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一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北京西城高三一模语 文2024.4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今日世界之复杂、变化之迅捷,已远超我们的想象,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正变得触手可及。如今,百度Apollo(阿波罗)开放平台可以引导百余辆自动驾驶汽车在港珠澳大桥上奔驰,可穿戴技术能让你的衣服监控心率,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诞生了首个无人工厂人工智能机器正大举进入全球制造业,代替人类在做许多工作。从基因测序到纳米技术,从可再生能源到量子计算,各领域的技术突破风起云涌,新技术不断催生着更新、更强大的技术,并
2、不断交叉迭代,融合应用到各个领域,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快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人类已跨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即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智能化时代),信息爆炸、大裂变式的脑力增长正以全新的、强有力的且令人惊诧的方式,挑战和重塑着社会根基,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世界变化太快了,引起了人们对“乌卡时代”,(VUCA)的共鸣。所谓“乌卡时代”,即指具有易变性(volatile)、不确定性(uncertain)、复杂性(complex)、模糊性(ambiguous)的时代。“易变性”指事情变化非常快,“不确定性”指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在哪儿,“复杂性”指每件事会牵连影响到另外一些事情,
3、“模糊性”指关系不明确。这意味着,秉持单一知识类型、技术手段,应对单一社会生活情境的时代一去不返。苹果公司现任CEO蒂姆库克说:“我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的是人会像机器一样思考。”如今世界需要的是能与机器共舞的“聪明的创造者”,这样的创造者须具备机器所不具备的“21世纪能力”。“21世纪能力”被世界各国视为当前和未来社会中个人所需要的必备能力,它超越了传统的学科能力,其中包含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创造能力等,其核心在于如何创造性地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取材于刘月霞、成晓霞等的文章)材料二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习路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4、、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理念不断发展。当下,研究者普遍认为解决真实问题是学习的重要路径。十七世纪的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这是对知识价值的肯定,与近代以来社会对大量高效的产业工人的需求相契合。然而,单向传授、死记硬背的知识已无法适应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没有体验,知识只是干瘪的教条,很难帮助学生应对复杂的、从未出现过的现实问题。如何将书面、静态、抽象的知识变为学生能感受、理解与运用的知识,成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追求。实践表明,学生围绕真实问题进行探究,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创”,能激活所学知识,在体验中迁移应用,从而实现学习目的。这些真实问题往往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践
5、,可以是真实发生的情境,也可以是符合真实逻辑的模拟情境。单一学科的知识往往无法解决复杂的真实问题。长期以来,学科知识处于割裂状态,学生难以理解学科之间的关联,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学科学习内容亟待整合。例如,在通用技术课上,为解决课桌桌面不够使用的问题,教师开展了“收纳盒设计与制作”项目。该项目需要设计模型、画立体图、确定尺寸、对收纳盒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确定用哪种连接方式等,将信息技术、物理、数学、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但是,学科整合不是“拼盘式”多学科的拼凑,而要让学生在一个主题下将各学科的知识关联起来进行学习,从而构建起知识结构网络,实现真正的学科融合。这一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6、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非越多越好,要以深化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要“融”得恰如其分。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绝非易事,这要求学生做到两点:一是独立解决问题,二是适应团队合作。这两点看似互相冲突,实际上完全可以理解:人的发展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共同行动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共同行动中保持自身独立性与独特性,并在共同行动中充分展示,从而促进个体的发展。因此,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受到青睐。一方面,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承担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明确分工,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此外,学习评价也越来越重视创造性、多元性。创造性是指评价不仅要关
7、注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多元性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上。学得如何不只是老师说了算,同学、家长等也可以参与评价。学习成果不再只是考试成绩,可以是实物成果,如模型车、标本等;也可以是文字作品,如设计方案、研究报告、程序编码等;还可以是一些具有表现力的活动,如辩论赛、宣讲等。(取材于陈渝、桑国元等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各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人类已跨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B.只具备单一知识类型、技术手段,难以适应“乌卡时代”的要求。C.蒂姆库克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敏捷、高效,会使社会竞争更激烈。D
8、.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协作能力被视为未来社会中个人的必备能力。2.根据材料一,下列最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业是(3分)A.数据录入员B.创意艺术家C.会计师D.线上客服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习项目“22世纪城市规划方案”不是解决真实问题,学习价值不大。B.让学生画苹果,并以“苹果”为题写作文,是美术与语文的真正融合。C.观点不同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不利于达成共识,学生难以获得发展。D.写短评、朗诵、演课本剧,都能用来评价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
9、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B.当下社会各领域的技术新成果,可以成为教师教学时设计真实问题的灵感来源。C.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利于培养“21世纪能力”中的交流与协作能力、创新能力。D.时代的不确定性、模糊性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是不确定的、没有明确标准的。5.下面是一份教学设计。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结合该设计的内容说明其体现的三条学习理念,并简要解释今天为什么要用这些理念来设计教学。(6分)为参加学校“科学+”创新比赛,开展“智能循线小车”项目,组织学生通过编程控制智能小车自动行驶。任务一:编写程序(学生分三组,各自分工,根据循线原理及算法分析编写运行程序)任务二:实验探究(设计实验,采用物理学科常用的变
10、量控制法开展实验并修改程序)任务三:优化升级(利用光的三原色原理,实现车灯颜色切换,选择环保材料装饰)任务四:链接现实(进一步寻找循线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调查研究报告)任务五:总结评价(学生在组内开展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择优代表班级参加比赛)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材料一仲弓问古之刑教与今之刑教。孔子曰:“古之刑省,今之刑繁。其为教,古有礼,然后有刑,是以刑省;今无礼以教,而齐之以刑,刑是以繁。”孔子适卫。卫将军文子问曰:“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听狱,信乎?”孔子答曰:“不知其不能也。夫公父氏之听狱,有罪者惧,无罪者耻。”文子曰:“有罪者惧,是听之察
11、、刑之当也;无罪者耻,何乎?”孔子曰:“齐之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则民惧矣。”文子曰:“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齐?”孔子曰:“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以刑齐民,譬之于御,则鞭也。执辔于此而动于彼,御之良也。无辔而用策,则马失道矣。”文子曰:“右手执辔,左手运策,不亦速乎?若徒辔无策,马何惧哉?”孔子曰:“吾闻古之善御者,执辔如组,两骖如舞,非策之助也。”材料二书曰“哀敬折狱”。仲弓问曰:“何谓也?”孔子曰:“古之听讼者,察贫贱,哀孤独及鳏寡老弱不肖而无告者,虽得其情,必哀矜之。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属。故宥过赦小罪,老弱不受刑,先王之道也。书曰大辟疑赦,又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12、书曰“若保赤子”。子张问曰:“听讼可以若此乎?”孔子曰:“可哉。古之听讼者,恶其意,不恶其人。求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君必与众共焉,爱民而重弃之也。今之听讼者,不恶其意而恶其人,求所以杀,是反古之道也。”材料三孟氏之臣叛,武伯问孔子曰:“如之何?”答曰:“臣人而叛,天下所不容也,其将自反,子姑待之。”三旬,果自归孟氏。武伯将执之,访于夫子。夫子曰:“无也。子之于臣,礼意不至,是以去子。今其自反,罪以反除,又何执焉?子修礼以待之,则臣去子将安往?”武伯乃止。(取材于孔丛子刑论)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听狱听:审理B.是听之察察:明晰C.断
13、者不可属属:连接D.罪以反除反:反叛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齐之以礼B. 则辔也求所以生之 则马失道矣C.执辔于此而动于彼D. 何谓也子之于臣 又何执焉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罪者惧,无罪者耻有罪的人感到害怕,无罪的人感到羞耻B.执辔如组,两骖如舞手执缰绳像握着丝带一样(自如),马跑起来像跳舞一样(轻快)C.虽得其情,必哀矜之即使查明了这些人犯罪属实,也一定会怜悯他们D.爱民而重弃之也爱护百姓,却又一次次地抛弃他们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子认为,刑罚尚不能制止不法行为,礼义教化则更无用。B.
14、孔子以驾车为喻,意在说明“礼”和“刑”应该相互配合。C.孔子认为听讼者为人求生路,体现了“若保赤子”的理念。D.孔子料到孟氏之臣会回归,并为武伯分析了其叛逃的原因。10.请概括材料一、二中孔子关于刑罚的观点,并阐释这些观点在材料三的故事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3题。(共12分)醉中作行草数纸【1】陆游还家痛饮洗尘土,醉帖淋漓寄豪举。石池墨沉如海宽,玄云下垂黑蛟舞。太阴鬼神挟风雨,夜半马陵【2】飞万弩。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唐人折钗股【3】。丈夫本意陋千古,残虏何足膏砧斧。驿书驰报儿单于【4】,直用毛锥惊杀汝。注释:【1】65岁的陆游多次上疏
15、力主北伐,却因言论“不合时宜”被削职罢官,返乡后作此诗。【2】马陵:地名,齐将孙膑曾在此设伏,射杀魏军,魏将庞涓兵败而死。【3】折钗股:一种书法中的转折笔法,圆润且有力。【4】儿单于:此处指新即位的金章宗。1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石池”二句多用比喻,其中“黑蛟舞”表现了草书之形与势,极具力量和动感。B.“太阴”句气氛沉郁,“夜半”句作者自比庞涓,表达了英雄末路的遗憾和悲凉。C.“堂堂”句写笔阵自天而下,语意与“玄云”“风雨”“万弩”相承,气势连贯。D.“陋”意为轻视,“丈夫”句表达了作者自视无人能比的气概,为后面三句蓄势。12.陆游钟情草书,也留下了大量关于草书的诗作。下列陆游诗中,其创作草书的意态与本诗不一致的是(3分)A.手挹冻醪秋露重,卷翻狂墨瘦蛟飞。B.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D.有时寓意笔砚间,跌宕奔腾作诙诡。13.请结合全诗,分析“醉帖淋漓寄豪举”一句有何意蕴。(6分)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共8分)(1)古人在创作中常常以景结情,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几人归,_”,相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