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576197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摘要:测绘单位采集、处理测绘数据期间,要求对以往开展此项工作产生的问 题和不足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数据采集处理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在之后的工作 中可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等先进技术及质量性能优良的测绘设 备,做好测绘数据电子化、智能化的采集与处理工作,最后再借助于相关成图软 件,直接利用在计算机上处理后的完整测绘数据,便可以绘制出符合要求的勘测 地图。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关键词:测绘数据;外业采集;内业处理1 、概述 测绘成果数据是以电子数据为主的特殊成果,其中基础测绘成果皆属于国家 秘密,部分数据保密等级更高,管理不妥直接关

2、系到国家安全,所以国家对测绘 成果数据的生产及使用有着严格的管理要求。由于测绘成果的特殊性,通常对整 个测绘生产基地实行局域网管理,与外网实行物理隔离,设有专门的数据管理部 门,管理全院的内业测绘数据资料及成果。数据成果资料的进出必须履行完整的 安全保密流程,以满足数据保密与数据安全管理需要;另外,数据频繁出入给数 据管理人员造成相当大的工作量,同样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提高数据管理自动 化程度,减少人工参与,不但能提高数据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也能提高数据管 理的安全性。2 、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全站仪内存采集配合 E500 采集,并利用编码及相应连线关系外 业直接成图。外业人员

3、安排上(观测员一名,司尺员一到二名)。在测量之前, 观测人员要认真审图,对图上有误、有疑义的地方及时向领导及前辈们请教、咨 询,以免在野外耽搁太多不必要的时间。这种方法显然可以看出:所需的外业人 员不多,操作起来较简便,同时内业整理资料时间短,成图效率高,一般外业一 天的资料内业仅需三十分钟左右。美中不足的是:及时整理完善基线复核、测量 记录等测量资料这样带给观测员繁琐的后续工作,为保证图纸的合理和准确性, 不仅要采点连线,有时还要到现场二次巡视。第二种方法:全站仪内存采集散点,人员安排上观测员一名、司尺员一到两 名,绘草图及拉皮尺一到二名,必要时还可以委派督促人员一名。此种方法的优 点是:对

4、于观测人员来说较轻松,只需照准目标进行测量记录即可;同时司尺员 的任务也相对比较简单,不必再去考虑其顺序,只需对地物地貌跑全即可。它的 缺点是:如果出现现场记录混乱、与放线班沟通不够、技术部委托有误、图纸编 号不够详细等一些原因,报告中会出现笔误或者备注不妥当、与现场标注不统一 的情况,这样采集的数据不便于内业人员进行正确对地物地绘图;他们要考虑到 更多草图的美观、准确问题,当然内业时间也比较长,一般外业一天收据的资料, 内业至少要4到5 个小时才能完成。第三种方法:全站仪配合笔记本或掌上通(CE)直接成图。外业人员安排上: 观测员一名、司尺员一到二名、操作计算机或掌上通及拉皮尺一到二名。这种

5、采 集方式优点在于:通过笔记本野外就可以直接成图且直观,且省人力、高质量、 高速度取得测绘结果所要的结果。且人员在测站上的劳动强度减轻不少,掌上电 脑操作者可坐、可站,同时可以灵活帮助馆镜人员指挥立镜者站跑。其缺憾的地 方在于:掌上通屏显太小,而且反应速度慢,只适用于小面积测量。在运用全站 仪操作者及掌上电脑操作者要求比较严格,而且笔记本在野外工作经常会因为供 电不足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在野外的环境带着电脑避免不了其被损坏。3 、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3.1 、测绘数据采集处理常规方法 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三种:(1)全站仪内存采集与 E500 采集,待数据 全部采集后,可借助于连接关系

6、、编码等处理数据并绘制地图;具体操作时,要 求测绘人员对基线复核、采点连线等工作加强重视,从而可确保采集的测绘数据 真实可靠,但是相关测量数据需要做好复核、整理及完善等工作,否则会影响数 据处理与成图质量;(2)全站仪内存采集散点,即工作人员需要在开展采集工 作时,依据设计的采集点进行数据记录,便可以获取数据,但是采集的数据容易 在图纸编号不清晰、放线工作质量差等因素影响下,出现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3)全站仪联合计算机,即工作人员采集测绘数据时可利用计算机直接采集并 绘制地图,便于工作人员对存在疑问的测绘数据进行复测,但是利用此法采集数 据的工作范围较小,不适合进行大面积测绘区域的数据采集。

7、处理数据时,需要 测绘工作人员参考外业采集数据记录,对采集而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检 出问题的参数及时进行修改,之后可在全站仪、计算机等设备之上进行通讯参数 的设置,输入数据并使用 EPS 软件处理数据,最后可应用软件制图。因此综合来 看,以往使用的测绘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较为落后,应用期间严重影响数据处理的 质量和效率,要求测绘单位可利用新型技术开展这一工作。3.2 、基于新技术的测绘数据采集、处理首先,设计模块,即工作人员要对当前开展的测绘工作需求分析结果进行准 确把握,然后秉持层次化与模块化等原则,进行测绘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分层设 计。第一层为数据访问层,包括有服务连接、数据加载等多个模

8、板,主要用于采 集到的数据有效加载到工作中;第二层为服务层,主要有定位与图层管理等模块 通过自身的连接、共享作用,能够将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两部分连接起 来,从而实现数据于共享系统接口处的传输、管理;第三层为应用层,具有信息 交换功能,应用后可方便工作人员对收集处理的测绘数据进行浏览、查看。其次,明确工作流程,即先进行数据准备,要求工作人员在该阶段可以有序 地做好地图文档编制、测绘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部署、地图文档发布、数据库构建 的工作,并且要对工作时需要的要素数据进行及时有效地查询与下载,获取地理 数据库文件;之后进行外业采集工作,在该环节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于模块设计工 作中设计的浏览查询

9、模块,进行所需测绘数据的查找工作,并且需要在特定的工 作环境之下编辑数据,在属性字段中将采集而来的实景测绘数据进行不同格式的 写入处理;最后为内业处理工作,工作人员进行该环节工作时则需要进行要素服 务的连接,而后对数据进行编辑,待测绘数据全部编辑完毕后,可将其置入地理 数据库之中,再使用系统内的 ArcMap 处理需要的数据即可。最后,离线状态下的要素服务数据设置,测绘数据存档应用期间要求数据可 以离线使用,并且具有同步存储的功能,从而在数据内业处理过程中,可将全部 数据有效地存储于数据库之中,如果用户需要使用数据,可以通过权限来访问数 据库,而后再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便可保证数据结果总之,进

10、入信息时代,伴随着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工程测量中要对所获 得的大量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归纳、整理,之后更一步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管理 检验分类,计算变换等处理,再得出工程所需要的数据,表册,图册等结果。目 前大部分单位不仅仅对测绘作业采集的数据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同时对于作业效 率的提高也越来越严格。数据处理能力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就会造成手头可以利 用资源的浪费,因此迫使测绘仪器发展日渐趋于精密。参考文献:1 曾璐.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J.智能城市,2019, 5 (11): 59-60.2 衣峻.无人机测绘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 旬刊), 2017(11): 158-159.3 谭君.测绘数据外业采集及其内业处理J.低碳世界,2016(09): 85-86.张继贤,顾海燕.关于新型测绘的探索J.测绘科学,2016,41(02): 3-10.5 曾艳艳,朱照荣,张凤录,陈廷武.不动产测绘数据空间基准的研究J.测绘 通报, 2015(S1): 5-6+10.6 禹宝华.测绘数据的外业采集与内业处理J.滁州学院学报,2005 (04): 126-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