施维修恢复,确保灾后复产;(六)总结经验教训;(七)其他善后工作。第十六条事件发生地税务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依照法定程序

9、,开展灾害和事故损失评估,事件(案件)调查,认定责任,做出结论。六、附则第十七条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除立即启动本预案外,特定性质和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如已制订有专项_应急预案的,还应具体根据事件性质和类别同时启动专项应急预案。第十八条本预案由_单位负责解释。第十九条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二)为了加强学校的安全综治工作,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妥善处置学校重大突发性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稳定和安全,特制订本预案。一、实施范围本预案所称重大_,是指突然发生,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的重大_和重大安全事故。二、实施原则1.统一指

10、挥的原则。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由校长室负责对_应急处理的统一指挥、处置,并及时向镇教办报告。若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超出本校的处理能力时,提请镇教办协调相关部门,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确保突发性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将损失减到最低程度。2.“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原则。学校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后,班子成员要紧急行动,年级、班级等负责同志要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要求深入一线,积极做好事件、事故的处置工作。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的原则。进一步完善_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种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安全隐患,要立足防范,抓小、抓早、以快制快。一旦发生重大事件,要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

11、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应对,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校内。4.“教育疏导,化解矛盾”的原则。学校若发生突发_,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分不可结”的工作方法,加强正面宣传,积极教育引导,稳定师生情绪,及时化解矛盾,有效防止事态扩大。5.“措施得力,救人第一”的原则。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采取一切得力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在迅速报告火警的同时,应紧急_师生安全有序疏散,救护受伤学生;发生重大车祸,迅速拨打交通事故、紧急救护电话,开展自护自救;发生食物中毒、卫生防疫等重大事故,在迅速报告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同时,应紧急将中毒、受

12、伤学生送往医院抢救;发生校舍安全事故,应积极_抢险,救护受伤师生。学校发生安全事故,要坚持“救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在_抢险救灾时,严禁学生参加。三、实施_学校成立处置重大_领导小组,负责各项重大_的处置。设立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组长:王忠兴副组长:耿佳琦孔庆余田东兴宋岩成员: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处置重大_预案”的制订、相关_机构的建立和完善;督促各种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在事故发生时,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指导工作;指导做好安全管理和师生的日常安全教育及宣传工作。处置工作小组应熟悉相关业务情况,在事故处理中,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对事故危害进行科学监测,制定科学救护措

13、施,实施正确的处理办法,对事故情况进行调查处理。四、实施步骤(一)突发性_:若发现学校有突发性_的苗头,学校应立即向教办、政府报告。要加强对事件的严密监控,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情况通报工作,确保在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做到快速反应,妥善处理。在此期间,领导小组成员和工作小组的同志处于戒备状态,保证联络畅通。加强校园网络管理,防止有害信息传播,学校领导干部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未经上级批准,不得离校出差。若校内出现群体性_,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深入现场,化解矛盾,采取措施,有效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同时,领导小组及时向上级报告信息,并按要求统一

14、宣传口径,防止不实有害信息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在_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及时报请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严格门卫管理,防止学生串联,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学校;学校_领导、班主任等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要进一步动员和发挥党政工团_和学生会以及学生团员骨干队伍维护学校稳定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校不漏班、班不漏人。同时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不离校。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二)突发性安全事故:突发性安全事故主要指突发性校舍安全事故、火灾事故、雷击事故、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各种校园内外群体性

15、伤亡事故。发生突发性安全事故应按以下步骤处置:1.事故报警:及时报警并传递事故信息,通报事故状态,为果断处置事故赢得最佳时机,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每个师生在发现事故的第一时间应及时、正确地报告,该报警的报警。在学校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在积极做好师生自身保护和救助工作的同时,向学校领导及上级部门报告,该报警的要立即报警。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危险程度、师生伤亡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2.紧急疏散和现场急救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立即根据现场事故发生情况,设立事故现场警戒区,迅速_有关人员将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控制事态发展,抢救受伤师生;现场救助人员在施救前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施救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措施进行,实施救死扶伤,坚持“先救人后救物,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3.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学校做好人力、车辆、财物的保障,以及信息报送工作。各处置工作小组应结合本小组业务特点,科学、及时、有效处置_,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4.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加强健康教育,搞好学校环境卫生,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