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状况探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696317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状况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状况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状况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状况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状况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状况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状况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状况探讨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负责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是农业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核心部门。多年来,充分发挥农技推广的职能作用,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诸多贡献。 1、推广机构现状 .1、机构设置:区里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个,乡镇(街道)有2个推广机构。双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创建于19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部设置:“七站二室”。即:推广站、土肥站、植保站、环保站、基层站、经作站、信息站、化验室、办公室。全面负责承担着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指导等工作。为了改善办公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02X年多

2、方筹集资金对中心,辟址新建。新的双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40平方米,招待所、食堂建筑面积0平方米,锅炉房、库房建筑面积6平方米。新的办公大楼雄伟壮观,大理石墙面,琉璃瓦屋顶,汉白玉栏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均有办公场所。由乡镇提供办公场所。 1.2、推广队伍:现在区、乡镇两级农技推广体系共有各类技术推广人员170人。其中: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编制0人。现有职工57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副高级农艺师技术职称的20人,具有农艺师技术职称的18人,具有助理农艺师技术职称以下的人,工人7人。具有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2人,工人人。乡镇农业推广指导站现有推广人员12名。

3、其中,技术干部18人,工人人。其中学历结构:大学本科23人,大学专科4人,中专及以下6人;职称结构: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人,助理农艺师7人,其它3人。全体职工都在岗。 1.3、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乡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个,行政隶属乡镇(街道)政府直接管理,业务工作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管理。 4、科技培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每年都对乡镇农技中心业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乡镇农技人员再逐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解决农民在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5、经费来源经费来源均为区财政,能够确保职工工资。 2、农技推广工作取得成效 几年来,全区农技人员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大力推广

4、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取得显著成效。 21、开展科技培训。为了提高农业中心、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围绕高产高效先进农业技术以及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一是集中培训,农业中心每年冬季,利用两到三天时间对各乡镇农技人员进行培训,培训120余人;二是巡回讲课,农业中心和乡镇农技人员深入到村屯进行巡回讲课,受训人数120X多人次;三是电视讲痤,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电视讲座。每年电视讲座1余次,受训人数达到15万多人次;四是发放技术资料,每年发放玉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要点,农田灭鼠技术资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资料,农业实用

5、技术培训教材等万余本;五是技术指导,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深入到田间地块技术指导。培训形式多样,讲课方式也多样,在讲解新技术的同时,针对农民及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以问答式、互动式等方式进行培训,打破以往走过场、教师一言堂、满堂贯的传统模式,真正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并且我们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讲课,采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授课,直观、清晰、易懂。通过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2.2、推广农业新技术。几年来推广应用的先进技术项目多,面积大,范围广。一是推广玉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02-02X年累计推广0万亩次,平均亩增产50公斤,亩纯增收2元,总增产2亿公斤,总

6、增收.76亿元。二是开展全面农田灭鼠工作。202X22年连续多年开展全面农田统一灭鼠工作。防治面积达00万亩次,防治效果显著。挽回粮食损失约亿斤,挽回经济损失达67亿元。三是开展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工作。22-202X年连续多年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达到0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达2.亿斤,挽回经济损失18亿元。四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2X-202X年承担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面积300万亩,亩节本增效50元,总节本增效亿元。 、存在问题及建议 1、存在问题。 .1.、经费不足。财政只保证推广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农技推广费用等一点没有。由于农技推广是无偿为农民服务,没有经营性收入。要

7、想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必须多方筹集资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3.1.2、推广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区乡两级农技人员技术水平和生产实践能力均有待提高。由于知识更新很快,农业科技不断发展,必须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并且多深入到田间地块进行生产实践,这样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并且有一些非专业技术人员,对农业技术了解掌握不够,应不断学习培训。 31.、乡镇推广队伍不稳定。由于乡镇农技人员行政上由乡镇管理,乡镇农技人员可以说“一人多用”,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使农技人员不能专心从事业务工作,影响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建议 为了确保农技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8、真正发挥农技推广的作用,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4.、确保农技推广和办公经费。只有经费保证,才能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指导、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的开展,才能真正提高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农技推广人员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2、提高农技人员整体水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进修学习、深造等,提高农技人员科技水平,为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近几年,我们注重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每年都要举办几次培训班进行培训)4.3、确保农技人员从事本职工作乡镇级农技人员,不要“一人多用”,要是从事农技推广人员专心从事本职工作,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要做多面手,啥都懂一点,啥都不精。 、推进农技推广发展的基本思路 在完善健全县乡级农技推广机构的同时,要建立村级农技服务体系。乡级农技人员直接面对的是农民,由于精力、能力及地域等问题,很难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考虑可以在每个村增设农业技术员,做好乡推广站与农民之间的衔接工作,建立一套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要实现推广与科研有机的结合。要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根据农民需要,研究新的农业技术,并进行试验示范推广,通过推广完善和检验科研成果。做到科研具有针对性,具有时效性。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