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小学四年级立定跳远》教学案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57879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课《小学四年级立定跳远》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课《小学四年级立定跳远》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课《小学四年级立定跳远》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课《小学四年级立定跳远》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课《小学四年级立定跳远》教学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课?小学四年级立定跳远?教学案例一、 教学背景体育新课标准指出:“在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的改革,因此加强了教法的研究,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立定跳远是在原有的根底上让学生通过学习,增强下肢力量,开展跳跃能力,进一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动作舒展、正确。设置各种游戏,把本课学习重点、难点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创新;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满足。二、指导思想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开展为本,结合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征,教学所选用的内容,以游戏方式形式为主,运用尝试、合作探究、示范讲解、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

2、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其技术动作,增强学生的弹跳力及体验成功或失败的心理感受,并进行合理的调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精神及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三、教学目标1、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索、体验总结并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形成正通过确的概念。2、自我挑战游戏开展学生的弹跳力、下肢力量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的开展。四、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在一至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接触过,也已初步了解跳跃的根本知识,掌握了立定跳远的根本动作,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这节课是在以往学习的根底上,进一步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知识的掌握,目标的达成很重要,本课利用学生已有的学

3、习、生活经验,设置多种游戏,使他们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和锻炼;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动作技术,增强体质,同时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及挑战自我的成功喜悦。五、教学过程一准备局部:1、师:同学们做过两只小蜜蜂游戏吗?学生:做过。2、师:下面我们两人一组进行两只小蜜蜂游戏,要求输的同学要模仿青蛙跳的动作。3、学生进行游戏。4、师:刚刚同学们都学了青蛙跳的动作,模仿的非常形象,老师还想把我们的那些动作教给大家。5、学生跟老师一起做以下动作:a、蹲下起立,b、蹲下起蝩,c、蹲下摆臂起蝩,d、蹲下摆臂向上跳。e、前后左右跳呼拉圈。二根本局部1、 师:刚刚同学们跳的时候有一个小小的毛病,

4、老师给大家示范动作。2、 师:下面我每个组发一张有关跳远的画给你们进行模仿和探讨,同时提出四个问题,问题一:在跳的过程中单脚跳的远还是双脚跳的远?问题二:我们手臂是前摆的还是向后摆的?问题三:落地是脚跟先着地还是脚尖先着地?问题四:我们的膝关节是弯曲的还是直的?3、 学生分组模仿和探讨。4、 学生集中解答问题。5、 师讲解并示范立定跳远动作,6、 师叫两个学生表演立定跳远动作,表扬优点,纠正错误动作,老师再示范。7、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用手势评价奖励优、中、差生8、 分组?踏石过河?游戏,动作跳的最漂亮获胜。9、 分组?单脚踩呼拉圈跑?接力,最快组第一。三、结束局部1、师:可爱的孩

5、子们经过强烈的体育运动后一定很累吧,那就请你们听着音乐跟我一起做放松操吧!2、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放松操。3、教师小结4、师生再见5、整理器材六、教学效果: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开展为本,在学习中,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索、体验总结并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形成正通过确的概念,并自我挑战游戏开展学生的弹跳力、下肢力量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创新精神及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七、教学反思这节课在?体育与健康?的纲领指引下,着重贯彻了“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达锻炼的价值,在“玩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通过语言、动作示范和各种形式的教学,力求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和合作的空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活动。让学生在这空间里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分享成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与兴趣,采用了音伴操的形式,使学生在宽松、和谐、开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锻炼和启发思维。让教师与学生互动参与;在“立定跳远教材时,采用了分层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目的的、有选择的练习,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能让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从而到达愉悦身心,提高根本活动能力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